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500年古树成禽鸟乐园

500年古树成禽鸟乐园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年树龄的大榕树,非常适合鸟儿们生活栖息,称得上是鸟儿们的“乐园”。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500年古树成禽鸟乐园

天堂指人们想象中的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年树龄的大榕树,非常适合鸟儿们生活栖息,称得上是鸟儿们的“乐园”。以此为题,既高度概括,又给人以轻松明快之感。现在就让我们循着巴金爷爷生动的文笔去“岛的天堂”浏览一番吧!

1.认识3 个生字,会写10 个生字。正确读写“陆续、白茫茫、纠正、榕树”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重点)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难点)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

①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②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

③白茫茫:形容一望无边的白(用于云、雾、雪、大水等)。这里形容河水宽广,一片白色。

④规律:原指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本课指船桨划水的声音有节奏、有节拍。

⑤茂盛: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

⑥不可计数:数,查点数目;计数,计算。不可计数是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形容数量非常多。

⑦垂:东西的一头向下。

⑧卧:躺下。

⑨缝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

⑩似(sì)乎:仿佛;好像。

⑪颤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⑫泊(bó):船靠岸;停船。又读pō,如“湖泊”。

⑬仿佛:似乎;好像。近义词:似乎。

⑭不禁:忍耐不住。

⑮静寂:与寂静意思相同。没有声音;很静。

⑯应接不暇:暇,空闲。形容来人或事情过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本课指鸟儿很多,眼睛看不过来。

⑰留恋:舍不得离开。

⑱的(dí)确:完全确实;实在。近义词:确实。

近义词

茂盛—繁茂 颤动—抖动 逼近—靠近 热闹—喧闹 仿佛—似乎

留恋—流连 不可计数—数不胜数 应接不暇—目不暇接

反义词

静寂—喧闹 茂盛—枯萎 兴奋—忧愁 清楚—模糊 天堂—地狱

①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红霞在天边。[句解:“热气已经退了”,体现了傍晚的清凉;“灿烂的红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开篇给我们一种亲切舒服的意境。]

②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③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句解:“一拨”让我们体会到了小船的轻盈;“缓缓地”“移去”又让我们体会到河面的宁静。这里交代了“我们”是划船去看“鸟的天堂”的。]

④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儿波浪。[句解:这里为我们展示了宽广、幽静的水上世界。]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句解:这句话运用恰当的比喻,把有规律的划桨声比喻成一支乐曲,给人留下美好的想象。]

第一部分(第1-4 自然段):交代了出发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当时的环境。

⑤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⑥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句解:写“我们”对榕树的株数产生争议,从侧面衬托出榕树的茂盛与强大的生命力。]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⑦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句解:“真是一株大树”进一步表现了榕树“大”的特点。这里为上面的争论给出了答案,承接了上一自然段。]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句解:这句话具体说明“不可计数”的原因——大榕树的枝上生出许多气根,这些气根直垂到地上,从泥土中吸取养分,这样使得大榕树更加硕大、茂盛,从而形成独木成林的奇特景观。]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句解:一个“卧”字准确、生动地刻画了远看大榕树的姿态。]

⑧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句解:“那么多”“一簇”“堆”说明了榕树叶子多,准确地表现了大榕树的茂盛。]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句解:这句话描写的是每一片叶子。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滴的感觉。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句解:这句话是作者对大榕树旺盛生命力的赞叹与喜爱。]

⑨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句解:这一句是作者对“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产生的怀疑,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第二部分(第5-9 自然段):写“我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

⑩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www.xing528.com)

⑪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⑫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句解:这里用到两个“到处”具体表现了鸟的数量多,叫声欢。]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句解:这句话用“大、小、花、黑”写出了鸟儿的不同颜色和形态;运用“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式,突出了鸟儿的姿态各异。]

⑬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句解:从大榕树上飞出的鸟儿太多太多,作者眼前捕捉到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这成群的鸟儿生活在大榕树上,营造出了热闹、活泼、自由、欢乐的环境。茂盛的大榕树,吸引了如此众多的鸟儿在此栖息,真是不折不扣的鸟的天堂。]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句解:这里作者采用点面结合的表达手法,以一只画眉鸟的情态展示了鸟儿们的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群鸟欢腾的壮观景象。]

第三部分(第10-13 自然段):写“我们”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群鸟欢腾的景象。

⑭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句解:“留恋”表达出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句解:总结全文。]

第四部分(第14 自然段):表达了“我”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之情。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美丽景色,生动地描写了傍晚大榕树生机勃勃的静态美和早晨群鸟欢腾的动态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点面结合的描写是写景文章常用的方法。

“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本文作者就是巧妙地运用了这一方法。如在描写群鸟纷飞的场景时,用到了两个“到处”和“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对群鸟活动的场景进行了总体的描述,使读者有一个整体感受,这就是“面”的描写。在此基础上,作者重点抓住一只画眉鸟,从姿态和叫声上刻画得生动逼真,这就是对“点”的描写。

我们在写作时要想做到点面结合,就必须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对景物的整体进行描写,然后抓住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细致入微地刻画。这样,所描写的景物才能既有整体感,又细腻、生动。比如:我们描写秋天的田野,首先要将田野里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进行概括描写,使读者先有一个整体感受;然后可以抓住玉米高粱、谷子等重点景物进行细致具体描写。这样就做到了详略得当,条理分明。

一棵大榕树就是一片大森林,鸟儿们是这里的唯一主人。走进鸟的天堂,那美丽迷人的南国风光扑面而来,生机无限;满树欢快的鸟儿,纵情歌唱。这树与鸟儿、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令人向往。愿我们能将这份美好珍藏在心底,热爱自然,热爱生命。

1.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参考答案: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大榕树,表示特定称谓。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看到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感到鸟儿们在此生活得自由、快乐,真的像是在天堂里一样。所以作者由衷地赞叹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

2.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

参考答案:作者傍晚看到的“鸟的天堂”指的是大榕树,没有见到一只鸟,通过静态美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第一印象。第二次作者亲眼看到了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看到了群鸟欢快地飞舞、鸣叫的场景,展现了“鸟的天堂”的动态美。

3.阅读链接

一片土,一棵树,一块田……它们使我的眼睛舒畅,使我的呼吸畅快,使我的心灵舒展。我爱这春回大地的景象,我爱一切从土里来的东西,因为我是从土里来的,也要回到地里去。

生命,无处不是生命。

——选自巴金的《筑渝道上》,有改动

参考答案:《筑渝道上》选自巴金的《旅途杂记》。在选段里,巴金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大地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而在《鸟的天堂》中,作者则通过展开对榕树和鸟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与赞美。虽然表达方法不同,但巴金对生命的“爱”仍然对我们有极具穿透力的感染。

名师点拨

1.作者共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

第一次是傍晚,鸟儿都栖息了,因此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

第二次是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热闹活动的情景。

2.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大榕树,是静态描写。(第7、8 自然段)

(2)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鸟的活动,是动态描写。(第12、13自然段)

(3)古人认为最妙的景色,要有其灵动之处,即有生命、有灵性。木讷的景色是不值得欣赏的。而这“灵”若是通过文字这一载体来表现,主要的手段就是写景时动静结合。二者是相互衬托,相辅相成的关系,以静来突显动的活力与灵动,以动来衬托静的柔婉与淡雅。

3.读第8 自然段,说说“照耀”一词的妙用。

“照耀”原意指“强光强射”,用在这里极传神地表现出大榕树叶子绿得鲜亮,绿得发光,绿得耀眼,让我们感受到大榕树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那不是绿色的光泽,更是生命力的熠熠生辉。

4.“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中的“似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这是作者对榕树生命力的一种感觉,并非真的如此。

5.这里的鸟有什么特点?

种类多、数量多、姿态多、欢快。

6.“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

“鸟的天堂”是说那株大榕树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

7.为什么课文里几次提到了鸟的天堂,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前四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最后一次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真像在天堂一样自由、快乐,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