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座小桥往左是方师傅家,方师傅的家在一片林子后面,不走近是看不见的。见到方师傅本人,一件象牙色长夹克,一副眼镜后面肤白细腻,怎么看都不像竹器师傅,倒像教书先生。他笑说自己读到四年级就碰上了“文革”,好在儿女读书成器,一个川大,一个华中科大。
方师傅起初并不做茶筛,作为篾匠,同时也是茶农。方师傅也如其他茶农一般,将鲜叶或毛茶卖给茶厂。1997年东至国营茶厂关张,自营茶厂的人找到方师傅,要求制作茶筛。没有做过茶筛的他只好参照当时茶厂里江西师傅制作的茶筛。得益于师傅传授所学,比一般乡民自学自制要系统扎实,加上作为职业篾匠,他也曾到处游走,客人需要什么就要做出什么。更重要的是,曾在祁门游走制作,当地使用的米筛跟茶筛很类似。因此,方师傅试做茶筛,得心应手,一做便成。
方师傅老伴说:“在上海带孙子,一有人给他打电话要筛子就跑回来给人做。”语气中骄傲抱怨各占一丝。方师傅的对应简单实诚:“我想着有筛子,茶厂做茶方便,茶农才能有收益嘛。”
与竹器制作相比,种茶所带来的收入更高。如今种庄稼的人少了,作为农业生产工具使用的很多竹器越来越少被使用。方师傅现在只按需订制竹器。茶厂订制一套茶筛一般十个,三个抖筛,七个手筛。手筛面积较抖筛小,是全靠手力控制的筛子。抖筛要借助一根吊绳挂住茶筛的一头,另一端用双手抓住,脚力抖动控制。
方师傅制作的茶筛抖筛为7孔、8孔、9孔、9孔半、10孔、11孔、12孔,手筛从3孔到12孔,多达近20个,筛号数字越大的越细密。完整制作一套需花一个月的时间。编织时用钢尺边量边织,编织好筛面后,箍在事先制作好的筛围上,这一步尤其困难,既要兼顾整个筛面的紧绷,又要防止固定过程中篾条的位移。方师傅制作的茶筛紧绷板正,拍起来像一面鼓,筛孔匀齐规整。筛围用竹子下部最粗壮结实的部分制作,打磨得光滑,有一定弧度,手握起来适手又省力。(www.xing528.com)
虽然家门前的两面山就能取到材料,但春夏两季方师傅一定不接活。到了秋冬季竹子内部干燥,外界也相对干燥,做好的竹器经日晒风吹干透了,不生虫也不发霉。
从方师傅家再往里走,是两座山的夹角,山不算高,眼前看得见的茶都是他家的,茶园间种有一些竹子和杂木。方师傅泡了自家的绿茶,一种不同于在祁门喝到的香气,是极好的茶,喝完还想续杯。
对工夫红茶的非遗保护全在手工精制,而茶筛作为手工精制的重要工具在祁门是那么不易找到,实在让人吃惊。若无茶筛,祁门工夫红茶之手艺就没有了必备工具,可能就成了非遗手艺传承的隐患。
1、2拉篾条。
3还未完工的茶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