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电影新力量导演:华语奇幻电影特点

中国电影新力量导演:华语奇幻电影特点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语奇幻电影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现代性的转化,使其可以将中国几千年的道德体系、文化风俗与现代社会价值体系、市民心理相融合,形成新的社会消费力,即奇观化消费。因此,华语奇幻电影的美学生产涉及中国独特的奇幻认知心理、视觉形象的语言升级以及大众娱乐性的强化。同样,奇幻类型因当下复杂的文化多元性以及观众需求目标的差异,加之电影上映档期的划分,而具备了分层效应。

中国电影新力量导演:华语奇幻电影特点

华语奇幻电影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现代性的转化,使其可以将中国几千年的道德体系、文化风俗与现代社会价值体系、市民心理相融合,形成新的社会消费力,即奇观化消费。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中,陈旭光教授提出三点:一是要尊重电影自身的本体语言特性,二是必须考虑到电影的大众文化性,三是必须考虑其当下语境。[23]而奇幻电影尤其要注意这几个问题。因此,华语奇幻电影的美学生产涉及中国独特的奇幻认知心理、视觉形象的语言升级以及大众娱乐性的强化。

(一)泛神论与奇幻观影心理

传统文化元素很多是文学性的,其中的奇幻思维在可视化的过程中,经历了现代影像的形象再造。这尤其体现在文学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冲击对比上。我们无法判断某一类艺术的高下,尽管在大众文化的层面,电影的接受更具备普遍性与通俗性,但是美国文化史学家莱奥·布劳迪(Leo Braudy)指出:“小说能够进入内心世界的特长,现已被提升为它的优势,凭借它足以给电影致命一击。”[24]而电影是用来奇观化的,如果乔治·梅里埃的早期特技影片也属于奇幻电影,那么几乎所有电影都含有奇幻的思维在其中,因为电影工业本身就是制造奇观的艺术。匈牙利电影理论家伊芙特·皮洛指出:“电影虽具有神话性,却是世俗的,电影虽具有世俗性,却是野心勃勃的,不惜一切追求神话化。”[25]这样一来,神话思维在电影中就成为连接原始想象与现实假定的内在逻辑,因为潜意识相信某种神秘力量的存在,并在电影中寻找它存在的依据,并能够成功逃避现实世界的科学逻辑与宇宙生命概念。

奇幻电影成为当下华语电影的重要商业性内容支撑也在于中国传统文化里丰富的奇幻元素得到重新延续。“这些电影受到欢迎与它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边缘地位的亚文化的开掘,与触发了中国人隐秘潜在的鬼神文化情结或无意识心理有着重要的关系。”[26]中国人的宗教信念属泛神论的多元信仰,他们对待宗教和神灵的态度比较自由,不是一元神的上帝崇拜。中国的宗教崇拜既有儒家的三皇五帝的祖先崇拜、天地崇拜,又有道教三清、四御,佛教三世佛、四大菩萨。在民间信仰中,除了以上三教模糊界限化作的各路神仙,还有大大小小的土地爷、山神,以及由民间英雄神化后的关公、钟馗。在广大民众眼花缭乱的祭祀活动中,浸润着多元化和泛神的宗教思想。当这些神话思维成为创作素材时,也重新帮助现代人产生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及集体无意识的宗教崇拜。

(二)神秘文化的技术性转化(www.xing528.com)

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与神秘文化一直都被各种古装片所利用,21世纪以来的奇幻电影与之前类似题材的电影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从形象到叙事的全面升级。首先,素材来源是中国特色的,无论是“西游”系列,还是“封神”系列,抑或是三部《奇门遁甲》都给予了东方色彩的基本世界架构,但是电影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原有故事框架之上,而是进行了大幅度改编。无论是真人电影《画皮》,还是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故事与原著已经完全不同,而这都充分考虑了当代人的接受习惯。比如“聊斋”中的“画皮”故事以及之前的改编基本是围绕美色诱惑与心面不一的主题,但乌尔善的《画皮2》则要复杂得多,在考验爱情真谛的同时,更多的是教会当代人如何获得身份认同,如何珍惜眼前的幸福。同样,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与1979年版《哪吒闹海》的不同之处在于:从“弑父”转向“怜父”的观念之变,从“对抗强权”到“逆天改命”的主题之变,从意志坚定到魔神合体的人物塑造之变。可以说,新力量导演以相关IP试图重建传统神魔世界的生态体系。当然,比起电影价值框架和人物关联更为重要的是视觉语言的突破。借助数字技术,奇幻世界的打造更加逼真、视听效果更加震撼。比如,《寻龙诀》一共1800个镜头,其中1500个是特效镜头,特效镜头占比80%。同时,导演把电子游戏的一些镜头设计方式融入电影创作,借助PS3《古墓丽影》《神秘海域》等游戏中的视点设计表现危险性,让观众的空间感受更加强烈。有了资金的保证,电影置景也可以有更大的投入,《寻龙诀》的地宫采用了史无前例的搭景规模,一共使用了14个大型摄影棚原创性地将传说中的阴曹地府的诡谲与神秘完美呈现出来,鬼门关、奈何桥、彼岸花、黄泉路……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被传统主流文化视为禁忌的元素被营造出一种有别于好莱坞魔幻、科幻大片的东方式的幻想和奇诡。

(三)类型杂糅与观众分层

奇幻消费本身就具有极大的票房号召力,但是在银幕呈现时,仍需要不断地强化其娱乐属性。无论徐克狄仁杰”系列的悬疑、周星驰“西游”系列的恶搞、《三生三世》的唯美,都是在不停地寻找新的大众娱乐诉求。魔幻、奇幻作品中蕴含一种天然的惊悚之美,这种紧张气氛需要适当地以轻松感予以调节,这也是香港神怪电影一直使用的商业性策略。在新世纪青年文化主体的表达中,喜剧性更成为一种对抗主流的后现代话语方式。狂欢式的拼贴与戏谑渗透到各种类型中,“使用喜剧电影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拥有更为开阔也更为灵活的话语空间”[27]。乌尔善同样认为:“这可能是一个观众心理学层面的需求,就是看太紧张的东西时间久了观众会觉得压抑,如果你仅仅是很严肃地讲一个故事,又看起来缺点想象力。所以这种电影基本上都会有喜剧的人物设置,或者是喜剧的情节、台词的安排。”[28]而有的奇幻电影则直接贴上了“奇幻+喜剧”的标签。《捉妖记》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构建了一个人与妖共存的奇幻世界,同时,它也是工业美学分层的有效尝试。同样,奇幻类型因当下复杂的文化多元性以及观众需求目标的差异,加之电影上映档期的划分,而具备了分层效应。考查它们的宣发定位与上映时间可以发现:严嘉的《神探蒲松龄》(2019年2月5日上映)和《捉妖记2》(2018年2月16日上映)定位古装奇幻喜剧片,都选择了春节档,主打“合家欢”概念;《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7年8月3日上映)是古装玄幻爱情仙侠电影,《画皮2》(2012年6月28日上映)是东方魔幻爱情电影,它们选择的是暑期档,主打年轻情侣观众;而《寻龙诀》(2015年12月18日上映)、《云南虫谷》(2018年12月29日上映)是奇幻冒险片,在风格上更接近西方盗墓探险片,选择的是圣诞节档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