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均有影响。任何学科学习,均可培养学生一定的学习习惯。作文学习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影响与作用更为深远。
(一)有意识观察的习惯
从作文的思维流程看,首先得从客观世界,即从周围的生活中摄取信息,也就是通过观察来感知生活,选取作文材料。成功的作文训练,关键在于教会学生有意识观察生活的方法,从而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学生在这个认识过程中,体会到有意识观察对写好作文的意义,就会主动在生活中去发现富有新意的题材,养成有意识观察的习惯。
例如,李刚和其他几个小伙伴一起玩,看到一家新开的铁匠铺,老师傅打铁时专注的神情,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吸引了他们。事后,李刚在日记里记下了这些内容,并再次去观察体会,写出了《新开的铁匠铺》这篇富有情趣的优秀作文。而其他几位小伙伴,却未把此事放在心上。这说明,李刚已具有有意识观察的习惯。
(二)比较材料的习惯
成功的小学生作文,不是一看题目想到什么材料就开始写。这种“拾到筐里就是菜”的选材方法,不是与题目不符,就是材料不典型,不能充分表现主题。学生应当根据题目的要求,尽可能较多地铺开有关素材,然后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这就是思维选择性的训练。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养成比较思维的学习习惯。
例如,李刚在写《我的小伙伴》时,先罗列出自己的八个小伙伴。再在每个小伙伴后写出其明显的特点及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材料。然后,通过比较哪个小伙伴的特点是最值得赞扬并有情节可写的,最后他决定写张昕爱画画的特点。他集中回忆有关张昕学画的材料,再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最能体现张昕学画的两个事例。把这种思维过程运用在每篇作文的选材思维中,有利于培养善于比较材料的习惯。
(三)多向构思的习惯(www.xing528.com)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顺向发展到逆向,甚至是多向,以此反复地进行。这种思维发展的训练,为作文的选取材料和谋篇构思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选取材料和谋篇构思中,均需要根据作文题目的要求,考虑用哪一个材料,从哪一种思路去表现中心;或根据手头拥有的材料,考虑用哪几种思路去表现哪几个中心,写哪几类作文题目。这样的作文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养成他们多向构思的习惯。
例如,在一次野炊活动中,李刚就以活动中的情节为基本材料,写了《记一次野炊活动》;以活动中学习烹调技术,写了《我学会了烧菜》;以活动中两位原来有意见,互不理睬的同学合作烧菜为主要情节,写了《他们和好了》等数篇作文,这显示他已养成了多向构思的习惯。
(四)一气呵成的习惯
成功的作文应该是获取了丰富的作文材料,审清了题意,安排好了结构,或理清了思路才开始动笔的。因而,其下笔成篇的过程必然是一气呵成的,做到笔头尽可能跟上思路,即使有不会写的字词,也不要停下来使文思中断。这样的文章才能前后连贯,融于一体,要是“一步三回头”,写写停停,说明未曾精心构思。因而,成功的作文,必须要进行一气呵成的训练,促进思维的敏捷和流畅。例如,李刚同学每次写作文,就是在充分准备材料、深思熟虑的基础上,一气呵成,然后再回过头来认真、细致地推敲和修改。因此,为了加强作文能力,必须养成这种一气呵成的习惯。
(五)读读改改的习惯
成功的作文,最后的一步是要认真地修改。修改要认真、细致,斟词酌句,反复推敲。例如,李刚曾三次修改《小保姆》,他的每篇作文至少都修改过两三次。这说明要写出优秀的作文必须养成读读改改的好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