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产生的敏感期
——“我的,什么都是我的”
家长要意识到孩子自我意识的产生有人说,婴儿出生时同世界是一体的。但是,婴儿长到2岁甚至不到2岁时,就开始发现自己同世界实际是分离的。自我就这样开始悄无声息地萌芽。
因为这一点,幼儿从2岁开始,就惊人地以自我为中心。
0~6岁的儿童(有的孩子一直持续到12岁),他几乎将他全部的热情和注意力集中在了自我的建构中。因此,皮亚杰透过观察发现,0~6岁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激情和全部的投入,婴儿就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最后也无法走出自我,成人后就真的以“自我为中心了”,也就丧失了“我”与他人、社会分离的机会和界限。
没有自我,就等于混同其他人,并在人群中消失。我们所期望的创造力、幸福感、独立性、意志就无法出现在我们的身上。
让我们看看自我在儿童的成长中,是如何表达的。刚开始,幼儿用“打”来表达他不同意、不喜欢的态度。这里“打”的含义是排除、不同意的意思。但这个时期很快过去,接踵而来的是说“不”,什么都是“不”,做与不做的都是“不”,这是意识上的最早分离,通过语言表现,在这样持续的发展和深入的重复中,儿童感受着“我”与他人分离的快乐。
儿童在自然法则的感召下,一刻不停地形成自己。这就告诉我们,儿童必须要走他想走的路。走自己的路就必须先形成自己。已经形成的自我,在以后的几年里会表现得更为充分——从排除他物,到说出“不”,到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看法,到在形成自我的过程中,建立和派生出优秀的个人品质、专注和意志,一个人最核心的部分就形成了。
当儿童选择了他要做的事情,他就必然专注。任何一位家长和老师都能发现这一点,成人也如此,人天性喜欢按自己的意志做事。因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儿童便不断产生对人和环境的信任和依赖,并因此心满意足,变得安静、专注起来。这种持续性的生活,最后形成儿童的意志,独立也随之而来。
实际上,大多数孩子生长到9~12岁时,已经开始思考许多本质的问题。例如:“成人为什么是不可改变的?”“为什么书上说的和现实社会不一样?”“为什么大人对待孩子和农民对待驴一样?农民打驴是为了让他快走,父母打孩子是为了让他学习,这实际并没有差别。”“难道人活着就不会有别的意义了?”这些都是孩子的原话。
丧失自我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挣扎。成长到12岁时,一个拥有自我的孩子和一个没有自我的孩子,在处理同一件事情时,人格状态有巨大差异。例如,一个吸毒者引诱一个意志独立而坚定的孩子,说:“吸一口吧!不吸就不是男子汉。你是胆小鬼吗?”这些语言不会使独立的孩子产生犹豫和挣扎,因为他归属于已经形成的自我,他不需要从归属别人那里而寻求安慰,并且他能清晰知道对方的意图。但丧失自我的孩子,因为有人对他说“这样做”、“那样做”,他容易在别人的自我中迷失了自己,于是,他可能屈从别人,寻求归属。
所以,总的来说,没有自我,不能归属于自己,必归属他人。
“这是我的,不给”:孩子并不是自私孩子进入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之后,大多数家长除了觉得孩子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大的感受,那就是觉得孩子变得非常自私。
孩子在2岁左右的时候,许多妈妈都开始注意到,当其他的小朋友来家里玩时,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也不愿意让别人看他们的书,就算是他自己不想玩的、不愿看的也绝不让别的孩子动,谁一拿,他立刻就说:“我的。”有的小朋友在户外玩耍时,见到别的小朋友玩东西,就要跑过去不由分说地抢过来,而且振振有词地说:“我的。”然后强行据为己有,妈妈们总是被弄得哭笑不得。在这个年龄的孩子,什么都是“我的”,拿什么都是“我的”,总之全都是“我的”,好像这时候他们唯一的事情就是看着“我的”所有的东西,除此之外的任何事情都不重要了。
这些时候父母常常感到不解,感到难堪,觉得没法改变和说服孩子,甚至习惯性地把孩子的这些行为解释为自私的表现。如果这种现象再持续下去,家长们就会说,我这孩子怎么越来越自私了,什么都不让别人动,动不动就说“这是我的,这是我的”。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孩子跟自私是毫无关系的,我们一定要区分清楚自我和自私的关系。自私指的是在利益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损害他人的利益,而满足我自己的利益,这样的情况才叫做自私。那么自我呢?指的是一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情感、心理和意志的需要行使自己的计划、支配自己的行为。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儿童在一出生时,他是没有自我的,他和世界是浑然一体的,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最初儿童是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东西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当儿童占有了自己的东西,当这个东西完全属于他时,儿童才能够感觉到“我”的存在,这也是儿童自我诞生的标志。
此时的父母们应该满足儿童的这个需求,不要谴责孩子的行为,如果家长强迫孩子把属于自己的物品给别人,孩子就会丝毫感觉不到安全感。在失去安全感的情形下,孩子的自我意识不仅不会得到健全的发展,他们的性格也很有可能会变得懦弱起来。
由此可知,当孩子处于自我意识的敏感期时,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权力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这样,孩子内心的那个“自我”才会强大起来,孩子的自我意识以及性格、人格等才能得到健全发展。
对什么都说“不”:孩子在用刚刚形成的意识做事孩子从3岁左右开始,就会出现与妈妈“作对”的表现,一直持续到4岁左右。这个时候的孩子往往最“不听话”,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不让他做什么,他却硬要和父母反着干;该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不该吃的时候,又不停地往嘴里塞零食,父母怎么说都不管用。父母这时候要能理解孩子,这同样是他自我意识敏感期的表现。
最近一段时间,妈妈发现3岁的女儿很是“叛逆”,对妈妈说的话总是不听。
吃晚饭的时候,妈妈说:“我们去吃饭好吗?”女儿一扭头说:“不!”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妈妈哄着说:“我们是不是该睡觉了?”女儿又使劲摇头,大声说:“不!”
妈妈开始疑惑,为什么之前乖巧的女儿忽然不听话了呢?
在孩子3岁左右,这种与妈妈“作对”的表现越发不可收拾,“叛逆”的行为会变本加厉。在这个时候,许多父母都会显得手足无措。
孩子在慢慢长大,他会有自己的主见,喜欢按照自己的思维去玩、去闹,一旦他的想法或要求被妈妈拒绝,他就会用哭闹或“作对”的方式来发泄不满。
父母也不用很头疼,在这个时期,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来应对孩子自我意识产生的敏感期:
11 1.用正面语言避开孩子的“反抗”
2~3岁的孩子就已经开始有一种自我意识了,从这时候起,他就会拼命地保护他的自我意识,无论自己正确与否,哪怕是父母的反对,他都会有很强烈的反感情绪。
这时候,父母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正面的语言,即,要求孩子去做什么,而不是直接反对他想要做的事。比如,要吃饭的时候孩子却想玩游戏,父母不要说“你不能玩”,而是说“我们去吃饭”,要善于用这样直截了当的语言,避开孩子的“反抗”。
11 2.用非语言行为向孩子表示赞许或反对当孩子坚持他自己的意愿时,父母若是一味地制止他,孩子会变得越发的执拗。其实,父母也可以采用非语言的方式。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孩子会更容易接受父母用表情、目光或其他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
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父母可以对他微笑、拥抱以鼓励他;当孩子出错的时候,父母可以用严肃的目光或表情示意他犯错了,孩子就会停止错误的行为。
11 3.尝试主动改变孩子作对的环境孩子会去和父母作对,很多时候多是源于父母给他创造出来一个“作对”的环境。如对待孩子吃零食的问题,正是因为父母给孩子准备了小零食,所以他才会不停地去吃。若是父母能主动改变环境,根本不去给孩子买零食,那孩子自然也就不会跟父母“作对”了。
所以,在某些情况下,父母不要因为孩子的“不听话”而去埋怨他,可以多考虑下自身,改变一些做法,不再为他创造“不听话”的条件。
11 4.让孩子在合理范围内做出选择所谓让孩子“在合理范围内做选择”,就是要父母根据当时的情况,给孩子设定一个合理的范围,给他几个有限的选择,让他无论选择哪个都能达成父母最初的目的。
其实,在有些问题上,父母的态度应该是肯定而坚决的。不要去征询孩子的意见,因为这就为他创造了说“不”的机会,他自然会抓住时机“讨价还价”。比如,孩子无论怎么说都不睡觉,妈妈可以说:“今天睡觉,你是要妈妈给你讲大灰狼与小红帽的故事,还是讲三只小猪的故事?”这样无论孩子选哪一个,他都必须上床睡觉了。
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只是喜欢不是偷3岁的舟舟喜欢和邻居家的齐齐一起玩,但他每次看到齐齐漂亮的玩具,总忍不住占为己有,想办法“偷”回家。妈妈逐渐意识到了他的这种行为,曾多次教育他,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但却收效甚微。这天,妈妈发现舟舟的玩具箱里又多了一个洋娃娃,妈妈很担心,小小年纪就有这种坏习惯,长大了可怎么得了。
孩子的“占有欲”是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像舟舟的妈妈一样,很多妈妈对孩子所谓“偷”的行为非常敏感。其实,对三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他对你我他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在他的思维里,认为“只要我喜欢,就是我的”。
即使他模糊地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有时还是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总是希望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想办法得到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教育的方式,孩子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会逐渐淡薄,“占有欲”也会逐渐减少和消失。
当然,像“掠夺”、“独占”的行为,父母还是要认真分析原因,寻找教育对策,以纠正他的行为。不能用苛责的语言责备他,以免伤害他的自尊心,同时也不能放任不管,以免他的这种行为演变成偷。幼儿专家提出以下建议,供各位父母作为参考。
11 1.避免产生“审问”的局面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了新玩具或
其他东西时,父母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产生“审问”的局面。因为这样只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甚至逼迫他说谎。父母也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孩子的玩具就是偷来的,还是要鼓励他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才更利于解决问题。
11 2.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侵占在实际生活中,父母要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别人的东西一定要经过主人的同意,才可以玩,才可以拿。如果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就“偷拿”是不对的行为。父母也要试着让他感受别人因心爱的东西不见了时的伤心难过情绪。
此外,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他一些待人接物的方式,比如,告诉孩子要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要说“你的汽车能借我玩吗”、“你的飞机可以送给我吗”等等礼貌用语。
11 3.对孩子的“偷窃”行为,切忌严加管教当孩子“偷拿”了别人的东西后,父母不要用惩罚的方式教训他,因为强烈的管教方式反而会让“偷窃”成为他强烈的心理需求,从而使他变本加厉地“偷拿”别人的东西。
其实,在孩子的概念里,并没有“偷窃”的概念。因此,对于孩子所谓的“偷窃”行为,父母不可严加管教,也不要给他下一个“小偷”的定义,以免伤害他的自尊心。
11 4.鼓励孩子归还别人的东西
当孩子偷拿了幼儿园或者其他小朋友的物品时,父母除了让他分清对错,具备是非观念外,这件事的处理结果也非常重要。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归还物品,当然。归还之前一定要让他明白道理,从而让他作出自愿归还的行为,不可强迫。
“抢”小朋友的玩具:不一定就是孩子霸道抢别人玩具,是很多宝宝自我意识敏感期都会出现的现象。苗苗的父母最近就为此苦恼不堪。
苗苗两岁多了,对周围的人和事越来越感兴趣。因为现在家里都是一个孩子,爸爸妈妈特别注意苗苗的社交能力的培养,交代阿姨每天都要带苗苗下楼跟小朋友玩儿。近几天,阿姨天天回来告状:“苗苗现在老抢别人的玩具,小朋友都有些怕我们了。见我们来,还有躲的呢,怕受苗苗欺负。”
原来,苗苗最近开始对别人的新东西特别感兴趣,见了喜欢的,就马上过去抢。大多数情况下,别的家长都会主动说服他们的孩子,把玩具让给苗苗玩儿,这样一来,苗苗很容易就有了多次成功的体验。偶尔会出现一个抢、一个抱着不撒手的情况,最后也总是搞得两个孩子都哭哭啼啼地。久而久之,一些大人就不是很愿意让他们的宝宝跟苗苗玩儿了,阿姨和苗苗在小区里玩时显得很孤单。
其实,苗苗在这个年龄爱抢别人的东西是很常见的现象。别人的东西多是新鲜的,自己没有的,苗苗当然想要啦!怎么办呢?当然是“拿来主义”
了。这是儿童在自我意识敏感期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本能的行为,并没有任何恶意。尤其是比苗苗更小的宝宝出现这种现象,就更正常了,家长也不必太紧张,也不要简单地下结论:这宝宝以后就一定会很霸道,肯定不招人喜欢。重要的是家长一定要善于利用这种时机,教会孩子如何通过积极的方式得到想要的东西,并获得友谊。这具有很深远的意义,它是贯穿我们一生的一个主题!
11 那么,面对这个问题,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宝宝懂得:自己的东西自己要做主、别人的东西应该由别人来做主。这是宝宝学会与人相处的很重要的一步。学习这个抽象的概念比学习苹果、香蕉等有具体形象的东西困难很多。因为宝宝尚小,思维能力还处在以直观行动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抽象思维能力几乎还处在一个基础的萌芽阶段,爸爸妈妈需要了解这一点,指导宝宝做练习的时候就能理解宝宝而且会有耐心了。具体来讲,可以把它分成四个不同的教学阶段来进行:
11 1.宝宝首先要学会支配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自己有权做主是否借出。爸爸妈妈可以在家里预先与宝宝做互借东西的游戏,刚开始时爸爸妈妈可以多做做示范:通常情况下都借出,偶尔不同意并
解释是因为自己特别喜欢的缘
故,另一方也要表现出理解和
接纳的态度,现场表示放弃。
之后就可以和宝宝做这个游戏
了,宝宝通常情况下也会借出
的,如果宝宝不同意,我们会
发现大多也是因为宝宝特别喜
欢的缘故。
11 2.想获得别人的东西时学会事前征得别人的同意别人的东西,由别人支配,获取前需征得别人的同意。
细心观察宝宝在群体中的活动,当发现孩子有动手抢别人东西的欲望时,要及时告诉他拿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就像自己对自己的东西有权做主一样。比如说:苗苗的阿姨就可以在发现苗苗想抢别人玩具前及时跟他讲:“苗苗,我知道你喜欢这个天线宝宝。但这是贝贝的,我们问问她可不可以借给咱们玩儿一下。”当然了,爸爸妈妈需要根据自己宝宝借物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来给予不同的帮助。不会说话或没有经验的宝宝,家长可以帮助他跟对方说出来,有了一些经验之后的宝宝,家长可以在提示他以后让他自己去问对方。
11 3.采用交换或轮流等方式与别的孩子分享我们还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具体的技巧,让小朋友之间的交往更轻松愉快。比如,每回出门时,阿姨可以让苗苗带一个不常见的玩具让他与别的小朋友交换,通常也很容易获得成功。
11 4.告诉宝宝别的小朋友为什么不给他玩具,让宝宝在即使没有得到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心理平衡,转而去寻找别的感兴趣的事与物虽然宝宝喜欢“抢”别人的东西是很常见的现象,这种行为会导致宝宝成为不受欢迎的宝宝,容易受到群体的排斥,严重的还会使宝宝出现对抗性的人格特征。所以爸爸妈妈们可千万不要忽视,因为宝宝最初在与同伴交往时需要及时有效的指导,否则,一旦次数多了形成思维定势,要调整就困难了,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抓住时机,教宝宝与同伴交流的技巧与策略。
——对着凳子,喜欢爬上又跳下
空间敏感期
解读孩子的空间敏感期
空间敏感期是所有敏感期中最有趣的一个敏感期,因为透过时间和空间,我们一下被界定在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在早先还是一个感觉的状态,在其后的发展中,位置就逐渐转换秩序。如果没有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就不会发展出更为抽象的秩序。
所有的孩子出生时从子宫摔落到一个大空间中,首先要体验的必须是空间,他要在空间中体验空间,使用自己的身体,然后通过超越自己的身体,探索这个物质世界的空间,才能够把自我跟现有的物质世界完好地结合在一起。
空间敏感期的发展从0岁开始一直持续到6岁,而最早的空间敏感期是这样的:他首先会发现这一物体和那一物体是分离的,所以他喜欢把一些东西从高处拨拉到地上,然后寻找,再拿到高处,拨拉下来。这是儿童最早的对空间的感受,这个感受过去之后,儿童就会发现:一个空间,里边的东西能出来,外边的能塞进去。所以儿童见了洞洞就会把一个东西塞进去。这个活动在儿童三岁之前非常频繁。
紧接着,儿童开始不断垒高、推倒、再垒高、再推倒,这是最典型的感知空间发展的一种能力,是对空间感受的过程。这个感受是儿童智能发展的关键所在。接着儿童会对一个狭小的空间非常感兴趣,比如钻到大衣柜里、桌子下面玩耍。之后儿童对爬到某个高处开始有兴趣,我们常常看见小朋友反复爬楼梯,实际上,这都是儿童在运用身体对空间把握的一个过程。比如说儿童为什么不用腿走着下楼梯,会倒着下,原因是儿童对手的把握要超出脚,所以儿童必须在手上有把握以后,才有决心和有心理能力再使用他的腿,这样结合起来,他才觉得能准确把这个楼梯的过程走下去,这就是身体对空间的探索。这时候的孩子对爬窗台、爬桌子、爬楼梯、爬栏杆都会有巨大的兴趣。
这个期间过去以后儿童的能力又得到了提升,开始喜欢从高处往下跳跃,这个过程除了儿童在感受空间的大小外,他还在用他的皮肤、他的肌肉、他身体所有的东西来感知这个空间有多大、多高、多远。他们发现自己从这个高度往下跳的时候,心理已经能够承受了,儿童就会跳下去。儿童透过经验发现对这一空间高度得到把握,如果能够再一次承受,就会探索更高的空间。所以空间的把握,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在心灵上能够承受多大的一个空间的状态,这决定了儿童未来对这个世界的探索能力,同时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空间敏感期对空间的探索是儿童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一个突破极限的过程。所以,家长要给孩子爱和自由,满足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需求。
孩子尽情探索空间时,家长不要过多干涉在家长眼中,当孩子进入空间敏感期时,他们常常会表现出很多奇怪的行为:
不停地扔东西;
对下水道井盖的洞眼特别感兴趣,不断地找东西往里面塞;喜欢躲在桌子下、角落里玩耍;
喜欢爬高跳低……
很多时候,大多数家长常常会被孩子的这些行为搞得无可奈何又筋疲力尽,于是,他们常常会采用最省力的方法来教育孩子,那就是约束孩子的行为。然而,教育学家及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都表明,家长们的这些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在空间敏感期的背后,隐藏着孩子很大的心理需求,如果家长约束孩子的行为,那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就会得不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心理以及潜能常常就得不到健康、健全的发展。
我们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大多数孩子到了2岁半左右都喜欢爬高跳低,但家长却常常以危险为理由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或帮助孩子完成这一探险过程。实际上,家长的这种行为严重阻碍了孩子心理的发展。
读到这里,家长可能会产生疑问:我这是在教孩子拥有安全意识呀,怎么会害了他呢?
是的,在很多家长的观念中,这些幼小的孩子是鲁莽的,他们没有丝毫的安全意识。但儿童心理学研究却表明,家长们的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即使正处在空间敏感期里的孩子也是如此。
在儿童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试验:把将近1周岁的小宝宝放在一个玻璃板上,在玻璃板的下面,他们能看到一个像是悬崖的东西。当小宝宝们爬到“悬崖”的边缘时,他们几乎都停止了爬行,停在那里哭泣,并不停地观看对面妈妈的脸色。直到妈妈给他们一个微笑,鼓励他们爬过去时,他们才会很小心地继续爬行。
由这个试验,心理学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婴儿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对环境的自卫意识就已经很强烈了。
所以,当孩子处于空间敏感期时,为了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以及潜能最大程度的开发,家长要学着去承受一些压力。我们可以跟在孩子几米以外保护他,而不要没完没了地唠叨,不要设置那么多的限制,不要在孩子刚有点不平衡的时候就把手支上去扶住。父母需要有承受危险的心理力量,不要把这种危险“说”给孩子。因为你只要把这种危险说出来,在很大程度上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危机感,破坏儿童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从而使孩子丧失探索世界的机会。
因此,作为家长,当孩子处于敏感期时,你要学会做孩子背后的那个默默欣赏者,不要过多地担心孩子的“卫生”、“安全”等问题,而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尽情地去探索、去体验、去成长。
插孔、盖瓶盖:不停地探索“有孔”的空间夏天到了,3岁的洁洁突然多了很多玩具,这些玩具不是爸爸妈妈给她买的,而是她自己搜集来的。那么,这些玩具到底是什么呢?是各种各样的饮料盒,还有与之配套的吸管。洁洁最爱这些玩具了,她会不厌其烦地把吸管插到饮料盒的孔里去。
开始的时候,有些饮料盒的孔非常小,洁洁的小手无论如何也对不准那个小孔。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好不容易才把吸管插了进去,还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就好像刚才一直是屏住呼吸似的。现在,她已经很容易就能把吸管插到饮料盒里了。尽管如此,她还是对这件事很感兴趣。
在探索空间的敏感期,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是非常正常的,这表明孩子的手有足够的灵活性。其实,在孩子插孔、盖盖子等这些基本工作的重复中,他在锻炼手的组装能力。
在蒙台梭利看来,有两样东西与人的智慧密切相关,那就是舌头与手。
当孩子能够自由地使用自己的手时,手就成了他展示智慧的工具。
孩子用手抓东西、扔东西等,那都是他在用手探索。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就会用手去插孔,像插吸管、钥匙、瓶塞等,而且会反反复复。实际上,孩子用手去插孔来探索空间也在提升他的动作能力,锻炼他的手与眼睛的协调能力,同时也锻炼手部的肌肉,构建他的专注力。此时,家长需要从以下几点引导孩子:
11 1.允许孩子去自由地插孔
其实,盖盖子也是插孔的一种表现。一位妈妈曾这样分享她的教子经验:“当孩子喜欢开瓶盖、盖瓶盖的游戏时,我就专门给他找了一个带盖子的小塑料瓶。这样,孩子就可以尽情地玩开瓶盖、盖瓶盖的游戏了。”可以说,这位母亲做得非常好,值得很多父母去学习。只有给孩子自由的探索时间,孩子才能享受这样的敏感期,才能让自己的心智与动作共同发展。
11 2.孩子不是捣乱,不要呵斥他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无缘无故”地到处乱插孔时,就感觉孩子是在“捣乱”,有时候甚至会严厉地呵斥孩子。因为这些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只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听话的、循规蹈矩的孩子,于是就想方设法约束孩子的这些“破坏性”的行为。
但是,父母眼中的“乖宝宝”的感受空间的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智力潜能、动作协调能力都会比较差。所以,父母尽可能地不要去呵斥、约束“捣乱”的孩子。
在插孔的敏感期,孩子盖瓶盖、插钥匙、插吸管等行为在一些父母眼里,还是能够允许的,但是如果孩子把牙签插到锁孔里,把吸管插到暖瓶里……很多父母可能就容忍不了了,就以为孩子是在“捣乱”。
其实,这时候,父母依然要忍耐,因为这也是孩子探索空间的表现。父母只要欣赏孩子游戏就好,但可以适当地引导孩子:可以用钥匙插锁孔,但不能用牙签插锁孔,那样就不能用钥匙打开锁了。遇到这种极少遇到的事情时,父母要善于运用智慧去引导孩子,而不是呵斥他,更不是打骂他。
对“捉迷藏”情有独钟:充分享受探索的乐趣孩子在2~4岁时,会把自己藏在门后面、床下、桌子下、书橱等处。孩子为什么会喜欢藏起来呢?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喜欢玩耍,还因为这是他探索空间的一种方式。在捉迷藏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增加其动作的协调能力,还会提高对空间的感知能力。
妈妈在客厅看着电视,却发现3岁的旭旭自己玩了好久都没出来。去房间看看他在做什么,妈妈想。
一开门,妈妈吓了一跳——床上的被子都被他扯到了地上,可是儿子呢?“旭旭,出来!”只见旭旭从被子下面爬了出来。“你在做什么?”妈妈生气地问。
“我在钻地洞,藏在地洞里。”旭旭说。“地洞?你把被子放在地上当地洞来钻?”妈妈不解地看着儿子。突然,妈妈明白了,原来儿子是在模拟一个地下的空间。
妈妈不生气了,转而问儿子:“你在地洞里都看到什么了?”“小鼹鼠在地洞里,就是动画片里的小鼹鼠。”旭旭说。原来儿子看了动画片后,十分想知道地下的空间是怎样的,于是就像小鼹鼠一样藏进了“地洞”,妈妈觉得旭旭真可爱。
不同的空间可以容纳不同的物品,但孩子偶尔会发现某些空间还可以容纳自己的身体。在不同大小的空间里,会有不同的感受,从“大空间”藏进“小空间”,孩子喜欢大小空间交替所带来的乐趣。这时,孩子就会喜欢上“捉迷藏”,常常把自己藏起来,乐此不疲地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空间的神奇。
其次,在捉迷藏的游戏中孩子还能获得各种方位的概念。等他略长大一些,就会喜欢与其他小朋友玩规则更多的捉迷藏游戏了,并且会在游戏中学会寻找更为隐蔽的空间,并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
11 1.不要责怪“藏”起来的孩子
父母如果不了解孩子在动作敏感期时喜欢探索空间的行为,就会因为孩子常常“玩失踪”而感到恼火。不明白他为什么总是让自己担心,总是藏起来让自己找不到他。其实,这只是孩子想要和父母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所以,父母不要因此而责怪孩子。
就像事例中的旭旭一样,当父母发现孩子藏起来时,不要以为他是故意让自己担心的,要知道这只是孩子在动作敏感期的正常表现。父母不妨假装寻找一会儿,然后再找到他,这样孩子一定会很高兴。
11 2.理解“藏”起来的孩子
当孩子在电视上或图画书中看到某些地方时,这些不同的空间就会在他的脑海中留下印象。他会想象如果自己在那样一个空间里会有怎样的感受,另一种空间是怎样的呢?所以,他会按照自己的想象模仿另一种空间的生活。
如事例中的孩子在看了关于小鼹鼠的动画片后,就会模仿小鼹鼠钻地洞的样子,把自己藏在被子里。对于他来说,这种隐蔽而奇妙的空间,给他带来了许多的乐趣。这时父母要理解自己的孩子,不要以为这是他调皮淘气的表现,其实他只是在玩一种探索空间的游戏。
11 3.和孩子一起捉迷藏
在孩子看来捉迷藏十分有趣,但父母可能会觉得找来找去的游戏很无聊。尽管如此,面对喜欢捉迷藏的孩子,父母也应该配合一下。常常和孩子一起捉迷藏,孩子会感到很开心。所以,父母要满足孩子的探索需求,让孩子快乐地度过每一个敏感期。
垒高又推倒:建立三维空间的感觉孩子在三岁左右时往往会开始喜欢“垒高”,他把积木一块块地垒起来,然后推倒、再垒高、再推倒……不厌其烦。不仅仅是积木,有时他还会把家里的东西搬到一起,摞起来,然后推倒、垒高、推倒……其实,垒高是对空间感受的一种过程,这个敏感期有可能会延迟到孩子的小学阶段。由于孩子是通过物体的位置来感知空间的,所以父母可以借这个机会让孩子了解更多的空间概念。
妈妈和3岁的姚遥一起玩积木盖房的游戏。姚遥把较小的积木放在下面,把大的放在上面,然后一块又一块地往上垒。妈妈并没有去提醒姚遥,而是任凭她继续垒高,结果姚遥的房子还没有盖好就倒了。可她并没有因此而失望,反而高兴地拍起了小手,然后又开始垒。
拿起积木,姚遥似乎有点犹豫,好像在想先放哪块才好呢?这时,妈妈指着大一点的积木说:“这是大的,先放大块的房子就不容易倒了。”在妈妈的指点下,姚遥先把大积木放在下面,然后又把小的垒上去,一块又一块地把大房子盖好了。
看着高高的房子,姚遥又忍不住去推,“哗啦”一声积木散了一地。她又高兴地从头垒起,这次她已经知道先把大积木放在下面了。
孩子在1岁多时就能把积木垒得
高高的,而且也会推倒积木,当妈妈的因此也觉得孩子非常可爱,并为孩子的这一举动开心不已,孩子就会对这件事更感兴趣。但这种感兴趣大多是固守在孩子对妈妈的反应的兴趣上,而不是对垒高这件事情本身感兴趣。
当孩子三岁左右时,垒高就成
为了他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可以这样说,将物品垒高的过程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在不断垒高、推倒、重垒的过程中,孩子逐渐建立了三维空间感,并促进了他的视觉、触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同时,在拿物品并垒高的过程中,孩子的肢体肌肉也能得到良好的锻炼,眼、手、脑的并用也逐渐趋向协调。所以父母要支持孩子的垒高游戏,不要因为自己觉得这样重复的游戏无趣,而禁止孩子垒高。
11 1.通过垒高让孩子了解更多的空间概念通常,孩子对空间概念的理解都是在游戏中获得的,父母不妨利用孩子的空间敏感期让他多了解关于空间的概念。如事例中的姚遥就是在垒高的过程中感知空间,并且妈妈在充分利用这一敏感期,让她明白了大的物体放在底部会比较牢固的道理。
11 2.让孩子拿安全的物品垒高
在孩子喜欢垒高的时候,父母要注意他使用的物品是否安全。比如,不能拿易碎的物品玩垒高,否则不但容易摔碎物品,还容易被碎片扎伤。
在孩子的动作敏感期内,父母要把不安全的物品放好,如玻璃、陶瓷、金属等材质的物品在垒高并推倒后容易扎伤或砸伤孩子,父母要将此类物品收起来,避免孩子拿去玩垒高。
11 3.别禁止孩子的垒高行为
孩子会把各种各样的物品拿来玩垒高,他只享受垒高、推倒的乐趣,而父母也许会觉得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作用,不能随便堆叠摔打。看着孩子将物品垒了又推,父母也许会觉得无聊而枯燥,但孩子正是在垒高的过程中感知空间的存在的。
所以,面对孩子反复的垒高行为,父母不要去禁止他。即使孩子将所有的玩具都拿去垒高,甚至把各种生活用具也拿去垒高时,父母也不要生气,更不需要告诉他生活用品不是玩具,只需要让他尽情地游戏就可以了。
11 4.和孩子一起做垒高游戏
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都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能抽时间和孩子一起玩垒高游戏,他就会玩得更加高兴。这样不仅让孩子在拿起放下积木的过程中锻炼了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在取积木的时候还锻炼了腿部肌肉,同时父母还会体验到亲子互动的乐趣。
——需要一个稳定且有秩序的环境秩序敏感期
解读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天生具有强烈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之一,是他对于事物做出准确分辨与判断的基础,也是他建立道德意识的奠基石。
爸爸妈妈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场景一)妈妈收拾屋子的时候,不小心把晓晓放在床头的那排小玩偶原先的摆放顺序打乱了,他看到之后便哭闹不停,直到玩偶按照原来的顺序摆好才会停止哭闹。
(场景二)早上妈妈和萱萱一起坐公交车去幼儿园,萱萱看到最后一排靠门的那个位子上坐着人,立刻大哭起来,非要坐那个座位不可。
(场景三)爸爸不小心穿了妈妈的拖鞋,宝宝会坚持让爸爸重新换上自己的拖鞋,如果爸爸嫌麻烦不换的话,宝宝就会哭闹,直到爸爸换回来才肯罢休。
为此,爸爸妈妈们是不是很烦恼,是不是觉得宝宝“脾气大”、“不懂事”、“太较真”或者“自我为中心”?其实宝宝的这种种表现都是他的秩序敏感期在起作用。
什么是秩序敏感期呢?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提到了宝宝这一时期是对秩序最敏锐的时期,因为他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
有一对夫妇常年带着他们未满三岁的宝宝旅游,有一次走到一座城市,住的旅馆没有婴儿床,他们就将宝宝放到大床上与他们一起睡。可是之后宝宝就开始大哭不止。后来,这个孩子竟然出现抽搐状态,全身柔弱乏力。父母无计可施,只好请了医生,而与医生同来的还有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蒙台梭利。蒙台梭利看了看孩子,问了问情况,便将两个成人的枕头摆成一个小床的样子,在两个枕头中间留出一个空隙,上面铺上一层床单。然后把大哭不止的孩子放到两个枕头中间,想不到的是孩子马上停止了哭泣,不一会就安静地睡着了。至此,孩子的病也奇迹般地好了。父母这时才明白,原来孩子是因为失去了他熟悉的婴儿床才会哭闹不休的。
儿童把他出生时所在的环境固定为自己的秩序形式,这种形式就是他对秩序的需要和认识。一旦这个秩序被打乱,儿童就会哭闹乃至生病。
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宝宝会对秩序表现出强烈的需求与喜爱,尤其是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秩序”不仅是指物品放在适当的地方,还包括遵守生活规律,理解事物间的时间、空间关系,以及对物体进行分类,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当宝宝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秩序敏感期对孩子至关重要
当婴儿出生之后,他周围就有了一个相对于子宫来说极为广大的空间,那里有极其丰富的事物。由于对于周围环境的未知未卜,他会产生一种对环境的控制欲望,这种欲望就是对秩序感的需求。只有一遍遍重复原有秩序,才能不断巩固安全感。直到孩子把握了秩序的恒定性,内化了守恒概念,知道在一定范围内秩序即使改变了也不会影响后果,他才能进一步发展。
没有了秩序感就像在森林中迷路一样,让人摸不着头绪,总是忐忑不安地不知道下一步会碰到什么状况。因此,孩子若从小就生活在毫无秩序,且杂乱无章的环境中,他的情绪及人格发展,甚至专注力,都会受到影响。我们看到有不少两三岁的孩子无法将精力固定在任何一个工作上,无法持续地完成一项工作,他们到一个地方,只要看到有好玩的东西,想也不想,看也不看,冲过去就抓,抓着了还没玩几分钟,就毫无理由地扔掉,再去抓下一个。这样的孩子一般是秩序感被破坏掉的、内心紊乱的孩子。
秩序感还是道德意识的起源之一。当一个孩子为了没有摆整齐的积木块焦急、为了掰成两半的面包大哭时,那是因为他认为整齐、完整是“对”
的,凌乱、两半是“错”的。事物有了“对错”之分,行为自然也有“好坏”、“正误”之分,孩子的自律感应运而生,孩子开始意识到什么是“标准”、“正当”的,开始把行为和后果联系到一起。从这一点来讲,秩序敏感期对孩子道德意识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给物品“找主人”:脑海中逐渐形成固定的秩序给物品找“主人”是孩子3岁左右时在秩序敏感期的一种表现。由于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并熟悉环境,所以他就会喜欢给物品找“主人”,并且认为他所遵守的原则每个人都该遵守。例如,他看到爸爸穿了妈妈的拖鞋,就把要求爸爸把拖鞋“还”给妈妈;看到妈妈用了爸爸的茶杯,就会让妈妈换回自己的茶杯。一旦他所熟悉的规则被打乱,就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会因此而焦虑、哭泣,甚至发脾气,要求物归原主。
笑笑3岁了,她的秩序感很强,爸爸常坐的沙发被她称为“爸爸的沙发”;妈妈常用的梳子被她称为“妈妈的梳子”。她不允许别人动用不是自己的东西。
例如,爸爸不能用妈妈的梳子,妈妈不能做爸爸的沙发。有一次,爸爸和她开玩笑,抱着她转了一圈又把她放到了“爸爸的沙发”上,她赶紧爬下来,不肯坐爸爸的沙发……
到了“秩序敏感期”的年龄段,孩子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感知与认识,在他的脑海中逐渐形成一些固定的“秩序”,他觉得每个人都要遵守,一旦谁违规他就很不适应。
要知道孩子和成人不同,成人也许会认为“别人的闲事不要管”,而孩子却有种内在的秩序感,他需要自己和他人都遵守规则。他坚持谁的东西就是谁的,每样东西都必须物归原主,他人不得动用。在秩序期内的孩子不仅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物品,还不允许家里其他人的物品随意交换使用。
当他看到有人破坏了规则,使用了别人的物品时,就会认为规则被打乱了。事实上,只有孩子和部分成人才会把规则融入生命,并努力去遵守。这关系到孩子长大后的文明素质、道德、智能状态以及安全感。因此,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1 1.要满足孩子的要求
当孩子看到父母坐的座位“不对”或穿“错”了鞋子而提出更换时,应该满足他的要求。父母不要认为这是孩子固执、任性的表现,其实秩序敏感期内的孩子发生这种行为是很正常的。此时满足孩子,并不等于惯着他,也不是纵容他的“任性”,这一点父母一定要懂,要学会去配合孩子。
11 2.和孩子做找“主人”的游戏
可以与喜欢给物品找“主人”的孩子做一些找“主人”的游戏。父母需要事先找出家里人用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品,如:爷爷的书刊、奶奶的眼镜、爸爸的拖鞋、妈妈的裙子、孩子的玩具等,请他帮忙把每一件东西都找到“主人”,在他帮大家找到后,大人一定要谢谢他。这样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但能让孩子学到许多物品的名称,还能让他从家人的态度中了解到:有人帮助自己时要记得感谢对方。
11 3.给孩子一些专属的物品
在孩子喜欢给物品找“主人”的时期,父母可以给他一些专属的物品,以培养他的责任心和独立性。父母不但要告诉孩子哪些物品是属于他的,他可以决定怎么使用,还要告诉他这些物品可以放在什么地方,应该如何摆放。
也许刚开始他并不知道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这时父母可以协助他整理。但很快,他就能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随着孩子专属物品的增多,他对物品的管理能力也会得到锻炼。
11 4.利用找“主人”敏感期,让孩子物归原主三岁左右的孩子比较好动,而且动作敏捷,在看到别人手里拿着好吃或好玩的东西时,会说:“我要那个。”当其他孩子没有给他时,他往往会直接从别人手里抢过来。
这时,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找“主人”的敏感期,问孩子:“这是从哪来的啊?”“这是谁的?”然后说:“哦,原来这不是你的。那该把它给谁呢?”这时孩子会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这个物品的主人,就会乖乖把东西还给物品的“主人”。
将所有东西“归位”:保护这个有秩序的环境“归位”是孩子在秩序敏感期的另一个表现,他会非常喜欢把所有的东西都“归位”,比如,他看到妈妈把衣服随手扔到床上,他就会坚持让妈妈把衣服挂到衣柜里;看到鞋架上的鞋子歪歪斜斜时,他就会把它们摆正……如果他不把东西“归位”,内心就会十分焦虑,甚至会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让父母去把它们都“归位”。
一位妈妈骑电动车带着3岁的女儿去超市,结果女儿一下就记住了从家到超市的路。当第二次再去超市时,女儿就让妈妈必须走上次的路,而且就连电动车也放在同一个停车场的同一个位置,就连车把朝左还是朝右都得一样,不能有任何改变,否则她就会哭闹。
有时候,妈妈带女儿去外面吃饭或办事,停车时也要像旁边的电动车那样,要是不一样,女儿就会说:“妈妈,把车把转过来,就像那个电动车一样!”她一边说还一边指着旁边的一辆电动车,简直比看电动车的管理员还严格呢!
过马路时,女儿坚决不闯红灯,她看到红灯亮了,就让妈妈停下来,直到绿灯亮了才让妈妈骑车过马路。
关于秩序敏感期,最早在孩子三四个月大时就出现了,但是因为孩子不会表达,而妈妈又对此不太了解,所以很多情况下,妈妈常常会误解孩子的意思。当孩子三岁左右时,他就会对秩序非常敏感,而且善于表达。
对于处于这个敏感期的孩子来说,秩序真的很神奇,他会把所有不“到位”的东西都“归到位”,因为在他看来,周围的环境就是一个彼此相连的整体,已经在他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秩序。只有在有秩序的环境中,他才会感到安全。所以,当他看到那些没有“到位”的东西时,就会有一种不安全感,这种感觉就会促使孩子去“归位”。
而且,在那种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孩子很难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有效的认知,所以他们哭闹也是非常正常的,父母对此也应该理解并且做到以下几点:
11 1.理解孩子的“归位”行为
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有一种把物品“归位”的冲动,如果不归位,他就会感到很焦虑。就像上面的事例,每次都要求妈妈把电动车摆正,否则,她就会哭闹。其实,这并不是孩子任性,而是她内心的秩序感不愿意被人破坏。所以,父母应该理解孩子“归位”的行为,并允许孩子“归位”,甚至是创造机会让孩子“归位”。
11 2.利用“归位”敏感期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多父母都认为,当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后,就会变得非常固执,其实,孩子并不是真的“固执”。父母应该认真审视孩子的这种“固执”,继而就会认同孩子了。比如,孩子会把全家人的鞋子都按顺序排好,会把餐具摆正,吃完饭后会把椅子归位……其实,孩子在无形中做了很多事,如果孩子不做,父母就得去做。所以,父母要利用孩子“归位”的敏感期,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当孩子这么做时,要鼓励孩子,表扬孩子,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
这样,一段时间过后,当孩子对“归位”不再敏感时,他就已经养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了。从这个角度来看,秩序的敏感就变成了一个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可见,秩序一旦形成,就会转化为品质,并体现在生活中的任何方面,就会成为素质。所以说,是童年成就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www.xing528.com)
11 3.与孩子做一些“归位”游戏
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内,父母也要利用一切方法增强孩子的秩序感,因为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的。比如,父母可以尝试与孩子做一些小游戏。
这里与父母们分享一个小游戏:父母将一张白纸贴在墙上,在纸上画出一大块地方,告诉孩子,这块地方就是“飞机场”,并在“飞机场”上写上家庭成员的名字,如爸爸、妈妈、宝宝等。然后,再用一些小纸做成“飞机”,在上面也写上家庭成员的名字。这时,父母可以先让孩子观察“地形”,再让他把“飞机”降落在“飞机场”的相应位置。
通过类似的游戏,一方面可以增强孩子的秩序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家庭成员的名字,一举两得。当然,这个游戏只是一个导引,父母还可以做其他各种有意义的游戏来帮孩子增强秩序感。
不合心意就“重来”:按照自己建立的秩序做事妈妈会发现,孩子三岁时突然变得很固执,坚持每个举动都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来,或者是按自己的设计来完成。如果忽略了他的要求,或者没有准确理解他的意图而导致事情出现偏差,他会固执地要求“重来”。例如,听到门铃响必须是他来开门,如果妈妈开了,他会哭着要求大人出去,重新再开一次;上楼梯时不可以妈妈先上去,否则必须退回来……2岁半的宝轩每次在妈妈的陪伴下去卫生间,出来时都会主动要求去关卫生间的灯。
有一次,妈妈顺手把灯关上了,宝轩突然站在卫生间门口哭着不肯出来。妈妈问:“宝轩,你是要关灯吗?”被妈妈一问,她哭的声音更大了。
妈妈把灯打开,让宝轩重新去关掉,她还是不肯。她拉着妈妈走出卫生间,让妈妈重新把她领进去,把灯打开,然后再走到门口,自己伸手去关了灯,这才罢休。
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是呈螺旋式上升的,一般有三个阶段:先是会因为秩序受到破坏而哭闹,但秩序一旦恢复就能安静下来;在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后,秩序感便体现为孩子会为维护秩序而大声说“不”;然后就是为了维护秩序而产生执拗,一旦发现有违反他秩序规则的事情,就要求一切都重新再来。
“重来”这个阶段可能是父母最为苦恼的时期,当孩子对秩序的追求逐渐上升,他便开始对秩序感追求完美。比如睡前一定先脱袜子,再脱裤子,最后脱上衣,顺序错了便不肯睡,而且还要求穿好后,重新脱一遍,早晨醒来穿衣服的顺序也是固定的。
虽然秩序感分很多种情况,如位置的秩序感、顺序的秩序感、道德的秩序感等等,但这些情况却不会一起发生。在孩子的秩序期内,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如果不能保证他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孩子会因此而受挫。那父母又该做些什么呢?
11 1.父母要有耐心,并要理解孩子的“重来”。
在孩子感到自己做事情的顺序被打乱时,会哭闹着要求“重来”,这时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觉得孩子太过计较而嫌他麻烦,更不能因此对他发火。
如事例中的宝轩,她只是要求必须由自己来关洗手间的灯。一般来说,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孩子若是坚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父母就不必去勉强他,顺其自然就好。
11 2.主动提醒孩子按照“规则”去做例如,本来就快迟到了,孩子还要坚持自己系鞋带,这时妈妈也不要着急。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妈妈应该提前想好孩子会怎样做,然后尽量不去打破他的规则,而是提醒他系鞋带。
如果妈妈一时心急,“替”他把鞋带系好,反而会引起孩子哭闹,然后还得重新系一遍。所以,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主动提醒孩子按照他的“规则”去做,不失为一种节省时间的好办法。
11 3.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自我意识一旦觉醒,就会用抗拒和拒绝别人的方式有意识地练习使用自己的意识。如果孩子正常发展,一般会在7岁后走出自我中心,进入一种和谐顺从的状态。
但是在秩序敏感期内,孩子即使不断要求“重来”,父母也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妈妈情绪烦躁,孩子也一定能够感受到。如果情绪被孩子所牵引,他会变得更加任性和执拗,那只会是双输。所以,父母只需要耐心的配合和等待,任何干预和企图改变都是错误的做法。
11 4.用秩序感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当孩子十分注重秩序,并要求一切都严格按照顺序来的时候,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此时期强烈的秩序感,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
例如,在吃饭时妈妈可以每次都让长辈先坐下,然后再让孩子入座,他如果习惯了这种顺序,就能在此时期内学会“长者先,幼者后”的好习惯;在盛饭时,也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孩子也会从内心里建立起长幼先后的顺序。
所以说,只要父母善于引导,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可以帮助他养成不少好习惯。
爱做的事情就重复:通过重复获得内在的秩序感熊熊两岁半了,每天睡觉前他都让妈妈给他讲“萤火虫”的故事,用妈妈的话来说,“这个故事讲了都快800遍了”。熊熊几乎能把每个段落都背下来,妈妈若是在讲故事时“偷工减料”那可瞒不过熊熊的耳朵。
一遍又一遍地讲,熊熊倒是很高兴,可讲故事的妈妈却觉得很无聊。
重复是生命赋予孩子的本能,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需要靠重复获得内在的秩序感。虽然在成人看来,不断地重复做同一件事情,十分枯燥而无聊,但对孩子来说,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每次都会有新鲜感。
所以,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就应该满足他重复的要求。要知道,重复是孩子的一种游戏方式,当他了解游戏规则,知道自己能从中获得乐趣时,就会愿意反反复复地
玩下去,这便是他为自己设定
的秩序。
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孩
子如果有着良好的秩序习惯,
在他6岁后就会在人际交往中表
现出自如与和谐。因此,对于
孩子的重复,父母应做到以下
几点:
11 1.了解孩子“重复”中的乐趣
就拿捉迷藏来说,如果藏得好,别人找不到自己,才会有成就感。可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却不同,他们会因为没有被家长找到而生气。因为在他看来,把自己藏起来就是为了让别人找到以产生秩序感。如果家长假装不知道孩子在哪里,这就会让孩子产生疑问:“我明明就在这里,为什么妈妈却不来找我呢?”此时,他心中的秩序感就会被打乱了。
所以,当孩子迷上了某种游戏,并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去玩时,父母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很无聊,而是应该多陪着他玩这种在他看来非常“有趣”的游戏。要知道,这是孩子成长的一种方式。
11 2.利用“重复”让孩子汲取一些好的知识当父母发现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并开始喜欢反复听同一个故事,好多天也不会厌倦时,一定要事先为孩子选择好的故事书。要知道孩子从故事里吸收的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情景,最后是概念,而好的故事会一遍又一遍的在他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记。
也许某个故事会让孩子懂得一个做人的道理,当然也许这个道理他一时还体会不深刻,但在一遍遍的重复中,故事中的良性规则就会成为另一种秩序,深入到孩子的心里。
11 3.“重复”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环节孩子虽然对“重复”的事情饶有兴致,但父母却会觉得无聊和厌烦。
其实,重复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短期现象,这说明他喜欢生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要求每个环节都保持一致,并且每天都是如此。不过父母不必担心,孩子并不会一直重复,当重复到了一定程度,他会突然进化到下一个阶段,变得十分懂事,并且较容易沟通。
——对很小的东西感兴趣
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解读孩子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幼儿园。在参观时,妈妈发现这个小宝宝总是停下来,去看地上的小东西。妈妈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粒绿豆。只见孩子捡起绿豆,用拇指和食指小心翼翼地把它捏在指尖,并且还不时地用眼睛搜索着周围的地上,看还有没有绿豆。于是妈妈也蹲下来,帮助孩子寻找。
其实这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特殊时期——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在这个敏感期,孩子的视野与成人的视野是不同的。成人善于用宏观的、开放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环境,而且往往会忽视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在孩子的视野中,一颗绿豆大小的石头子、一根细细短短的小线头、一片指甲盖大的小纸屑……可能都是吸引孩子们的好东西。哪个事物微小,他们就会关注哪个事物。
这一时期是儿童能够将手的活动和整个身体的平衡联系起来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腿是儿童的运输工具,把儿童从这里带到那里,而手就用来探索和工作。随着手和身体平衡的发展,儿童的手和腿都开始有力量了,他们的活动开始变得灵活起来。对儿童来讲,观察和抓、捏细小东西本身,就是在发展他们小手的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而这就给以后发展他们的精细动作打下了基础。
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通过简单图式发展认知和认识外在世界的。因此,儿童起初对世界的认识一定是从微观开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们的眼里也是微观的。儿童在能够实现行动上的自我控制后,就开始尝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增加对环境的认识,在这个认识的过程中,简单图式不断地增加,并且不断地通过调节让本能的感觉活动上升到知觉状态,认知的过程就这样展开了。
另外,在儿童的世界里,关注细小事物是他生命的一种特殊现象。因为这是生命自我创造的过程,所以儿童对整个世界充满着好奇和兴趣,甚至是热爱。世界在他们面前生机勃勃,对他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在他们的耳朵里、眼睛里、嘴里、鼻子里、手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探索能量。他们必须发展并越过本能感觉的阶段,这正是儿童的生命不同于成人生命的地方。成人用知识和大脑来理解世界,儿童则用自己的经历将环境内化,这就是创造生命。这与忙碌的、感觉麻木的成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蒙台梭利说:“儿童对细小事物的观察与热爱,是对已无暇顾及环境的成人的一种弥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每个孩子出现这些敏感行为的时间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旦孩子走过了这个敏感期,那这个敏感期也许永远不会再回来。也就是说,等孩子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过去之后,即使家长刻意再让孩子关注那些细小事物,孩子也不一定会对此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再去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就很困难了。
所以,当孩子关注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时,或者用心地观察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时,家长不应该去打扰他们,而是通过适当的引导去保护孩子的观察兴趣。
从孩子关注细小事物的行为读懂他的心理一位妈妈曾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将近3岁的女儿开始喜欢上了“收集”头发丝,每当她在床上发现一根头发时,都会兴奋地捏起来,并细心地把它放到自己的枕头下面。
随着时间的增长,女儿枕头下面已经有一小团头发丝了,我觉得这非常不卫生。于是,趁女儿不注意,我偷偷地把这些头发丝都扔掉了。但令我没想到的是,我的这一行为竟然惹女儿哭了整整一下午。
难道头发丝对女儿就那么重要吗?
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孩子心智发展的需要。我们都知道,从孩子刚刚出生开始,他们就仰望着我们。对于我们来讲,他们是非常弱小的,属于弱小群体。他们也希望自己高大、强大起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知道,自己的这种弱小是一种无法改变的事实。于是,他们就会把关注点转移到跟自己同样弱小、细小的事物上面。在他们眼中,那些头发丝、纸屑等也是有生命的。就拿上述案例中的小女孩来说,她之所以会把那些头发丝放在自己的枕头下面,是因为她觉得这样可以保护它们,它们是她的“宝贝”。但当妈妈把她的“宝贝”扔掉时,她会伤心,同时妈妈的这种行为也会对她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
也许家长们还会觉得孩子的这种行为不可思议,其实,在很多时候,这是孩子心智纯真的表现,是他们认识世界以及心理成长的一个过程。
在生活中,家长们也许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两三岁的孩子喜欢蹲在草丛里观察蚂蚁,而且有时他们甚至能够一动不动地观察上半个小时。观察之后,他们可能还会兴奋地告诉妈妈:“我刚才听到小蚂蚁在说悄悄话,它们说要把粮食运到洞里去……”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肯定会说:“这个孩子正处于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那么,什么时候孩子才会走出这种敏感期呢?事实上,等孩子走过这一阶段,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兴趣就会上升一个层次:从对细小事物感兴趣转向对生活中一些具体的
事物感兴趣。例如,随着年龄
的增长,他们知道自己是生活
在人群之中的,人群里的生活
才是真正的生活,那些与小蚂
蚁、小玩具之间的游戏都是虚
假的。在这一时期,孩子会学
着家长的样子做扫地、收拾玩
具、擦桌子等工作,虽然在很多时候孩子的这些行为所起到的作用常常是负面的,但它代表的却是孩子的成长、孩子对周围环境认识的加深。当你发现孩子开始抢着要帮你扫地、擦桌子,或者像模像样地模仿你做家务时,说明他已经走过了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当孩子专注于某件事,家长不要去打扰对于我们成人来讲,如果让我们全神贯注地观察蚂蚁搬家,也许我们很快就会感觉到无聊透顶。但对于孩子来说,这却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有时,在蚂蚁搬家的道路上,孩子会故意设置障碍,使它们迷路;有时,孩子会帮助蚂蚁们把食物搬到洞口;有时,孩子会不停地猜测蚂蚁们到底在说些什么……总之,孩子会乐此不疲地观察他们所关注的小事物。
在教育大师蒙台梭利的著作中,她将孩子们用心做某件事情的行为称为“工作”,她认为,孩子的心理以及能力就是在这些“工作”中一点点成熟和发展起来的。当然,这一切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在孩子“工作”的时候,他们不希望有人打扰。
相信大多数的家长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当孩子正在全神贯注地垒积木时,家长却一直催促孩子:“宝贝,吃饭了,不然一会儿饭菜都凉了!”如果催促不起作用,大多数的家长都会硬性地把孩子抱到饭桌前,硬是把孩子从“工作”的状态中拉出来。
当孩子正在观察他们关注的事物,或正在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时,他们常常是全神贯注的。在很多时候,他们的全神贯注程度是成人也无法比拟的。
蒙台梭利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一个3岁的小女孩在专心地玩她的小玩具,这时,即使旁边有孩子在大声地吵闹,或是在做别的游戏,也丝毫不会影响到她。当成人把她从座位抱开,在被抱的过程中,她稍微表现出了一丝不安,但当她被放到另一个座位上时,她又专心地玩起了她的小玩具。这个专注的过程大约持续了半个小时,当专注行为停止时,她就像刚从睡梦中醒来一样,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被转移了位置。
是的,当孩子专注地“工作”时,他们会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沉浸在“工作”之中。如果此时成人强行把孩子从“工作”的状态中拉出来,那孩子很有可能会无法适应环境的迅速变化,从而变得极不安。也就是说,当我们对正在专注地玩玩具的孩子说话时,他们没有反应,是因为他们完全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根本没有听到我们的声音。当我们强行让孩子去做某事时,孩子之所以出现哭闹行为,是因为环境的忽然变化使他们的心理感觉到了不安。日后孩子之所以不能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与孩子幼时专注地“工作”时常常被打扰也有很大的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为了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专注等良好习惯的培养,我们不能随意去打扰孩子的“工作”。
在室外,关注小蚂蚁、小花瓣、小石子等等许多父母都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孩子蹲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眼睛只盯着地上爬来爬去的小蚂蚁;或者看到地上的小石子,孩子就会跑过去一个一个地捡起来。他的这些举动在父母看来也许会觉得很不可思议,蚂蚁有什么好看的?小石子有什么意思?但孩子的心里却完全不这么想,在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中,他对这些小东西都会有莫大的兴趣。
妈妈本是想带3岁的天天到小公园玩一会儿的,但现在他蹲在公园的小路边却一动不动。妈妈过去一看,原来天天发现了一堆小蚂蚁,这些蚂蚁正把游人掉在地上的薯片碎片搬进洞里去。
妈妈开始还能耐着性子陪着,但半个小时过去了,天天依然没动地方。
妈妈只得走过去拽起了天天:“走了,我们回家吃饭。”天天不想走,挣了挣手臂,妈妈说:“别看了,蚂蚁有什么好看的?回头爬你身上咬你。”天天一听,立刻不高兴了,而且还有些害怕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观察过蚂蚁。
为什么蚂蚁对孩子的吸引力甚至大过美味的饭食?为什么去看路边的野花都要比了解植物的名字更能打动孩子的心?其实这都是因为孩子处于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之中。
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里,越是微小的东西越能引起他的兴趣。而有时候这个时期被某种因素耽搁之后,它的发生时期还有可能会推后。在这一时期内,小蚂蚁、小石子、小豆子、小野花等微小的东西,在孩子的眼中都是无比神奇,且又充满无限乐趣的。尤其是小蚂蚁,孩子会用各种方式来表现他对观察蚂蚁的热情。
所以,父母这时候要放平心态,不要因为孩子观察蚂蚁而觉得那没有意义,也不要因为他数小花瓣而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这种对微小事物的细心观察,将对孩子心理的发展以及观察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鉴于此,父母应做到以下几点:
11 1.给孩子创造适当的观察机会
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观察的机会,比如带他一起寻找路边的小蚂蚁洞,并陪着他一起观察。在这个过程
中,父母也可以给孩子做一些讲
解,让他既能体会到观察的乐趣,还能从中学到知识。
当然,父母创造的这个机会也
有要求,就是要保证孩子的安全以及健康。不要让他在车辆经过的路边等地方观察,也要适当控制他观察的时间,否则就会对他的身体形成伤害。
11 2.不要强制性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有的父母有这样的认识:既然观察细小的事物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那就直接将许多小东西摆在他面前,一个一个让他认好了。这样的方法就是在强制性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这种方法,并不一定会引起他的兴趣。因为孩子都是先对某一个小事物产生了兴趣,之后才会积极地去认知这一事物。
11 3.多带孩子进入大自然,让他自己去观察对于刚刚开始认识世界的孩子来说,大自然是他最好的老师。所以,父母可以多带孩子进入大自然,去亲身体会并观察事物。
在让孩子接触自然的时候,妈妈不要提前就给他设定一个目标,也不用一定要让他去认识什么,这样就会阻碍他体验大自然的乐趣。妈妈要明白,在这一敏感期的孩子,只愿意去观察他感兴趣的事物,所以妈妈的“针对性教学”也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主。
在室内,关注小线头、头发丝、碎纸屑等等孩子在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里,在室内还会关注那些“微不足道”
的小东西,比如小线头、头发丝、纸屑等等。他会捏起一个小线头转手又扔掉,或者是攒在一起,也会盯着一些碎纸屑不放。这时候,妈妈也不用很担心,也没必要惊慌,耐下心来“欣赏”孩子的这些可爱举动就好。因为一段时间过后,这些行为会自然消失。
妈妈给衣服缝扣子,每缝完一个扣子,就会从针上拆下一小截线头。3岁的苗苗就在一旁不停地用手捏起小线头往空中扔,看线头慢慢落地,自己还咯咯地笑几声。妈妈看苗苗开心的样子,自己也笑了起来。于是,缝完扣子后,妈妈索性取了长长的一截棉线,剪成了许多小线头,和苗苗一起玩了起来……
小线头、小纸屑,甚至是细小的头发丝,这些东西在父母看来完全就是要归入垃圾的行列里的。但当孩子处于关注细小事物敏感期的时候,这些东西却都是他的宝。所以,父母不要刻意阻止孩子对这些小东西的关注。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独特,父母要知道,对小东西的格外注意其实也就是他观察能力的开端。所以,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父母也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这种有意识地对他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以使他将来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当然,这个敏感期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这也表明孩子正在成长,他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也逐渐认识到自己是生活在人群之中的。此时,父母面对孩子微小事物的敏感期应做到以下几点:11 1.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当孩子对一些小东西格外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去收集。有时候妈妈会很不理解孩子的这种收集行为,因为他收集的东西既没有收藏价值也没有学习意义。
前面已经提到,孩子的这种收集行为只是他心智发展的需要。因为他感觉到自己的弱小,所以他会关注一些和自己同样弱小的事物,甚至会把爱转移到这些事物上来。遇到这种时候,父母不要随便就丢掉孩子的这些小收集品,可以给他找一个小盒子让他专门存放,以此来保护他的这种行为和心理。
11 2.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儿像小线头、小纸屑等一类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不具有什么危险性的,而孩子又对他们感兴趣,所以父母可以为他创造一些类似的小玩意儿,让他自由地去玩耍。如果条件允许,妈妈还能像事例中的妈妈那样,和他一起玩耍。
这样一来,孩子既体会到了快乐,也更加深了亲子间的感情。
11 3.父母也要警惕一些小东西
虽然孩子对小东西关注的心是需要妈妈去保护的,但是父母自己也要提高警惕,因为一些小东西也许存在潜在的危险。
父母要注意的东西有许多,比如一些玩具里很小的塑料球不要让孩子误吞下去,很小粒的药丸也要放在他够不到的地方,衣服里的干燥剂、地上的老鼠药、蟑螂药更要引起妈妈的重视,不要让孩子误食等等。总之,父母要让孩子既能感受到关注小东西的乐趣,培养他的观察能力,又要保证他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你做什么,他也跟着做什么
模仿敏感期
解读孩子的模仿敏感期
一位妈妈说:“我儿子现在还不到三岁,非常喜欢去厨房看大人炒菜、蒸饭、烧开水,喜欢自己打开橱柜,拿出勺子、铲子、油桶、酱油瓶、水壶玩耍。我个人认为只要安全,又有大人看着小孩,就尽管让他看,让他玩儿。
他玩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而我婆婆认为要让小孩懂规矩,要让小孩明白这些是厨房用具,不能用来玩儿,认为我太惯着他了。真不知哪种观点是正确的?”
“模仿”这个词,使用在这个未满三岁的孩子身上是最合适不过的。只是很多老人并不知道“模仿”是0~3岁期间很重要的智力发展过程。
“模仿”是指孩子重复原型所显示的行为,表明儿童的心智已经发展到领悟和掌握某种行为背后的能力的时候了。
模仿是儿童对自己身体行为上的一种确认,就好像儿童可以停在某一种系列的动作中,然后将此动作重复出来,最终形成自己的能力。由于它是身体的,因此是动作的模仿。
这也是刚开始的模式,发展到后来,当然是对更抽象的事物的模仿。比如,语言的模仿、个人气质特质的模仿、风格的模仿……成人后,模仿也是启动与模仿者心智相接近的某种智能和生命内在的需求,最终超出模仿者,形成自己的特质。但开始无一不是从模仿开始的。这实在是一种了不起的成长模式。就好像一个音乐家在听完一首美妙乐曲时,可以在乐器上重复一样,只是人们不称其为模仿。就如同一个学生喜欢他的老师的一切:行为、气质、语言、思想、思维模式等等。事实是,那就是模仿。模仿是成长的一个临界点,模仿存在于人的一生中,一直发展到确定他们所属的范畴,也就是将自己的属性归类,模仿才结束。
对于儿童来说,如果他看到某一行为自己无法确定而不能完成时,就不会模仿,而会苦恼和焦虑;或是儿童根本没有发现这个行为的时候,也不能模仿。这在三岁左右的孩子身上最明显。
在许多儿童的科教片和儿童认知发展的教材中,我们很容易找到这样的例子:“婴儿躺在垫子上,父亲的脸对着他,伸出舌头,婴儿也伸出舌头,父亲笑了,婴儿也报之以微笑。”这是婴儿在几个月时,有选择性的模仿。因为这时候,婴儿对自己口的使用是最有能力的。如果做出同样手势动作,儿童的敏感度就不够或者根本不会察觉和模仿。
当孩子的年龄成长到3岁时,孩子不但模仿各种行为,而且开始模仿社会性行为,并且可以把行为协调起来,系列模仿。儿童选择性的模仿,基本集中在对父母行为的模仿上。所以父母炒菜,他也炒菜;父母扫地,他也扫地。与此同时,我们会发现孩子还会经常性地重复父母的语言、表情,重复父母的某些特定行为。儿童要透过这一个过程由一个简单的生命状态过渡到一个更高的状态中,也是儿童从内在世界走向外部世界最早期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大约会持续半年的时间。表面上看这一阶段的孩子似乎没有自我,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孩子必须通过这一阶段才能形成自我。
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很好的度过,这一阶段的发展就会滞后,所以我们也常常看到五六岁的孩子模仿老师或一些大孩子的行为。
孩子的一些模仿行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接受,但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看起来似乎更加无聊的模仿,比如有些孩子模仿摔倒,再摔倒,再摔倒……孩子不仅不嫌疼,而且每一次摔倒都带着巨大的喜悦。
父母不明白孩子为什么重复这样毫无意义的举动,就会制止儿童。而这个制止的过程恰恰破坏了儿童敏感期的正常发展,从而妨碍儿童智能和认知的发展。智能发展的阻碍必然会伴随相应的心理问题的出现,这都是成人后大脑平庸的一个早期的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J·凯根说:“对于儿童,模仿可以是一种获得愉快、力量、财富或别的渴望目标的自我意识的尝试。”所以给父母的最好的建议就是:一、让孩子去做,模仿没有对与错;二、尽量放慢自己的动作,满足儿童模仿的需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使孩子平稳地度过这一时期。
从语言到行为方式,孩子无一不模仿在儿童的模仿敏感期,让我们看看孩子都在模仿什么:11 1.模仿发音和语言
蒙台梭利曾阐述过这样一种观点:一般认为,婴儿4个月左右开始意识到语音发自嘴里,他们常常紧盯着人的嘴,观察嘴唇的动作,并且尽力模仿,这个努力激发了婴儿有意识的活动,他们注意到了语言,而且对此充满了兴趣。这样的观摩活动进行2个月后,儿童开始发出单音节的声音。
11 2.模仿表情
我们常常说,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像某个家庭成员,一段时期以后会像和他更多相处的另一个家庭成员。在某种程度上,最初的相像是“形似”;后期的相像是“神似”,这就是因为孩子模仿了大人的表情才出现后期的“神似”。
11 3.模仿动作
从手指的细小动作到身体的大动作,孩子都投入兴趣去模仿妈妈。
相信很多妈妈都和自己的宝宝做过模仿动作的游戏:妈妈张开双臂奔跑,宝宝也紧跟着奔跑;妈妈比划着双手唱儿歌,宝宝也照猫画虎……生活因此增添了不少欢乐!
正是因为孩子的模仿动作,让孩子渐渐具备了基本的行为能力,成为“小大人”。
11 4.模仿生活和行为方式
所谓“言传身教”,养育者的行为方式对孩子具有直接的影响。父母有好的生活习惯,孩子往往也会形成好的生活习惯。父母有修养,孩子的行为方式也会彬彬有礼。
比如,对待一只小蚂蚁。
妈妈曾经告诉孩子,小蚂蚁也有妈妈,是一个小生命,我们要爱护蚂蚁。所以,孩子在尿尿的时候会说:“蚂蚁快跑,还有虫虫。”可是,有的家长看见孩子在观察蚂蚁,会大惊小怪地将蚂蚁一脚踩死。从此,这个孩子看见有蚂蚁一类的小昆虫,会毫不犹豫地用脚去踩踏。
小小的行为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孩子性格、品格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蒙台梭利指出,成人只是儿童模仿的外在目标,刻意为儿童做榜样,未必能够产生好的效果。如果儿童缺乏深层心理准备,这将毫无意义。这就要求家长不要刻意让孩子去模仿,自然发展最有效。
模仿你,听听孩子怎么“说”
孩子的每一次模仿,背后都有他自己的原因,接下来就让我们听听孩子们是怎么“说”的——
11 “我也想交流”
“我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开始模仿爸爸妈妈的举动,因为这些对我来说都太有意思了——借此和爸爸妈妈‘说说话’!比如,妈妈在我眼前晃动奶瓶并张开嘴,我照着妈妈的样子也张开嘴,立刻就能看到她的笑脸。所以,在爸爸妈妈吐舌头、做出亲吻的口型或拿着拨浪鼓摇晃的时候,我也学着‘照方抓药’。”
宝宝最初的模仿可以理解为父母和孩子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它是亲子交流的第一步。孩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把你当成了偶像。一个很好的例证就是:当你把宝宝拥在怀里,他同时也紧紧地抱着你,实际上是通过模仿传递他对你的爱,就像你爱他一样。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你和宝宝的交流实现了,彼此都获得了情感的满足。
11 “我和爸爸妈妈一样能干”
“每次看到爸爸妈妈拿起一件东西又放下,我别提有多羡慕了!幸好,我渐渐长大了,也能抓起响声玩具、攥紧,再松手扔掉,一次又一次,真是有意思。我还能趁姥姥不注意把她洗好的葡萄拿来捏,用手使劲一攥就流出好多水;或者学着爸爸的样子把塑料纸揉搓成一团,听听我自己亲自制造出来的响声;我还能拿起梳子,一下一下、像模像样地学着妈妈的样子梳头了,真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瞧,我能和爸爸妈妈一样能干了!”
专家研究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宝宝理解他人行为的能力有了比较大的发展,而且有了“行为导致结果”的意识,虽然还不清楚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但他们已经开始把事物与目的结合起来。此时,模仿可以起很大作用,并带给宝宝一个个重大的发现:哦,原来生活是这个样子的!孩子是从模仿中学习各种技能和语言的,他们最先获得知识、认识世界、逐渐产生自我意识的一个途径就是模仿。
11 “我不是孤孤单单的”
“我想知道自己怎么和别人相像,别人又是怎么和我相像。于是我喜欢把自己和其他人做对比,模仿他们的所作所为。比如:把妈妈的围巾缠在自己的脖子上、再挎上个小挎包;或者拿起遥控器当手机,学着爸爸的样子打电话。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和爸爸妈妈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我不愿意自己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
孩子非常渴望自己能够像他所爱的人那样,在这种愿望的驱动下,2岁半以上的宝宝不仅模仿亲人,还模仿身边的小朋友、电视中的人物,只要他们喜欢,就会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而去“迎合”他人。
11 “我知道了妈妈的心情”
“我不高兴的时候妈妈冲着我笑,我的不愉快一下子就被赶跑了。妈妈的表情真是丰富呀:她快活我跟着快活、她惊讶我跟着惊讶、她紧张我也害怕、她生气的时候我的心里也不痛快……一句话:模仿,能让我感受到妈妈的心情。”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宝宝在模仿父母的表情时,其大脑神经细胞——镜像神经元使能他推己及人,从而体会到父母的心情。也就是说,通过对身边人表情的模仿,宝宝学会了善解人意。
模仿,让孩子“步步高”
孩子天生就有模仿的能力,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就会模仿成人伸舌头的动作,在成长的过程中,模仿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
孩子的模仿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刚开始,孩子的模仿内容主要倾向于情绪上的表达:比如,成人微笑、孩子也会跟着微笑;成人刷牙,孩子就会学着刷牙;成人用勺子吃饭,孩子也会学着用勺子把饭送到嘴里。再接下来,孩子就模仿成人的语言,包括成人的说话时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具有模仿性,父母怎样利用孩子的模仿,让孩子在模仿中得到提高,得到成长呢?
11 给宝贝一个正面的回应
模仿宝宝的行为实际上是向孩子传递一种肢体语言,是表扬和认可宝宝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当父母模仿孩子的时候,他将感到自己得到了爸爸妈妈的尊重和认可。所以一旦宝宝有了好的举动,比如把自己的小被子盖在娃娃身上,你千万不要吝惜,学着他的样子做一做,宝宝会从中受到鼓舞。而当宝宝模仿了父母好的行为,比如拣起地上的废纸扔进垃圾箱,你的微笑、拥抱和夸奖则是对他最好的鼓励,能激励他继续努力做得更好。
11 架起超越模仿的阶梯
模仿使宝宝的幻想变得丰富,使他的世界充满神奇。所以,当宝宝拿着话筒模仿电视上的歌星唱歌的时候,他俨然把自己想象成了一位歌唱家;而当他学着超人的样子帮助被别人欺负的小朋友时,他将在模仿中培养出自己的正义感。你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及时的鼓励和恰到好处的指导,比如说清楚歌词或给出具体的帮助小朋友的方法。
模仿是创造的前提。爸爸妈妈应该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孩子模仿,比如画画,这样既丰富了孩子的认知经验,又能让孩子在模仿中学习本领。但是,如果你发现孩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重复画一种小动物,比如小兔子或小蜗牛,千万不要责备他绘画的单一和没有进展,而是给他时间,耐心地等待他自由地画。说不定哪一天,他就能画出一对快乐的蜗牛母子,蜗牛妈妈驮着小蜗牛一起嬉戏。因为,他有可能从袋鼠妈妈和袋鼠宝贝身上获得启发,也想让蜗牛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到处去旅游!
无论如何要相信这一点:宝宝对正确的事物模仿越多,积累的生活经验就越丰富,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就越开阔,创造的灵感就越活跃。
11 好“范本”成就好行为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从小尊重他人、爱护他人,那么在带着宝宝外出时我们就该主动和碰到的熟人打招呼。其实,与其一遍一遍地把规矩讲给宝宝听,不如直接做给他看。给孩子一个好的“范本”,作为模仿的依据,这种“正”强化的结果是巩固了宝宝好的行为,最终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宝贝惊人的模仿能力,是他身心快速成长的催化剂。
11 帮助孩子判断是非好坏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往往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就想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事物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的积累,孩子开始模仿电影、电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但孩子的判断是非、好恶、美丑的能力较低,因此,许多孩子也会出现不良模仿。
不良模仿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缺乏判断力,因此,家长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孩子建立自己的判断力。比如,家长要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研究电影、电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正确引导孩子评价人物,要多向孩子介绍正面人物的形象,帮助孩子多理解好思想、好品质,使他们从模仿正面人物提高到学习正面人物的思想品质上来。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主动模仿一些英雄人物的形象,学习他们的优良品德和崇高精神,促进正确道德观的逐渐形成。
幼儿好奇心强,家长警惕孩子染上“模仿瘾”
小孩生来就是一个模仿高手!从小他们就开始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模仿父母的品德性格,模仿父母的价值观念……不过,对于小孩模仿父母这件事情,我们也大可不必过分担心,因为父母毕竟是一个“正常人”。但是,当你的小孩喜欢上了一些非正常的事物,而且不分时间、场合都加以模仿的时候,那你就要留心了!
小明今年3岁,自从看了《蜘蛛侠》的电影后,小明便迷上影片中那个飞檐走壁的蜘蛛侠。今年6月,小明趁家人不注意,从自家4楼的阳台上爬下,沿着各家居民的防盗窗攀爬下楼,吓得居民手脚发软。对于儿子的危险爱好,小明爸妈担忧不已,想方设法教育小明,希望其放弃危险爱好。可打也打了,哄也哄了,面对爸妈的劝导,小明表面答应,心中“梦想”却未了。
一天下午,小明“蜘蛛侠”瘾再次大发,又从自家阳台沿防盗窗往下爬。居民发现后,立即报警。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将小明安全救下。了解情况后,民警觉得应该想个办法彻底切断小明的危险梦想。民警当天就去了小明的家,做了一个高空落鸡蛋的小实验。看到楼底下“粉身碎骨”的鸡蛋,小明被吓住了。借此实验,民警就爬楼会带来的危险后果给孩子上了一堂“安全”课,小明最终决定放弃自己的“蜘蛛侠”梦想。
也许,每个小孩都会有一股“模仿瘾”,这也是他们心中的梦。因为他们的好奇,他们的无知,他们的天真,使得他们在选择模仿对象时,铤而走险!对于小孩这种非正常的“模仿瘾”,作为父母的,应该怎么办呢?模仿对于小孩而言,是一种天性行为,要完全阻止小孩的模仿行为,是不可能的。要解决小孩的这种非正常的“模仿瘾”,作为父母的就应该及时对小孩进行安全教育,并且正确引导小孩的模仿行为。
11 1.引导幼儿克服模仿中的盲目性幼儿的模仿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常常是为了玩一玩。由于他们年纪小,辨别是非能力弱,所以他们的模仿没有明确的道德标准,不是专门模仿好的行为,也不是专门模仿坏的行为,而是从兴趣出发,对什么有兴趣就模仿什么,对什么感到新奇好玩就模仿什么。这样模仿久了,就潜移默化受到好或坏的熏陶,变成道德行为习惯。有时还会像小明那样,迷上了非正常人类,而上演亡命模仿秀!
所以对幼儿模仿的引导,首先要积极引导小孩克服模仿中的盲目性。
要引导他们明确认识模仿什么、追求什么,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好的,值得模仿,什么是不好的不应该去模仿。这就要求父母对他们的玩耍,要经常留心观察,对一些不健康的模仿行为要及时纠正和制止,并告诉他们不能模仿的原因和道理。对模仿不良行为的小孩要及时加强教育,讲清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危害,让他们未形成习惯时就及时改正。例如,面对出现吸烟现象的小男孩,是因为他们说电视中的英雄警察吸烟时很威风勇敢,他们很希望像他们一样。再比如小女孩涂口红,她说妈妈涂了口红很漂亮,她也就学着涂。对这些小孩的不良模仿,作为家长的,都有责任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他们继续类似的不良模仿,最终造成不良后果。
11 2.引导幼儿模仿先进英雄榜样
抓住幼儿模仿性强这一特点,我们应该把学生从无意识的模仿引导到有意识的模仿,引导他们学习先进英雄人物。一位家长这样描述过:“平时我很注意观察,每当我对孩子讲一个英雄故事,孩子就一定会出现模仿的事情,我讲了江姐面对敌人的酷刑,哼也不哼一声,意志十分坚强。以后,我发现孩子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坚强了。我的小孩以前很容易哭鼻子,但在听了故事后一次劳动时碰伤了手出血了,她也不哼一声。孩子以前很怕冷,天气一冷就不愿起床,经常迟到,听了故事后天气很冷她都不再迟到了。我问她为什么进步了,她说江姐连死都不怕,十个指头被敌人钉上竹签也不哼一声,自己怎么会被一点点冷难住了呢?”
可见讲英雄故事对引导孩子有意识模仿英雄榜样,是一种好形式。还应多与孩子一齐看电影电视,也是引导孩子模仿先进英雄榜样的很有效的媒介。不过要注意的是,引导他们模仿的英雄人物一定要是正常人,对于一些什么超人、蜘蛛侠之类的,还是不要让孩子过分崇拜为好,以防又有小“蜘蛛侠”要出现了。随着孩子接触面和知识面的增广,他们的模仿行为已由低年级时模仿父母、老师、身边的人等,逐步发展到喜欢模仿电视、电影、文学作品中他们崇拜的先进人物,我们就要积极引导他们多读先进人物、英雄人物的书籍,经常组织他们看讴歌先进英雄人物、革命前辈或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的同龄人的电影、电视,这些革命前辈和英雄人物从小就具备的优秀行为品质对幼儿必然产生极大的影响力,成为他们模仿的最好楷模。
11 3.引导幼儿模仿要重在本质
由于幼儿年纪小,感性模仿较强,理性模仿较弱。一般多模仿对象的外部特征的行为动作,而并未认识这些行为动作的精神实质,并未注意学习对象的本质的东西。如一些小男孩喜欢模仿李连杰、成龙等人,但他们所模仿的都是成龙他们的外部行为动作,面对李连杰、成龙他们所扮演的英雄人物热爱祖国、锄强扶弱、坚强勇敢、不畏困难、勇于胜利、刻苦学习等本质特征并未注意到。又如一些小女孩喜欢模仿民警阿姨,但她们模仿的是女民警阿姨的外部特征,学她们穿上民警服,腰系皮带,佩上小手枪,手戴白手套等,而对民警阿姨严守纪律、坚守岗位、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内在品质也并未注意到,并没有从根本上向民警阿姨学习。孩子这样的模仿对他们道德品质的形成,并没有产生明确的、积极的教育意义和影响,仅仅只具有一些外表的模仿作用。所以,引导孩子模仿榜样的内在本质特点,促使幼儿模仿行为从感性模仿积极向理性模仿转变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做才能使幼儿的模仿行为具有明确而积极的道德教育意义,才能使模仿教育收到最根本的效果。
幼儿正处在学习、成长和模仿阶段,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可塑性强。
然而由于心理很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低,所以往往不能分辨哪些值得模仿,哪些不值得模仿。模仿得好,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会带来很大益处,模仿不当,则会给他们带来坏处,甚至带来危害,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正确引导孩子的模仿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