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林菊(1934.10—) 女。原籍浙江余姚。1953年分配到宁海县建设科从事统计工作,当时县内尚未成立统计机构,统计资料一片空白,她只能一切从零开始,走遍全县的所有乡村。1956年怀孕期间,为赶工作进度,她坚持独自人长途跋涉下乡调査,步行东至长街镇隔洋塘村,西至双峰乡逐步村,为宁海解放初期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汇编、调査做出不解的努力,为上级分析研究制定经济计划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字依据。1956年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
张扬波(1934.4) 1952年,原大里乡夏家岙小学因报名学生人数太少,又无校舍,面临停办。为方便学生求学,当地群众决定自筹经费,聘请他任教。因学岭儿童未能全部入学,就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多次动员家长送子女就读对经济上有困难的,他自己出钱购书上门,感动了众多学生家长。他先后在深、黄坛、桥头胡等地从事教育工作。1955年县教育局举办成果展览会,他的备课笔记、学生作业等教学成果被展出,受到好评。1956年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工作者。
徐声芳(1938.4一) 女。在县布厂工作期间,为技术革新埋头苦干,还主动帮助职工提高操作技术。她以厂为家,出勤率达100%。1956年,老厂房被强台风袭击,因地势低导致进水严重,她坚持白天照常上班,夜里参加抢险工作。1961年调入宁海汽车货运站工作,当时运输任务紧,晚上主动加班为驾驶员制作点心,提供热茶。担任售票工作时,她经常协助特殊困难的旅客上车,收到旅客感谢信不计其数。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县先进工作者和“三八红旗手”,1956年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
戴光永(1928.8一) 从事基层小学教育工作近四十年,工作过的学校就有八个。当时基层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作为业务骨干,自然地成为教学“多面体”。在西店桥棚分校等学校从事的是复式教学,既要为乡内各校上辅导课,又要提高自己学校的教学质量。他推广的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辅导的“小助手”教学经验,对提高当时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1956年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
钟来法(1931.3一) 新中国成立前受足苦役,参加工作后就下定决心好好工作,报答党对自己的培养和信任。在宁海县食品公司任职时,收购生猪工作流动性大,生猪很容易在运输中相互挤压致死,看管工作十分辛苦。为此他不怕苦,不怕累,坚持站在猪群中押运。无论天气好坏,每次押运的生猪成活率总是100%。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处处为公司着想,埋头苦干。1956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
应文天(1934.3一) 原籍浙江象山。1956年任职象山县文教局人事干部。平时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作风朴实。到过500多所中小学校。对各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和各学科师资状况了如指掌。因而对学校领导班子的调整、多学科师资的调配都指导得非常到位。为解决师资不足、文化水平偏低问题,选调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高等院校轮训,并向社会严格招聘80余名知识青年充实到小学教师队伍。1958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
胡森荣(1928.9) 担任过桥头胡区中心小学副校长、区文卫支部书记等职务,后调任县教育局工作。在工作中联系群众,依靠校党支部及教师群众,全面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创新开展全区的业余教育和幼儿教育,努力实现全区村村有幼儿班的目标,获得县、地区的多次好评。通过多方争取,为全区每户村民安装民用喇叭。负责分管的全区医院卫生也曾成为全县的典范。1958年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
潘初利(1928.11-) 先后在供销社、生产资料公司、乳制品厂等单位工作,服从组织分配,从未讨价还价;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任务;搞好部门协作如区农技站,区营业所等单位,同时注重团结同事;经常下村(生产队)调查研究,推广先进农具和化学肥料,配合农技站做好试验田的系列对比试验。对于工作取得的成绩,总是说归功于大家。1958年,被评为省先进生产工作者。
戴秀廷(1919.8) 原籍浙江临海。194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相继在杭州、黄岩、临海等地中学任教。1951年调人宁海中学,曾任副校长职务。兼任历史、政治等多学科教师,教学作风严谨。为提高教学质量,与同行虚心探讨总结;为提高学生德育修养,他倡导开展勤工俭学。多次受浙江省教育厅表彰嘉奖。1958年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
任伟政(1928.10一) 新中国成立前,曾在宁波日报社见习,解放后担任宁海印刷厂行政职务。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为集体增产节约,要求全体职工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滴油墨。重视安全生产,保证不出生产事故。每年都能超额完成组织下达的工作计划和利税任务。1959年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
陈名英(1932.12-)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勤奋好学,工作出色,1957年调往三门县城中小学任教。爱护学生,多次上门动员贫困学生入学,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为学生垫付教材费和学杂费。工作任劳任怨,1958年患病,医嘱需休息半年以上,但他为了六年级毕业班学生的学业,在家仅休息一个月就主动要求工作。1959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
周三五(1929.12一) 因工作需要,1958年被派往浙江省地质训练班学习,他勤奋刻苦学习地质知识,三个月学完中专三年的课程。学成后,响应省委号召,带领一个普查组奔赴祖国各地探矿,经常露宿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里,以干粮冷饭充饥,为当时我国的探矿事业作出了无私的奉献。1959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
储美姣(1930.7一) 女。解放初,就担任村里的妇女主任,积极动员并带领全村的妇女老少参加堆肥、田间除草、插秧等劳动。1958年,在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将村幼儿班因陋就简地创办起来。没上过一天学的她通过自学积累,自编自导幼儿教育课件,寓教于乐。孩子们个个活泼好动、能歌善舞,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被社员们称为幼儿的“第二个母亲”。1959年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www.xing528.com)
葛小妹(1935.11一) 女。服从组织安排,先后在宁海多家钢铁厂和农场从事一线工作,工作积极负责,作风艰苦朴素,模范带头于每项工种。虽为女性,但钢铁的出产量每月都比其他同志要高出许多。爱厂如家,常年放弃休息日,经常加班加点,工作余暇就在厂区拣废铁。有一次上夜班煤气中毒,昏迷了4个多小时,被抢救苏醒后仅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回厂上班。可贵的敬业精神,受到工厂领导和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1959年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
潘日顺(1934.12) 原籍浙江天台。在宁海县人民银行岔路营业所财会岗位工作,工作一丝不苟,严格审核放发全区各乡的生产合作社集体及社员个人的生产贷款,所有会计账表都能做到正确、及时、完整、清晰。为方便群众,从不计较个人休息时间,全年天天开门营业。在筹建农村信用社过程中,他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养和辅导,不仅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还使他们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原岔路区各信用社的会计人员,没有一个人在经济问题上犯过错误。1959年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
刘仁员(1931.5-) 每逢抢险救灾,总是冲在最前面。1956年9月19日,原深甽区山洪暴发,为区供销社抢救财物,因过度劳累体力不支,被洪水从深甽冲到20余里路外的杨梅岭水库上游。1960年,在基层供销社系统任职。为当地发展茶、蚕桑生产做了大量工作,在农产品收购时上门服务,总是为广大农户提供方便。1962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
张根仁(1929.1-2011.2) 1955年转业到县邮电局,从事机线员工作。吃苦耐劳,国家在困难时期是凭票供应消费品的,但每逢单位发福利,他总是先让给别人。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是机线坏了,他总会第一时间骑自行车赶去修理;晚上就拿手电筒步行去抢修线路。1961年冬,一场大雪压垮很多电线杆,为完成抢修任务,连续几天几夜放弃休息、。1962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
陈永良(1930.10-2011.4) 曾在基层财政系统工作多年,税收征收点多面广,任务繁重,总是不厌其烦地工作在第一线。后被县财政局调到城关财政所,负责城关个体户税收监管征收工作,善于在实践中思考总结,就当时集市个体户征税工作形成可贵的系统理论。1962年被评为省先进生产工作者。
陈根清(1932.9一) 1958年始在杭州制氧厂铸钢车间工作,任电炉炼钢组长,总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所在的生产小组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集体。多次被评为铸钢行业先进生产(工作)者,于1962年被评为省先进生产工作者。
范世富(1929.11—) 1958年3月参加工作,在宁海县回浦公社粮站担任仓库保管员。作为粮站仅有的一名正式职工,负责回浦公社的粮食收购、保管、加工、调运等一系列繁重的工作。回浦粮站下辖的十多个仓库都是老式仓库,设施普遍较差,他耐心细致地做好各个工作环节,保证粮库的安全与粮食的质量。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负责。1962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
章芹香(1938.11—) 女。作为一位交通系统的服务员,把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当成自己的工作宗旨。在搞好清洁卫生的同时,经常协助老人、残疾人、孕妇优先上车,耐心解决旅客在旅途中所碰到各种难事。每逢购票缺钱的年迈老人,自掏腰包湊路费总有她的份;碰到困难的旅客,也总乐意找她寻求帮助。1962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
杜玉英(1936.4一) 女。原籍浙江象山。1954年11月参加金融工作后,在思想上积极上进,业务上努力学习,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忘我工作。热爱本职工作,热爱金融事业,一贯深入实际,联系广大群众。调入城关信用社后,白天办公,晚上下村全面调查辖区115户贫困户的情况;并积极做好帮扶工作,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使困难户在农业生产上有提高,生活上有保障。三十年如一日,在金融战线上奋斗不息,于1963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
葛忠照(1937.9—) 曾在供销社系统任职多年,1957年发生“8?1”台灾,为保卫国家物资不受损失,不顾自己生命安危,主动从双峰赶到越溪物资收购站,组织抢运转移木材、木炭等全部物资50余吨。担任岔路供销社领导职务期间,协助村民发展茶叶、蚕桑、毛兔等产业。由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快,且产量高、质量好,华东地区的特色农业工作现场会在岔路区成功召开。1963年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
王美莲(1937.5一) 女。在汽车客运行业工作多年,工作准则是:要让单位满意,旅客高兴。把关心群众付诸实践,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种种困难。从事车站服务员工作时,做到态度热诚,服务周到,多为旅客做好事,及时清扫污物,经常帮助盲人领路等。服从组织调配,先后积极完成负责的工会、计划生育等各项任务。1964年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