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强调人的发展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小学数学要生活化,主张儿童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针对性的和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做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始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学生数学学习热情来自于他们的生活需要。数学教学过程是小学儿童的生活再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密切观察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充分考虑到小学数学与小学儿童生活实际的相互融合,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背景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体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学生学起来往往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指导学生回到生活中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激发学习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数学探索活动。例如,教师可能通过学生“生日”素材设计“年、月、日”一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已积累了丰富的过“生日”经验,教师从“生日”话题引出让学生整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学生不会感到数学难学,也不会感到数学枯燥。
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数学问题要有价值,数学内容要明确具体、清楚明白,能引发学生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大量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给学生一个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去理解数学。学生的数学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剪、拼、摆等操作活动,可以是观察、计算、画图、测量等实践活动,可以是分析、比较、抽象、具体化等思维活动。
(二)数学思想方法
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育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模型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模型思想是指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构造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www.xing528.com)
数学模型是指用数学语言、符号和图形等形式来刻画、描述、反映特性的问题或具体事物之间关系的数学结构。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模型,主要的是确定性的数量关系。
小学生学习数学模型有两种方式:一是构建数学模型。数学内容本身就是数学模型,如加法是“合并”“添加”等活动的数学模型,学生学习新数学知识属于这种方式;二是应用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模型要求学生利用所掌握的基本数学模型去解决生活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数学新课标改革了只重视知识技能传授的传统教育模式,提出许多新教育理念,重视学生数学模型、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文化的培养,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等等。教师在解读分析教材时,只有读出教材中的新课程理念,才能在设计教学时渗透新课程理念。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六 组合图形的面积”(图1-3),教材中的第一个问题“估一估,客厅的面积大约有多大?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就蕴含着“转化”这个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数学思想是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知识,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未知的数学问题。另外,“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则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和数学素养。
图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