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危机后全球量化宽松政策对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的效应

金融危机后全球量化宽松政策对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的效应

更新时间:2025-01-13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改变此局面,2009年5月7日欧洲央行正式宣布推出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央行共进行了两次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旨在为担保债券市场注入近千亿的流动性,以缓解银行部门长期融资难题。此时,担保债券市场一片混乱,几乎完全丧失提供流动性功能,此时欧洲央行沉着应对,果断推出第一轮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

金融海啸的爆发引起全球资本市场恐慌,经济的不确定性连番推高政府债券收益率,从而导致机构担保债券市场失去了吸引力,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为了改变此局面,2009年5月7日欧洲央行正式宣布推出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

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简单地说,就是央行直接插手担保债券市场,从初级市场或二级市场购入在欧元区发行和流通的有担保债券,而担保债券市场正是欧元区银行部门长期融资的主要来源,危机中已经基本停滞。欧洲央行此时使出这招可谓一箭双雕,不但可以援助银行部门获取更多的流动性,而且还能直接从二级市场上购入部分欧元区重灾国国债,降低欧元区成员国国债收益率。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央行共进行了两次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旨在为担保债券市场注入近千亿的流动性,以缓解银行部门长期融资难题。

1.第一轮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效果分析

2009年7月,欧洲央行开始进行第一轮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直到2010年6月底结束。据统计,在第一轮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中,欧洲央行总共购入的担保债券金额达600亿欧元,买入债券种类达422种,以2010年6月计算,债券到期期限为3~7年,平均到期期限为4.12年(孔炜,2012)[12]。为了使已注入的流动性长期有效,欧洲央行毅然决定将持有所购入担保债券持有至到期。

如图5-9所示,次贷危机爆发之前,虽然欧元区每月担保债券发行规模波动较大,但总金额保持在300亿美元左右,并且不管发行规模怎样变动,银行都能在担保市场上获得较大的流动性,反映欧元区担保债券市场运行通畅程度的欧元担保债券指数此时也保持在低位水平,表明此时欧元区担保市场正常运行。2007年中期次贷危机爆发,欧元担保债券指数开始向上攀升,直到2008年初,全球金融危机步步逼近,担保债券市场开始明显出现危机的苗头。从3月到11月,担保债券月平均发行量还不到200亿美元,担保市场通过大型发行担保债券融资的比例也大幅度下跌,欧元担保债券指数也急剧攀升,由危机前的接近为零到2008年9月暴涨到170点,令人惊骇不已。此时,担保债券市场一片混乱,几乎完全丧失提供流动性功能,此时欧洲央行沉着应对,果断推出第一轮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

2009年5月欧洲央行宣布出台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的决定后,市场很快做出反应,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欧元担保债券指数下降了30点,2009年7月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正式实施后,欧元担保债券指数再次迅猛下坠,在接下来两个月的时间里连续下降60点,担保债券市场通过大型发行担保债券来筹备资金数量也有了显著回升。从这可以看出,第一轮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可谓对症下药,立竿见影,对于恢复担保债券市场功能起到了明显的作用。(www.xing528.com)

图5-9 欧元区资产担保债券发行量和欧元担保债券指数走势图

数据来源: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October 2009.

2.第二轮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效果分析

2011年10月6日,为了有效抑制欧债危机持续恶化,欧洲央行宣布开启第二轮担保债券购买计划,购买额度为400亿欧元。但是第二轮担保债券购买计划的执行并不成功,由于当时三年期LTRO也在进行当中,银行部门更加倾向于通过提供期限更长、流动性更大的再融资来获得资金,因此在该计划到期时,完成的额度也不到预期额度的一半。

总的来说,欧洲央行一级市场买入担保债券,有利于鼓励债券多发,为担保债券二级市场流通交易稳定基础;在二级市场进行购入操作,可以加快已发行债券的交易速度和频率,有效改善债券市场流动性和深度。两轮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的实施,尤其是第一轮购买计划,迅速降低了欧元区担保债券市场利率,减小了银行部门长期融资成本,活跃和改善了欧元区融资环境,极大地疏通了欧元区私人债务证券市场融资渠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