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性预期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理性预期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你不可能在长期中欺骗所有的人”,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到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博弈。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不管政府或央行采取何种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公众总能预期到该种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后果,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使之无效,即只有出乎公众预料之外的经济政策才会影响经济周期,这就是所谓的“政策无效命题”。因此,央行应将保持币值的稳定作为实施货币政策的目标,而且应向公众承诺这种货币政策的可信度。

理性预期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理性预期理论指出当事人会根据完全信息判断未来的经济形势并做出经济决策,扩展了对新古典经济学理性经济人行为的分析,是完全理性假定之下所做出的关于人的经济行为的新的理论分析,为新古典经济学做出了新的贡献。它主张听任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反对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国家干预。由于“你不可能在长期中欺骗所有的人”,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到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博弈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不管政府或央行采取何种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公众总能预期到该种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后果,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使之无效,即只有出乎公众预料之外的经济政策才会影响经济周期,这就是所谓的“政策无效命题”。如图1-2所示,当央行宣布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后,正向的需求冲击使AD 1向右移动到AD 2,预料之外的政策使得AS 1保持在原来位置。假设当事者掌握所有的信息,他们会预测到价格水平的上涨,因而企业会使相关商品的价格上涨,工人则要求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对政策准确预期形成的需求冲击使得AS 1向左移动到AS 3,导致实际产出不变而价格水平上升。因此,央行应将保持币值的稳定作为实施货币政策的目标,而且应向公众承诺这种货币政策的可信度。

图1-2 加入预期的AD-AS分析(www.xing528.com)

随着理性预期学派的兴起,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们开始重视预期在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采纳了部分理性预期理论的思想,对原来的凯恩斯主义理论进行了修正。他们认为,由于长期劳动合同和交错调整的工资等因素的阻碍,工资和价格水平具有黏性,并不会迅速调整到市场出清的水平。因此,预期之内的政策也只能使图1-2中的AS 1向右移动到AS 2,即货币政策的操作会在短期内对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并不是完全无效。但新凯恩斯学派也强调,预料之外的货币政策比预料之内的货币政策有着更强的效果,公众的预防性措施在经济政策的制定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