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研究课题是课题研究中的首环,主题是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一个好的课题应该兼顾兴趣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兴趣性主要由学生来掌握,科学性和可行性却依赖教师的经验性指导。这三个原则缺少哪一个,都会给接下来的研究的持续性带来各种困难。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表格来帮助学生选题,如表6-1。
表6-1 学生选题问卷(www.xing528.com)
我们在学校中发现,学生在选题的时候,通常是依赖对过往生活经验的一些零碎的印象和记忆,来苦思冥想或清晰或模糊的兴趣点。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尤其是城市的孩子,因为感受大自然的机会较少和对周围社区和学校等生活环境的过于熟悉等,那些零碎经验记忆无法迅即转化为清晰的兴趣点,这也是常有的事。碰到这种情况,教师最好不要急于让学生勉强地确定下不感兴趣的兴趣点,而是可以主动带学生到户外去,有意识地去认识和体验以往非常熟悉的周围生活,当问题意识被带进选择过程中的时候,那些过往并不起眼的或者非常熟悉的环境和生活内容就可能悄悄溜进学生的头脑里,变成有待开掘的研究主题。这样的选择兴趣点的过程并不是非在确立新的课题的时候才进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经历中有意识地去记忆和选择研究题材,并有意识地列举一个兴趣点清单,当一个旧的课题完成的时候,就可以从这一个清单中选择出最感兴趣的兴趣点,作为研究的主题。并且,学生经历这样的长久训练,对生活和环境的敏锐性和问题感自然会逐步提升。
学生在确立研究主题的时候,经常是直觉性的,即是说,只是直觉性的一些兴趣点的列举。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提问“你是如何产生研究这个项目的兴趣的?”就是在帮助学生在所选择的兴趣点范围内提炼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来逐步构成课题研究的内容主体,并赋予这个课题以更深刻更精确的含义。例如,上海某所中学的学生提出要研究“交通”,对于一项研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粗糙宽大,没有视角和切入点的主题,它反映出学生对所研究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清晰明确的问题意识。此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交通”这个兴趣点上提炼出一个总的问题:怎样判断上海市的交通状况以及有什么样的改进思路?在这个总的问题下再分解出许多小问题,由这些问题来共同为“交通”这个大的主题提供相应的细致的研究框架。如果“交通”这个主题过于庞大,所提炼的问题都面面俱到的话,对师生的精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着可行性的原则,教师此时可以和学生从提炼的问题当中选择一个作为研究主题,并细致提炼为一个研究课题,例如,可以最终确定为“白杨路交通现状调查”这样的课题名称,通过聚焦一个小小的支点“白杨路”来映射一个大问题:上海交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