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四川西部岷江上游修建了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并在治理水患、筑堤修堰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套相当完整而科学的经验,代代相传,成为我国水利建设的有益借鉴和成功范例。
岷江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岷山南麓,经茂县、汶川至灌县[1]进入川西成都平原,再南流经乐山与大渡河合流,到宜宾汇入长江,全长700多千米。都江堰就位于灌县西北约1千米的岷江上。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时,李冰为蜀郡守,知岷江下游或洪或旱,连年受灾,乃率其子二郎与百姓沿江察看地形水势,经过调查研究及周密思考,他选择在适当位置采用“无坝引水”的工程形式,又利用“分流导江,筑能引水”的科学方法,开始修建渠首工程。渠首工程主要包括都江鱼嘴、金刚堤、飞沙堰和宝瓶口。都江鱼嘴又名分水鱼嘴,连接金刚堤,把岷江一分为二。南面的叫外江,即岷江正流,过去主要用来排洪。现在,其分支黑石河、泊江河已改成灌溉渠;原金马河仍为排洪道。北面的叫内江,又分流为二:右为走马河与江安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挖的河道),流至成都,汇入府河;左为蒲阳河与柏条河,流入沱江。内江主要用来灌溉农田与供应工业用水。从鱼嘴分水,外江江面宽85米,内江江面宽125米。鱼嘴是都江堰的关键工程之一,主要起到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作用。李冰与参加这一水利工程建设的群众共同努力,使都江堰的几项重要工程成为一体,不仅可以互相调节,互相制约,还可以科学地自动分沙、排沙、分流灌溉和泄洪。李冰与群众共同修建都江堰,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符合群众生产和生活的需要。2000多年来,李冰一直与都江堰齐名。(www.xing528.com)
李冰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治理岷江、修建都江堰的实践过程中汲取劳动人民治水的经验,总结出了治水的规律。相传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方法有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现仍刻在石壁上。2000多年来,后人根据历代治河修堰所积累的经验,又将其发展成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留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暵。水画符,铁桩见。岁勤修,预防患……”这些治水筑堤修堰的方法和技术是符合科学原理的,特别是能做到就地取材,省工及时,节约费用。每年规划好岁修季节,不误农时,既防洪减灾,又满足农田用水,效宏利大。修堰的主要技术是挖河方,淘淤塞水道的泥沙乱石,将沙石运到河岸上,又作筑堤用。“湃阙”是预防洪水冲毁堤岸,在渠道内留下的漫水缺口,飞沙堰就是这种大型的漫水缺口,使部分泥沙随洪水从此“湃阙”排泄,以达到“正面引水,侧向排沙”的效果。但滩要深挖,堰要低作,以易于泄洪排沙。“漏罐”是在堤下做的暗洞,仍起泄洪作用。“羊圈”是把卵石装在木制的方框内,用于稳定堤坝或填平深槽。“笼编密”“石装健”是用竹编成长笼装卵石,用于保护堤岸,治理河湾,杜塞岔流,拦水归槽等。川西盛产竹子,农村会编竹笼者不少,学习也较易。此法就地取材,既经济又便于安装,故历代普遍使用。“分四六,平潦暵”是指由于分水堤建在岷江口呈弯道环流的河面上,在冬春岷江水量小时,水流经上面弯道绕行,主流直向内江,进水量占六成左右,外江则只有四成左右。在夏秋季节,水位升高,水势不再受弯道制约,洪水主流直冲外江(即开凿宝瓶口之前的正流)。这时,进水量自动颠倒过来,外江占六成左右,而内江只占四成左右。后人总结此法为八字格言:“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水画符”是每天记录宝瓶口水位高低的标记,每划为1尺[2],有1至22划。“铁桩见”指每年淘河深浅的标准。挖河时,必须淘到原来埋在河底的铁桩为止。人们称此铁桩为“卧铁”。“岁修”指从霜降(10月下旬)起,开始外江截流,下游进行淘修,至立春(2月上旬)开堰,同时截闸内江进行维修,至清明节(4月上旬)完工开堰,以保证农田用水,防止水患,故曰“岁勤修,预防患”。
2000多年来,人们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切合实际的有效办法,如古之“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八字,即今之截弯取直法。这些历代遗存的“六字诀”“三字经”与“八字格言”等,今天都江堰堤坝、渠堰的岁修和其他水利工程的兴建仍可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