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联邦政府探讨成果

世界联邦政府探讨成果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行建立世界政府的运动在西方由来已久,20世纪前半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运动尤为盛行,当代也有西方政客学者不断提议探讨。为防止这种大规模多国卷入的类似侵略战争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920年成立了一个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组织,简称“国联”,号称现代第一个政治国际组织。世界政府运用国际司法程序裁判国家争端,垄断军事全权。

世界联邦政府探讨成果

余天休是实践主义者,他提出一个理论,必将视看是否可以付诸实施,贯彻他“合适之动”的哲学。为落实世界各族齐一的思想,余天休设想建立世界政府,这是他学术中的一个创见。余天休1960年代所著英文未刊稿《世界联邦政府:从国际困惑到世界联合》由胡余锦明女士提供给北京大学社会学谢立中教授主持翻译,2008年出版发行,这篇文章系统地阐述了余天休对各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对策思考与展望。

在此文中余天休先论述了国家的特征、法权,从国际法、国际条约和战争外交方面阐释国际关系,提倡国际合作与国际联盟联合国类似的组织,进而阐述建立世界政府。他认为世界政府的性质应是具有实权而不是虚位的政府,譬如世界政府拥有治安军队,发行世界货币,建立世界银行国际贸易、国际航空、国际电视、国际邮政等公司,颁发国际旅行通行证、国际职业证,经营世界文化公司,举办世界展会、建立国际税收体系等。世界政府可以行使地球外星空间、南北极、公海领域、托管领土的主权。每位公民均是联合国的世界公民,具有世界公民所具有的普遍权利,世界政府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自由权利,世界公民权利得到联合国宪章和世界联邦宪法的保护。为行使世界政府的功能,需建立世界议会,议会代表按人口或领土比例分配,世界政府的总统和副总统由世界议会的选举产生,一届一年,连选连任,但不能超过两届。建立世界高等法院和地区分院,处理国际争端,用法律而不是战争的手段维护世界和平[24]余天休构想的世界政府具有实权,体现在诸多方面,世界政府的实权从现在每国政府所不能管辖以及各国需要联络的空白领域中产生,世界政府的组成按照各国民主原则予以组织。

世界政府是一种设想而非现实,以当时的局势看,在达致世界政府的道路上路途遥远,余天休对此了然做了说明。历史上也有人发起过建立世界政府的倡议并开展了相关运动,主要在“二战”后,其中不乏历史名人(详见以下关于世界政府的运动踪溯)。余天休作为侨民后代,有着多年移居国外的经历,希望侨民利益和基本权利受到保障,不被所在国侵犯,对于世界政府的设立余天休具有特别的感受,他早期就关注到西印度群岛和其他各地的华侨,著文介绍在这些区域华人的生活情况。[25]建立世界联邦政府可视为一位知识分子政治理想,表达出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期望,是我国儒家大同思想的某种延续和在现代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世界政府不被一些国家和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人类还是有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永久和平。现在世界问题不断增多,如环境污染、恐怖组织、病毒流行等,一个国家的问题也是世界问题,如果不同国家和民族能够相互沟通,在圆桌前谈判协商,各抒己见,提出共同的解决办法,共同行动,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人们都希冀这个世界和地球不再发生战争和争斗。

附:“世界政府”的运动踪溯

当今世界主要以国家单元划分的形式存在,各国具有国家主权,并以此设立本国政府,全世界的人们有没有可能统一在一个政府的辖制之下,这个政府管治着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事务,这种观念被称为“世界政府”观念。推行建立世界政府的运动在西方由来已久,20世纪前半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运动尤为盛行,当代也有西方政客学者不断提议探讨。如何认识西方谋求“世界政府”的意图,在促进人类和平的道路上,世界政府能否发挥推行者所认为和想象的作用,有无其他路径,比如文化包容多元作为促使人类永久和平不再发生暴力战争的更可靠方式,这些是我们探讨的主题。

世界政府的理念及推行建立运动在西方可以回溯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两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社会的固有顽疾弊端,每次战争都给人民造成难以想象的浩劫和灾难。为防止这种大规模多国卷入的类似侵略战争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920年成立了一个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组织,简称“国联”,号称现代第一个政治国际组织。国联分创始国和非创始国,是国家间松散联合的范例。尽管出席国联的代表各自代表自己国家的政府而不是国际联盟,没有成员国的正式批准,联盟一切机构签署的协议无效,但在国联成立的过程中,旨在督促国联建立的“促进和平联盟委员会”议定了一项方案:各委员国代表联合组成世界议会,议会依据惯有的多数原则制定法律,法律一经通过即成为各国遵守的国际法,这个方案被看作是“世界政府”构想的雏形。国联创立者美国总统威尔逊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由各国政府代表参加国联大会是不够的,希望平民和工人阶级也参加,借此扩大国联的阶层代表范围。

国联没有阻挡住世界大战的再次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尤其是欧洲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创伤,这一旷日持久的战争使欧洲如久病的病人元气难以恢复。一些学者思考如何建立真正有效能的世界机构来遏制战争。英国著名哲学家赫伯特·罗素认为必须成立世界政府,这个政府应具有控制全世界军事的权力,主要方式是通过国际协定或国际集团来设置世界军事运行机制,各国军队削减。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同样基于世界大战的危害,提出世界政府是人类问题唯一可能的解决方法。他强烈呼吁杀伤力极大的原子弹的秘密应该交由世界政府管理,只要国家单位还保持武力尤其是武器,新的世界大战就几乎无法避免。世界政府运用国际司法程序裁判国家争端,垄断军事全权。[26]罗素与爱因斯坦共同签署了一份《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宣传他们的主张,由于两位的巨大影响力,其观点在全世界掀起波澜。

埃默里·里夫斯(Emery Reves)是当时有名的政治评论家,著有《和平的剖析》一书,一度风靡全球。该书阐述了世界和平的途径唯有将无限的国家主权诉诸世界合法机构方能实现,这一机构依照法律而不是强制性条约进行管理。该书抒发了这样的观点:只有国家主权消失,才能维护世界和平,一切战争的起因,都是由于有独立主权国家存在的结果。里夫斯甚至不满意现有的联合国组织,认为联合国旨在维护国家独立,迟早要消失。他说世界政府的成立是如此必要,虽然现在的人看起来会感觉匪夷所思,但设想当地球遭遇到其他星球的不明威胁和攻击时,那么地球上的居民肯定会自发地联合起来,而将那些可笑的国际纷争抛之脑后,不惜将自己置于世界法律的统治下。[27]里夫斯属于世界政府论的激进派,炮制出国家主权和联合国都不如世界政府功能强大的舆论,爱因斯坦等人的观点原型主要出自他,里夫斯初步整理归纳了世界政府的理论。

在原子弹造出及试验时期,世界政府论调喧嚣尘上,世界政府运动由此达到顶峰。人们纷纷表示,像原子弹这样危害极大的武器应该交给世界政府管理,各国不得自行制造,而世界政府在当时指的就是联合国,将联合国改组为世界政府的观点引起了广泛兴趣和争议。联合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机构,由于联合国在终止世界大战中起到了明显作用,有人据此将和平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联合国组织上,呼吁支持赞同联合国的工作。而另外有人针锋相对,认为联合国的发展只会强化国家主权,对世界政府的建立极为不利。反对联合国的代表1945年10月召开了都柏林会议,有来自各国的50位代表参加。这次会议提议了两个报告:一个是多数人报告,表示对现在的联合国和联合国宪章不满,要求建立世界联邦政府,成立世界立法大会和行政机构;另一个是少数人报告,只有5个代表签名,这个报告要求美国领先一步联合民主自由国家,组建世界政府核心联盟,其目的在于对付苏联,少数报告没有被通过。由此联合国成为世界政府创立的关键

赞同联合国在世界政府建立发挥重要作用的组织影响较大的有1945年美国一些科学家、法学家组成的“美国世界政府联合会”,这个联合会的宗旨在于推动起草联合国宪章,从而为建立世界政府作准备。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新亚里士多德派在校长哈德钦的带领下,成立了世界宪章草拟委员会。委员会讨论计划将全世界分为9个区:欧洲区、欧亚区、大西洋区、哥伦比亚区、非亚区、非洲区、印度区、大亚西亚区、澳洲区,每区提三个候选人,竞选世界联邦主席,每一选区选出参议会,参议会下设防卫院、大法院。联邦大会由各选区每一百万人选出一人的办法派出代表,每三年举行一次为期三十天的会议,讨论世界事务。1946年3月召开的洛斯林大学会议进一步提出在联合国宪章的基础上拟定世界宪法,世界宪法为各国遵守的根本大法,认为应该充分利用联合国,联合国为世界政府的前期机构,联合国在走向世界政府的路途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www.xing528.com)

还有一些组织,如“国际联盟同志会”也相当拥护联合国,其理由是世界问题已经不是政治问题而是经济社会问题,因此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联合国机构和框架内得到解决。这里姑且不论他们的理由是否充足,可以明确的是他们的目的是反对任何修改联合国宪章的决定,修改宪章会使联合国性质改变,联合国应该更为加强。1947年2月,统一世界联盟主义者协会在美国成立,其宣言为:我们相信,只有在一个世界联邦政府下方能建立与维持世界和平,这一世界联邦政府是非常普遍而强大的,足以阻止国际间的武装冲突,并且对其权限内的事件具有直接管辖的权力。他们同样不认为应该抛开联合国重新开始,赞同联合国促成世界和平的努力,主张将联合国改组为世界政府,爱因斯坦、作家莫拉都是这个协会的成员。美国通过向总统签名提议、各州立法、选票复决、世界政府周运动、研究会、民意测验等方式不间断地推行世界政府运动,引发人们对世界政府的持续热情和关注。

欧洲国家开展的世界政府运动比美洲声势还要浩大。与美国众多学界民间性质的世界政府推行组织不同,欧洲政治家倡议为建立世界政府作必要准备。1945年11月23日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在下议院演讲,倡议由世界人民直接选举议员,成立世界议会,加强世界问题立法。欧洲也有各类相关组织,“世界共和国协会”是其中之一。1946年10月,世界共和国协会在卢森堡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决定成立两个组织——世界联合政府的世界运动和欧洲世联运动者联合会。1947年8月23日,世界联合政府的世界运动组织在瑞士蒙德娄召开正式会议,发布《蒙德娄》宣言,提出建立一个世界联合政府是当前存亡的关键,唯如此方能保证人民免于战祸。当前最主要的行动路线是改组联合国,修改宪章,召开世界代表大会。同年9月这个组织在卢森堡召开第二次会议。这个协会计划1950年在日内瓦召开世界人民会议,制定世界宪法,交各国政府批准,英国议员乌斯本提交了关于世界宪法制定的方案,通常称为“乌斯本计划”。他们游说欧洲各国议员、出版界及社会名流,组织了世界联合政府的所谓“世联运动”。

此后,随着世界大战硝烟的远去,世界政府的倡议和运动终于告一段落,逐渐淡出人们的焦点视野。世界政府理念因缺乏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而不为很多人所接受,当今世界国家仍然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我们不能忽略国家主权设置的意义,国家拥有至高无上的神圣主权,主权是国家独立的根本标志,也是国家利益的根本体现和可靠保证,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每一国家对外独立自主,不受外来势力的干涉,国际法只有征得各国的同意才能获得实施效力。世界需要调节国家间的利益纷争,各国应该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而这些都不是世界政府能够承担得起的。国家利益是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政治家不会放弃国家利益这一根本砝码,世界政府的实际作用值得怀疑。国家主权并非都要诉诸强权,主权不等于强权,国家本身会考虑自身国家的安全稳定而处理好与他国的关系,与其他国家合作共赢,国际秩序不需要由一个政府调节指挥,由此公众对于世界政府的热情渐渐冷却。

当然,世界政府的实践在当代并没有完全停止,而是在各个领域准备着必要条件。未来具有多种可能性,一些国家意图谋取世界霸主地位,当然希望建立由其主导的世界政府,推动这一事业的进行,我们不能以为这是遥远的理想就认为它在当下已经偃旗息鼓。“神秘共济会”据说是由西方工业家、政治家、知识精英、金融家联合组成的一个小精英联盟,构成了西方政府的“影子政府”,像一只无形的手,暗中策划了金融危机、人权革命、人种计划、宣扬世界人口过多和资源枯竭论、冷战等许多世界大事。其目标在于统治世界,建立超国家实体的世界政府,以方便他们垄断资本获取超额收益。[28]从国际走向看,如关贸总协定统一规定国际贸易,安理会决议世界战争状态,都是有力量的国家机构结合在一起协商与管理世界的结果。特别是安理会,其决议具有普遍有效性,安理会组织维和部队,介入国家的政府改造,实质上已经触及国家主权问题。不仅如此,随着社会问题的国际化,跨国治理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前由国内权力处理的问题挪移到国际,跨国组织在解决涉及全球的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到在西方七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各地区的开发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和联合国组织基础上建立一个世界政府,其中设想改组联合国,建立一个经济安理会,认为建立世界政府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个报告的阐释并非空谈,该报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还有组织提议建立世界司法机构和议会机构,授予联合国维和部队以“世界警察”的身份对主权国家直接进行军事干预权力等,都是为走向世界政府做出的实际动作。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建立通常在强国和大型跨国企业间进行,一些跨国组织和会议体现出强国在本国之外的地区影响力,背后由这些国家操控,需要建立一个对为数不多的强国之间有效用的控制机制,让这些国家的代表在一起协商讨论,至少不发动暴力和战争,这种机制和制度有待于完善,这是世界政府观念得到关注的最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一些国家借助世界政府谋求国家霸权,制定有利于自身国家发展的国际规则的潜在意图,发展中国家容易在这种运动中受到损害。

当前,世界政府的理论得到深入探讨,在是否需要建立世界政府方面,比较集中的观点有以下几种:一是认为现有的国家已经足够,不需要另行设立其他类似国家权力的国际组织,国家为最重要的政治单位,国际事务的规划实施必须得到各国的认可同意才能执行;二是认同国家的权力,但是面对全球问题,国家能力显得不足,需要大量有实权的跨国机构,国家让渡出部分权力,国家的主体依旧保持;三是建立跨国机构,并且设置超越于国家主权之上的有实力的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历来都有设立,如国联、联合国,但是遇到重要国际问题时都显得软弱无力,有实力的是国家,国家可以对它们的决议不加理睬,因此,此种观点认为需要设置能对各国起真正约束作用的国际机构。这最后一种观点即为世界政府大同主义的主张。

当代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是世界政治联合的支持者,他虽然不赞成建立世界政府,但他认为世界政治是需要和存在的,他构想的方法是通过不同国家主体之间自由平等无限制的沟通,就涉及世界的气候环境、国家犯罪、资源人口、民族宗教、国际运动等问题开展无权势金钱约束下的讨论,形成政治议题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意见[29],达成全球治理的协议一致。在这种观点下,他认为需要建立世界议会,扩大国际法院的仲裁力,国际法院议而不执行,执行功能仍归于各国政府。哈贝马斯认为,世界内政讨论的前提是需要塑造出关怀全球的世界公民,公民具有基本权利,即资产阶级倡导的自由、平等、幸福、财产等人权。[30]它实际是将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域公民上升为标准意义上的世界公民。由此,“国家治理”视角转为“全球治理”视角,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关系”转为以世界公民之间沟通交往为主体的“世界内政”。[31]哈贝马斯虽然认为世界大同主义的民主体制不可行,但是按照其分析,世界大同主义的目标主要有三个:其一,确立世界公民的政治地位,世界公民属于世界组织,它们不是通过国家,而是通过世界参加议会的代表;其二,建立一个有力的国际刑事法庭,判决必须能够约束各国政府;其三,把安理会扩充成为一个执行机构。[32]建立世界政府这样的国际机构,西方同样依照民主、人权、宪政议会体系来设置。这种方式是否可行同样值得怀疑,如果各国的社会差距和鸿沟没有缩小,则不同国家民主自由的沟通讨论将难以保证,由此必然要问,达至大同的路径在哪里?

图9-1 余天休与友人交谈学术,摄于196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