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小学生学习各门功课,获得各类知识技能,都要体现这一教学原则:即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巩固所学知识,熟练已学技能。作文教学更需要贯彻这一原则。
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与其他各科学习能力的形成比较,相对来说难度较大。难在制约因素多,它要受到生活经历、知识基础、认识水平、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等因素的制约。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作文的操作性尤其要强,每次训练就要作一篇文章,考查也要作一篇文章,而不是仅仅解答有关知识。因而,练习就显得更为重要。指导与练习结合,在指导作用下,强化学生的练习操作就成为最重要的教学原则。
指导与练习脱节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表现在作文练习全过程的指导中。前面谈及,小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制约因素很多,那么,学生形成能力的练习涉及面也很广泛,指导就应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上。例如,学生写作文的材料之获取,与学生生活经历之丰富、认识水平之高低有关。如果教师在这方面的指导不够,学生就会感到作文无材料可写或写不具体。又如作文的修改评析,应是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教学上这一环节放弃指导或缺乏练习安排的情况普遍比较严重。
另一个指导与练习的脱节表现在一味强调多练,放弃指导。不少教师认为学生作文必须多练,才能熟练掌握技能,这是有道理的。但是多练也要适度,多练必须有教师的指导。有的教师一周一篇作文,一天一篇日记,再加上结合语文教材进行小练笔、小作文。结果,教师没有时间与精力指导,也不加以精细批改或指导学生自改自评,仅是批上个“阅”字。久而久之,这种多练既加重了学生负担,使学生生厌,又不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作文能力,这就是指导与练习脱节的表现。我们必须注意,要适当让学生有多练习作文的机会,但每次练习都应把老师的指导贯穿于全过程,只有到了学生已掌握了作文的综合能力(一般体现在少数高年级基础较好的学生身上)的程度,才可让学生自行练习,提高自己作文的能力。(www.xing528.com)
关于个别指导,这是一个新的探索。个别指导是相对以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指导而言的。作文教学的个别指导在教学目标上,应与根据教材进行的集体指导一致。但个别指导下的作文,一般来说,总比集体指导下产生的作文质量高。具体表现为:内容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形式符合各类文体要求。
个别指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容,一个是形式。学生的生活应该说是丰富多彩的,他们从社会和自然各方面接受各种信息,时时会遇到富有情趣、拨动他们心弦的事物,从而萌发表达欲望。但班级集体指导下的作文命题,总是带有共性,很难满足学生这些表达的愿望。正如有的学生所言:“老师命题的我们写不出,我们想写的老师没让写。”所谓个别指导,就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这些“想写”的内容,指导其“写不出”的内容。几名学生共同经历的,指导几名学生写;一个人经历的,则指导这一个学生写。学生在这样指导下写出的作文,内容上必然具有个性特点,学生兴趣也足,都会产生这样的体会:“真没有想到,这件事也能写作文?”“这次作文,我觉得最好写,最有劲。”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富有个性的材料,具有真切的感受,富有鲜明的儿童情趣的材料,及时加以指导,让学生练习作文。实践证明,这种指导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表达技能,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