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导演偏好在相对大的时间跨度下,书写青春故事。这一策略使她的作品在具备某种史诗式气质的可能性基础上,获得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共通性和共情性。在今天的中国市场,这种做法不失为与主流观众暗通款曲的有效方式。
李芳芳曾直言:“我喜欢有历史跨度。这是导演个人的偏好。”[1]她编导的首部电影《80’后》讲述了一个曲折伤感的青春爱情故事,时间跨度从1992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女主人公的成长、生活、情感纠结以中国近20年的时代变迁为背景,并与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紧密相连,意在将人物个体命运的起伏转折置于社会变革的宏大议题中,从而使影片超越一般的青春故事,增加了某种历史的厚重感。梳理故事发生的时间线索,片中依序先后出现了香港回归、申奥成功、“非典”、北京奥运会等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重大事件,勾连起一段当代中国的独有记忆。
从影片的命名来看,也能见出导演为身处历史进行时中的80后群体代言的诉求。李芳芳在访谈中说道:“它一定是这代人的电影,我没打算50年后还有人看《80’后》这部电影。”[2]80后作为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站在历史的突变带上,经历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家庭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变革,相较之前的70后和之后的90后,80后这一专有名词代表了更具复杂特殊内涵的社会身份符号,代际分层的特点更为显著,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是舆论关注和热议的焦点。导演认为,她试图表达的是属于80后一代被时代洪流裹挟的生命遭际和情感体验。“我们这代人经历的大事件特别多,我们的人生在自觉和不自觉中被改变了。”[3]经由片名,这部影片也顺理成章地被视作一代人的成长史诗。
《无问西东》虽缘起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纪念的“命题作文”,却恰好延续了导演对长时间跨度作品的喜爱。而这次,跨越百年的中国现当代史成为李芳芳挥洒笔墨的更大舞台。基于清华大学百年来熠熠生辉的学术人文成就,《无问西东》跳脱出单纯的爱情题材,拓展为对家国情怀、文人风骨、大学精神、理想道义等更为深刻的议题的探讨。
李芳芳认为,“故事是好拍的,难的是拍一片时光”。她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这一观点:“时光的意思就是,你一脚踏进水里,能感受到脚被水包围着、脚底有石子的触感,脚背有水流的速度,水有清冷的感受。因为这一脚的触感,你愿意去看看你刚刚踏进的是一条溪还是一条江,继而你甚至愿意跳进这条江河里,尝试中流击水,浪花飞溅。这个时候,这部电影就成立了。”[4]这种时光感的营造,除了有赖于选取四个不同年代的典型故事,在时间轮转中连缀起逝者如斯的历史感,导演更要倾力实现的是使观众借由过去故事的共鸣沉浸于历史的光影之中,并主动回溯、探索,踏入时光之河,从而与自己当下的生命历程产生连接。当然,观众究竟是燃起探究往昔岁月的热情,还是完全产生隔膜而无从进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段历史的了解程度。
(二)青春叙写
显而易见,如果抽离故事发生的具体时空,李芳芳导演的作品描绘的皆是年轻人的青春故事。换言之,还原历史的做法归根结底服务于一整套青春价值意涵的申发。从编剧作品《十七岁不哭》(1997)到编导处女作《80’后》(2010),再到《无问西东》(2018),李芳芳完成了其影视创作领域的“青春三部曲”。
《80’后》原名《天长地久》,又名《分开我们就坠落》,片名清晰地显示着影片的青春属性。李芳芳认为“这是一种对青春岁月的缅怀”。影片创作时,恰逢最早一批80后即将进入而立之年,他们的青春渐行渐远,自由飞扬的生命状态受各种社会角色规范所限,现实生活的压力之下,回望美好青春的心理需求油然而生。张国荣、集体舞、游戏厅、包书皮、钢琴热、音乐磁带、“非典”封校,这一连串80后熟稔的符号都成为他们瞬间返回青春记忆的载体。而这部电影的主体内容——一段千回百转、执着坚守的爱情故事更是青春大戏里通常必不可少的桥段。按照导演的理解,“这就是80后这代人的主诉求,绝望地渴望被爱!”[5]在这样一根“戏剧骨头”的指引下,片中人物经历了一场典型的青春爱情——青梅竹马,倏然分开,不期而遇,三角关系,意外分手,各自天涯,最终蓦然回首,拥抱天长地久。纯真、清新、感伤、唯美都是可以为其冠上的标签。青春叙事的选择,既源于李芳芳导演过去在文学场域擅长的表达路线,也是对21世纪以来青春电影怀旧风潮的一种呼应。(www.xing528.com)
时隔两年,面对《无问西东》的创作,李芳芳曾坦言:“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部不能被拍摄完的电影,因为一百年的跨度太长了。”有限的电影时长中,要承载如此大体量的内容,找到一以贯之的主旨线索,确实很具挑战性。她最终选择的切入点是“我们这些祖辈、父辈的青春”[6]。时空回转前移,但故事凸显的核心价值依然是“永不凋谢的青春”。
影片中的主人公生活在四个不同的历史时空,但一样正值韶华。他们迷惑彷徨,面临着人生路上重要关口的抉择。1923年的清华园,吴岭澜困惑于实科和文科的选择;1938年的西南联大,沈光耀在报效“大家”和顾全“小我”中摇摆;1962年的清华大学,追求理想还是坚守爱情,陈鹏只能虑及其一;现代的繁华都市,张果果在尔虞我诈的职场中迷失,一度辨认不清方向。风华正茂,怀揣梦想,外受压力,内囿迷茫,经过矛盾挣扎后坚定自己的道路,是他们共同的成长轨迹。这其实也是所有曾经青春的体验。无论哪个年代的青春,都印刻着青年人固有的价值导向——无畏、真诚、担当、梦想、正义。激励青年们“无问西东”的背后,那个语焉不详的“真心”,正是一系列青春价值要素的集合。
(三)调和与失衡
李芳芳导演通过两部作品,似乎逐渐探寻到一条便捷之途——以青春故事抒写宏大历史,见证时代流变,或者说在历史情境的还原中,实现青春价值的现代转换。这一做法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同时也是不无风险的。
当前的主流观众对纯粹的历史复现并没有多大兴趣,年轻人为主体的市场确有其独特的文化审美需求,因而表现青年人自己的故事、高扬个人存在价值,是容易将观众带入的,而大时间跨度的展现无形中更能凸显影片意在山河,作者胸有丘壑。然而,另一方面,如果故事表达和历史真实之间出现偏差,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背离创作的初衷和目标。
《80’后》上映后,有不少观众被片中的爱情故事打动,但也有相当数量的80后观众表示,导演对这一代人的认识主观片面,作品名称形式大于内容,故事空泛,现实性薄弱,无法为80后立传。片中的主人公只是被设定为这样一个出生时段,难以代表广泛的80后。导演并未真实展现这一代人在社会转型、变革断裂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如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沉重的升学压力、激烈的就业竞争、住房商品化挑战、价值观危机等等。无论是复杂的生存境况,还是内心深处的孤独焦虑,抑或被世人诟病的脆弱自我的痛点,都未得到呈现。历史大事件被强行植入,人物行为与时代症候之间难以形成有效互动。典型爱情叙事与非典型环境中非典型人物的错位,使影片可能达到的普遍性大打折扣。导演将“普遍的情感匮乏”视作80后一代最主要的共性特征,进行聚焦放大,目标受众初始建立的期待视野落空,最终的市场反响平平也在情理之中。
《无问西东》延续了这一做法,在历史脉络中讲述青春故事。这次的青春表述超越了简单的爱情一维,对“青春”这一主题所包含的丰富内蕴做了多重解析。编年体结构的设定营造了浓厚的史书式氛围,而每段故事都在一定的时代描摹中细致勾勒出青年们的迷惘、觉醒与成长,对接受者而言,既造成了一定的陌生化引力,又投合了其熟悉的身份归属与经验感知。“历史与时代的变革,伴随着一代人青春年华的逝去。这种青春又与理想、美好和爱等宝贵的东西紧密相连,因此,影片有着强烈的感伤情绪,引发观众巨大的情感认同。”[7]与此同时,对历史的想象性结构和“掩盖”,也引发了导演对历史和历史中的人的理解争议,一些学者就此提出强烈质疑:“《无问西东》对于它所涉及的历史缺乏起码的把握。这部影片里没有历史,而只有凝结为神话的历史表象。”[8]批评的声音或许略显苛刻,但也值得思考。将历史当作叙述展开的重要维度,然而一旦历史变成背景,仅作为装饰,对青春的礼赞将成为失去凭据的空泛修辞。尤其是当影片意图以艺术之名加持自身,同时呼唤大众的相应认可时,就必然地应该对历史维度的深层逻辑有着更清楚的体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