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政策操作机制创新实现

货币政策操作机制创新实现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项非常规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直接跳过传导机制,对操作机制进行了很大的创新,其中主要包括创新了操作方式、更改了操作角色、拓宽了资金来源和扩大了调控范围等方面。这些货币政策的国际合作避免了金融危机在全球大规模蔓延和向实体经济扩散。

货币政策操作机制创新实现

传统货币机制是以改变基础货币数量,经过中介目标因子传导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破坏了中介目标因子,使传统货币政策无效。作为一项非常规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直接跳过传导机制,对操作机制进行了很大的创新,其中主要包括创新了操作方式、更改了操作角色、拓宽了资金来源和扩大了调控范围等方面。这些在操作机制上的创新对刺激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激进式注入流动性

按常规思路,当经济体出现流动性困难或经济衰退时,政府首先考虑的是传统货币政策,即通过调节市场利率间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稳定经济。而事实也是如此,格林斯潘时代,每当经济出现不利状况时,美联储就通过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等传统货币政策来进行宏观调控。然而,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当传统的货币政策收效甚微时,美联储跳过市场利率间接传导渠道,采用了比较激进的方式直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即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所以称为非传统货币政策,是因为它突破了传统的救市方式,摒弃改变货币价格转而通过改变货币的数量,大胆地向市场中注入流动性,来影响实体经济,可谓是给脆弱的经济下了一剂“猛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资产负债表的作用与传统货币政策不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改变了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结构,而传统货币政策则没有引起根本性的改变。

2.操作角色创新

美联储作为中央银行,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一样,具有“银行的银行”功能,同样履行着“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即它一般只贷款给银行,并通过银行来进行宏观调控,进而影响实体经济。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摧毁了金融系统,破坏了中间传导机制,银行惜贷现象普遍存在,即使降低利率至零也无济于事,这样就使得美联储无法再通过银行体系来传导其政策意图。与危机前不同的是,为缓解流动性危机,美联储行使了融资功能,大规模购买私人资产并向金融机构提供直接贷款,而这项职能一般由金融机构来承担。因此,它创新了中央银行“第一贷款人”的角色,对整个金融体系和经济实体的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www.xing528.com)

3.货币政策操作资金来源机制创新

2008年上半年,美联储为应对流动性紧缺问题,通过置换政府证券等优质资产的融资方式向市场个体提供流动性。随着金融危机加深,美联储通过抛售政府债券直接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美联储库存的债券毕竟有限,同时又不能向财政部融资,为了满足大量的资金需求,美联储创新了融资渠道——设立补充融资账户。具体操作过程是财政部通过发行国债所筹集到的资金,全部存于该账户给美联储独立使用。这样美联储就可以通过较少的基础货币投放完成宽松政策,这对于稳定通胀预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国际相互协调

在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任何程度的金融危机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对其他经济体产生链条反应,即“溢出效应”。当金融危机爆发后,仅依靠危机爆发源国家采取救助措施是不能阻止危机的蔓延与深化的,各国只有积极地进行货币政策的操作协调与合作,才能实现危机管理效果的最优化。次贷危机爆发后,与日本2000—2006年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独自行动有所不同的是美联储采取了国际相互协调的政策操作措施,积极与欧洲中央银行、瑞士银行和英格兰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逐步扩大合作的中央银行数量。除此之外,还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相互协调,如与其他国家多次协同加息、号召20国集团多次召开金融峰会,并通过其他多种机制安排,加强各国的金融危机应对能力。这些货币政策的国际合作避免了金融危机在全球大规模蔓延和向实体经济扩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