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祁门随处可见茂密的山林中散落着一小块或三五行茶树。这些茶树大多分布在两个山坡交汇处的山坳里,当地人称之为“两山一坞”。
山坞里种茶是有讲究的。首先,无论山体走向如何,两侧的山坡都能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减少太阳对山坞里茶树的直晒时间。其次,两侧山坡竹木密布,积有厚厚的落叶层,腐植质丰富;下雨时,雨水携带着腐叶和养分沿山体流下,汇积于山坞,给茶树带来原始的有机肥。再者,山坞里水汽易凝结而挥散慢,起到保温保湿作用。可以说,每一个山坞都能形成一个较适合茶树生长的小气候。正是这微弱的小气候环境,使得山坞里的茶与山坡上的茶在品质上多少有些区别。
总体来说,山坞里的茶树长势较好、芽叶持嫩度高、叶片翠绿肥厚;而山坡上的茶树长势较缓、叶片偏黄欠厚实。当地人或许意识到这个情况,又或者只是出于种茶采茶方便,大多都把茶树种于山坞处,形成了当地人称为“两山一坞间一窝窝的茶树”。
石迹源村的茶树大多分布在山坞与山坡间。该村茶叶品质好还有一个原因是海拔高。一个85后小伙子是我们此行的向导。他说石迹源村偏远,海拔高,最高的种茶处海拔六百多米,从村里步行至少三个小时才能到;村子不大,绝大部分是吴姓人家,村里的吴氏宗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保存完好,至今还在使用着……
穿过村子沿着蜿蜒的石头路往山上走,几分钟后就进到山腹里了。前些年没有通公路时,石迹源的村民就是通过这条石路去到历口镇与外界连接的。
比起沿路看到的山,这里的山更高更陡,植被种类繁多高密,遮阳效果也更好。走到山坞里时还不到下午两点钟,有些茶地已经晒不到阳光了。许多茶地靠近溪流,水汽充裕得似乎都过剩了,茶地里长满了喜湿喜阴的大灰藓,厚厚地铺在地面上,摸上去蓬松绵软,还零星点缀着些其他花草。
喜湿怕涝的茶树在如此阴湿之地居然长得健壮挺拔,也是有理可探的。这里的茶地土壤深褐肥沃又掺杂许多碎石粒,增强了土壤的透气性,不至于积水;覆盖其上的大灰藓并没有根系长入土壤中,只是铺在地表靠吸食外界水分生长,不会与茶树形成养分竞争关系,相反还起到水量调节作用。雨季水量充裕时,大灰藓大量吸水用于自身生长,减少雨水浸入土壤,可谓“防涝”;秋旱时,最先被蒸发掉的也是大灰藓自身储存的水分,然后才是土壤里的水,可谓“保水”。大自然是个完美的工程师,这里每一块石头、每一种植物的存在似乎都是它精心设计和安排的,让整片茶地一年四季都散发着勃勃生机。(www.xing528.com)
沿溪走了许久,开始转向上山的小路。山坡一个连着一个,穿过竹林、松林、杉树林,山坞和缓坡处陆续出现一些茶树,终于在快迈不开脚时到了预期的目的地:一块海拔600米的茶地。
即便在同一山区种植相同的茶树品种,因生长环境的一些差异,茶树的长势、形态也会大不相同。溪边山坞那些茶树主干粗壮挺拔、枝繁叶茂,叶片宽大肥厚有隆起,叶色深绿光亮;而山坡土质欠肥少水,茶树枝干细、分枝少,叶片细长平薄,叶色偏黄绿。其实从茶地里生长的其他植物也能看出环境的差异,溪边茶地里满满当当地铺着各种喜湿植物群;而缺水的山坡上许多杂草已经枯死,只有一些耐寒耐旱的小野葱半黄半绿地顽强活着。
坡顶一个用杉树皮和圆木简单搭造的三角木棚已经有些破败。木棚是村民用来暂时晾放鲜油茶果的,待油茶果风干裂开捡出茶籽挑回去榨油。祁门山多田少,村民为了生计要到离家很远的山林种茶、种树、种玉米,因为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往返的路上,就搭一个木棚暂住到把地里的活干完再回家。只是现在村里人都到外面发展了,再也没有人来这么远的地方种东西了。
下山的路并不比上山轻松,泥路细窄又铺满松针落叶,更容易滑倒。空手走着都觉步履维艰,很难想象村民每年无数次在天未亮时就从家里出发,浸着清晨的寒雾往深山里去操持农活,然后再背着几十斤的茶叶或肩挑百来斤的茶籽往山下的家里走是何等的艰辛。
从降上望向山下远处,水库就在群山环绕的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