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教学就是因此目的而在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四大板块的基础上新增的语文教学重要组成内容,是为了将原四大板块教学所习得的情感、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更好地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和安排。综合性学习教学对同样具有较强实践性、操作性和综合性的写作教学来说,意义更是不可低估,为写作教学设计搭建了综合性平台。
(一)为写作教学挖掘并丰富了资源和素材
从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教师开发课程资源,要求善于利用语文学科之外的、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资源必然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指向教学内容的素材性资源,如教材、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又有保证活动实施的条件性资源,如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但与条件性资源相比,即使是条件落后的山区,素材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话题和乡土资源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因此,素材资源在综合性学习中更有长远的价值。综合性学习利用资源的主要途径包括深度挖掘语文教材的丰富资源、有效融合其他学科资源和紧密结合家庭、学校、社会资源等。
综合性学习利用的这些资源也正是写作教学的资源,在综合性学习中所获得的这些学科知识、生活经历、社会经验、风土人情、情感体验、人生感悟等各类综合性材料正好为写作教学补充积累了写作素材,可以涵盖语言材料、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三项写作能力训练的积累要素。小学生的生活圈子本来就比较狭窄,各项写作积累相对较少,综合性学习教学正好弥补了这个短板,在写作教学、阅读教学、识字和写字教学积累的基础上拓宽了积累的渠道,挖掘了积累方式,丰富了积累资源。综合性学习教学对写作教学在积累上的最大效应就是综合资源和素材的积累。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以语文教材为基点,深度挖掘教材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有效利用,从中提炼有意义的综合性学习主题。家庭、学校生活中的语文问题,家乡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民风民俗,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都可以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资源。无论哪个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优势。例如,“搜集民间故事或民间歌谣”(语文出版社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在偏远的农村学校,更有条件开展。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广告就是很好的学习资源。广告耳熟能详,广告语中用了不少的修辞手法,可以让学生在看广告时学习语文;也可以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尝试写广告词。在不同地区,学校、老师只要愿意俯下身来挖掘周边的生活资源、校本资源和乡土资源,就可以探寻适宜当地学生开展的综合性学习资源。例如人教版低年级综合性学习设计方案就结合课文或专题,安排少量活动,特别是语文实践活动,以体现学习语文同生活的联系,以及学科间的沟通与融合。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挖掘可资利用的众多写作资源和素材,让学生大大方方地将其收入囊中,扩大平时积累的途径和方式,进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促进写作综合积累。例如人教版低年级教材结合课文或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实践活动系列,体现学习语文同生活的联系以及学科间的沟通与融合,达到了为写作教学挖掘并丰富资源和素材的教学效果。
(二)为写作教学拓展了训练和检验的平台
语文学科具有广泛的综合性的特点,语文的学习需要在一个广阔的天地里进行。语文教学不能只注重范文讲读,只围着课文转,让孩子死读书、读死书,割裂语文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语文学习不是孤立的、平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增加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目的就是要打破语文学习的封闭状态,要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活动,构建一个立体多维的语文课堂。综合性学习不仅拓展了学生学习的广度,也延展了学习的深度,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又开阔了眼界,实现了多角度的思考和学习。
因为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性质,它需要在广阔的学校、家庭、社会等三个层面提供的平台上进行教学,在这样的多时空平台,才能完成综合性学习能力的训练,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其他语文素养和能力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应用,同时进一步合成训练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语文素养和能力中比较重要的写作能力,具有相对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运用性,综合性学习教学多时空教学平台正好为此提供了相应的训练和检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有效地对写作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训练,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写作能力进行运用性的检验,这是其他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学科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联系。教师可以从语文学科出发,找到与其他学科的“接点”,设计研究课题。例如小学音乐教材上有“音乐与古诗”的专题,教师可以从中引导学生探寻“音乐与古诗的关系”,如古诗中以音乐为题材的作品,古诗中的节奏感、韵律感,可以引导孩子读古诗、唱古诗,以增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要有效融合其他学科资源,需要教师具备综合素养,熟悉各学科内容,才能融会贯通。还可以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例如梁艳老师设计的《我看见了大海》,仅从一篇单元课文出发,引导学生写读后感,交流心得体会。看似简单的“读写结合”训练,通过交流切实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真正实现了语文学科内的整合。例如人教版中年级综合性学习设计方案在低年级作法的基础上进了一步,每册各有两组,结合专题开展比较丰富的综合性学习。其中,综合性学习比较多地借助了“口语交际”“习作”两种形式来实现教学目的,这就恰恰在综合性学习这个平台上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也在这个平台上检验和强化了口语交际和写作教学的效果。下面就是教材中的一般做法:
“导语”中明确提出这一安排:一两篇课文后设“综合性学习”栏目,内容包括提示学习内容,提出学习要求;再学习两三篇课文后,设一个提示,主要起督促、检查,引申的作用。(www.xing528.com)
“口语交际·习作”围绕专题交流并用习作等方式反映学习成果。
“展示台”引导用多种方式展示此次综合学习的成果。
(三)为写作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愿望和激情
综合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种学习方式都要求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权者”。要使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就需要提供全新的课程组织形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出发点的,它创造了一个自然轻松、不受拘束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在真实的言语实践中,真切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力和机会,让具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沃土,一是它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学习的主体,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二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还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语文综合性学习还是动态的实践过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可以通过观察、调查、访问、查找资料,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权者”,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就是要激发学生参加的愿望和激情。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学习教学过程和方法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愿望和兴趣点,让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合作的一员。在群体参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表达力等能力,在此基础上养成“易于表达,乐于表达”的好习惯,体会到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乐趣,减少甚至逐渐消除对写作的恐惧感和厌恶感。喜欢新奇事物本是小学生的本性,而在作文中体现创新意识的火花正是写作的最高境界。另外,小学生也特别喜欢在实践体验和活动参与中学习写作,而写作本就是一项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心智活动。因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体验,所以能有效吸引学生乐在其中,并在其中激发学生说话、听话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的良好写作习惯。
综合性学习是开放的。《标准(2011年版)》仅提出了教学活动的建议,并没有对学习内容和形式一一列举,这给老师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综合性学习可以随意拓展,变成一个个单一的、没有联系的学习活动。语文教材为综合性学习提供了一些范例,也提供了主题。教师不必按部就班地讲授教材,但也不是要完全抛开。例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体现童话学习的乐趣,这给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一些思路。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从语文教材中来,前面几篇童话作品可以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其他单元中,也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再如人教版高年级“综合性学习”安排就呈现出如下特点:
“综合性学习”一般每册安排两次,一大一小。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参与性、实践性、选择性、自主性强和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在其中讲、演、写、听,寻找参与的快乐,体验说写的成功感,抓住一切可资利用来激发学生表达和写作愿望与激情的有利资源及因素,达到我愿写、我想写的教学效果。
而大综合单元完全是另一种编法,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的思想。采取激趣并明确学习要求、提出活动建议、给出阅读材料、用适合的方式表达学习成果、交流与展示学习收获等编排程序,围绕专题,放手让学生订计划、搞活动、表达学习成果、展示学习收获。第五组“遨游汉字王国”,通过综合性学习,在了解汉字的基础上,激发对汉字的热爱,同时培养查找、搜集资料的能力,增强写规范字的意识,并为纯洁祖国的文字做点实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