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石窟:广泛分布,源自印度,影响朝鲜日本

中国石窟:广泛分布,源自印度,影响朝鲜日本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有关方面考察而知,我国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十分普及,它们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陕西、辽宁、内蒙、宁夏、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广西、云南、四川、西藏等20个省区,在世界上可谓分布面最广、数量最多,延续时间也最长。中国早期的石窟大体上是沿着丝绸之路或若干政治中心分布的。隋唐以后石窟分布地域更为扩大。中国的石窟艺术源自印度,又对朝鲜和日本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石窟:广泛分布,源自印度,影响朝鲜日本

据有关方面考察而知,我国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十分普及,它们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陕西、辽宁、内蒙、宁夏、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广西、云南、四川、西藏等20个省区,在世界上可谓分布面最广、数量最多,延续时间也最长。

中国早期的石窟大体上是沿着丝绸之路或若干政治中心分布的。新疆天山南麓有喀什三仙洞、拜城克弥尔、檀木塔木沟、库车库木吐拉、森木赛姆、克子喀拉罕、玛札伯哈、焉耆七格星、吐鲁蕃柏孜克里克、鄯善吐峪沟、雅尔湖等古窟。古代玉门关以东的重要石窟有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酒泉文殊山千佛洞、万佛洞、张掖金塔寺、刘家峡炳灵寺、天水麦积山、庆阳北石窟寺、凉州天梯山、宁夏固原须弥山、云冈、太原天龙山,河南洛阳龙门、渑池鸿庆寺、巩县石窟寺、安阳宝山、河北邯郸响堂山、辽宁义县万佛堂、山东济南千佛山、江苏南京栖霞山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江苏连云港孔望山发现的佛、道并存的摩崖造像,时间可能早到东汉末至西晋、三国时代。

隋唐以后石窟分布地域更为扩大。新开石窟有陕西彬州大佛寺、耀县药王洞、 县石弘寺、河南浚县千佛洞、沁阳玄谷山、陕县温塘、山东济南佛峪寺、益都云门山与陀山、河北隆尧宣雾山、四川广元皇泽寺与千佛崖、大足龙岗山、巴中、安岳资中、仁寿县境内的石窟或摩崖造像、乐山大佛夹江千佛崖、通江千佛崖、茂汶点将台、福州鸟石山、云南剑川等地。

五代、宋、辽、金、元时期仍有石窟雕造而成。宁夏盐池灵应山、中宁石窟寺、四川大足宝顶、荣县、潼南、陕西延安、黄陵、河北中陉南障城千佛岩、内蒙巴林左旗林东。赤峰涸山、辽宁新金、杭州西湖周围、江西赣州、福建泉州、西藏拉萨药王山等处,都有石窟寺或摩崖造像出现。(www.xing528.com)

明代虽然仍有小型石窟开凿,但已是开凿造像活动的尾声了。在山西平顺东南与河南林县交界处的林虑山麓,有宝岩寺石窟。

中国佛教石窟自公元3世纪至16世纪,前后绵延雕凿了1300余年,它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对于我们研究佛教史、地方史、绘画、雕塑建筑、装饰艺术乐舞、服饰、书法、中外文化交流等都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材料。中国的石窟艺术源自印度,又对朝鲜和日本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印度的阿旃陀、阿富汗的巴米羊,到中国的克孜尔,伯孜克里克、敦煌、炳灵寺、云冈、龙门,再到朝鲜庆州,这座座石窟宛如一串璀璨的宝珠,点缀着亚洲大陆,放射着艺术的光芒,它记录着人类交往的历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