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开启了20世纪美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影响了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杜威的幽灵在美国课程中游荡,并在受美国课程影响的其他国家的课程中游荡,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实践上。”尽管杜威的思想在美国教育领域中几经沉浮,但它依然活在今天。至少从小布什总统执政以来美国的教育现实看,越是当美国的教育趋向保守的时候,人们就越强烈地缅怀杜威。
杜威的思想具有永恒的魅力。之所以如此,是杜威用宽容的胸怀和睿智的心灵谨慎地研究了教育思想史,提出了关乎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核心问题,并提出了他所处的时代所需要的教育方案。时过境迁,他的方案可能会失去效力,但他提出的问题是任何教育改革都无法回避的,具有永恒的效力。对活动课程而言,杜威提出了下列问题:(1)儿童的当下经验与学科课程的关系;(2)学校与社会的关系;(3)儿童不同年龄阶段探究活动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关系;(4)同一年龄不同作业类型(探究活动类型)之间的关系;(5)儿童探究活动的内在价值的欣赏和工具价值的比较之间的关系;(6)儿童研究的自由与教师的指导的关系;(7)儿童的探究天性与后天的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8)儿童的探究与成人或专业人员的探究的关系;(9)儿童的独立探究与合作探究的关系;(10)探究活动中认识与行动的关系;(11)探究活动中理智与道德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是任何活动课程所无法回避的。
就今天的活动课程而言,至少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对杜威的思想和实践做出超越:(www.xing528.com)
第一,把“疑难问题”和“意义问题”统一起来。诚如前述,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主要关注了“疑难问题”(problem questions)——从产生问题到提出假设再到通过主动实验来验证假设,但对人究竟该如何与世界和谐相处的问题——“意义问题”——关注不够。今日的活动课程应当以“意义问题”为核心并把“意义问题”与“疑难问题”结合起来。走出“为探究而探究”的格局,走向“为意义而探究的境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确立生态伦理意识,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走出工具主义和社会控制论,使社会建基于“主体间性”和“文化间性”,尊重差异,和谐发展。
第二,重新确立个人人格的独立性。诚如前述,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对个人人格的独立性关注不够,个人变成了社会有机体中的一个动态的因素。杜威把“民主的共同体”作为社会理想的,具有积极、进步的历史意义。但这个“共同体”中的个人不能被视为一堆心理机能。恰恰相反,个人人格具有独立的尊严与价值。真正的民主并不漠视个性差异,而是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和个性特长,并保证其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