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宗教的世俗与人文主义倾向

现代宗教的世俗与人文主义倾向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借助宗教使自己在内心深处确信自己在尘世的每个行为都有意义,从而达到对个体行为合理控制的目的。[30]宗教迷信渗透进民国人们的生活,迷信简直是生活的代名词,宗教和迷信较不可分,形式简单直观,其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现代宗教的世俗与人文主义倾向

宗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现象,在人类诞生的早期就存在,宗教在人类历史中发挥长期影响,一度统领世界,宗教通过主宰人的灵魂、信仰和精神追求而约制人的现实行为。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凯姆说宗教区分出一个神圣世界和一个世俗世界,宗教构建了一个与神圣事物相关的信仰与仪式的聚合体系,这些信仰与仪式将所有奉行的人聚集在一个确定的教会社群中。在这位社会学家看来,宗教是一种社会事实,通过社会中人的活动了解宗教的起源发展,宗教等同于社会,上帝不过是社会的变形和象征性表达。[28]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宗教不论内容真伪,实质上是一种终极的阐释体系和价值根源,包含了仪式、团体、信仰、教义、禁忌等要素,而所有这些都与某种救赎有关。救赎是宗教的本质,救赎的根本要义是让人们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进入一个所谓真正的生活世界,宗教先知们以他们所认为的方式解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超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之变成一个系统的阐释体系,指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将之作为神圣的价值去追求。人们借助宗教使自己在内心深处确信自己在尘世的每个行为都有意义,从而达到对个体行为合理控制的目的。韦伯从文化角度理解宗教,使宗教触及人的根本意义,他比较了世界各大宗教的特点,指出新教主要是加尔文教和资本主义精神的亲和关系,尘世中的人们勤奋劳动,在职业中尽心竭力、珍惜时间是获得救赎的方式。[29]现在,世界上仍有许多宗教组织建立起庄严的宗教建筑,聚拢了大量信徒,宗教在社会中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国时期的人们比较迷信,各地庙宇林立。人们会定期拜访关岳庙、文庙、马神庙、火神庙及其他庙宇,每逢大旱,人们去龙王庙求雨,期间唱戏,谓之“谢虹”,还有的到城隍庙报庙吵庙,到子孙庵求解决繁殖问题,去胡三太爷庙(即狐仙)烧香请愿。除了拜访庙宇外,人们还崇拜灵物,如把奇异树种、矿物圣水、石狮大蟾、山石当作神物,随身携带符箓以驱邪去病,另有其他琳琅满目的迷信之物,如八卦图、太公在此碑、泰山石敢当端午节桃木剑、小孩长寿牌、麒麟锁,或做布人形紫姑、佩带开鬼门关救母的目连九连环,在门上挂纸葫芦等。崇拜祖先的活动最为盛行,包括祭祀家祠、扫墓、焚烧寒衣、念经、扎彩、入贞洁祠或官宦祠等。[30]宗教迷信渗透进民国人们的生活,迷信简直是生活的代名词,宗教和迷信较不可分,形式简单直观,其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从理论上讲,迷信和宗教不同,宗教是正式组织,传承高深教义的信仰,迷信难登大雅之堂。为什么人们会信奉宗教?因宗教用于解释宇宙社会间不可思议而莫知所以然的奇妙疑惑现象,对此尊而敬之,崇而拜之,以求保佑。[31]余天休认为,人们遵从宗教是因为人感到自身懦弱,希望借助神的力量来弥补缺陷。人们做事常欠缺考虑,容易冲动,从而招致错误失败或受到打击,由此感觉痛苦失望,故而以神灵为精神寄托,尊崇神灵,以神灵为良师益友及庇护者。在宗教国度,神对社会具有制裁力,信仰者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其丝毫不爽,坏人必须痛改前非,改邪归正才能得到神的原谅。有福的人始可以成仁,宗教成仁与儒家成仁不同,急公好义、乐善好施、舍身救人者为宗教成仁。具体而言,在宗教里,谦虚的人有福,哀恸他人者有福,怜恤他人者有福,为义受压迫的人有福,行道的人有福,乐善好施的人有福,克己的人有福,正心的人有福,诚实的人有福,改悔的人有福,努力的人有福,助人者有福,爱人者有福,忍耐的人有福,能牺牲的人有福,恕的人有福。[32]信仰宗教者本身具备生活道德的优良品质,在道德方面,宗教和世俗几乎一致,宗教劝导人们努力修炼,实践道德行为。由于相信来世回报和畏惧神的威严,信徒愿意忍受成仁付出的代价,在修行中锤炼意志,行圆满功德,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教有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向功能。

关于宗教的起源,余天休引用都罕姆(民国时期的翻译,即杜尔凯姆)之说:古时原始人围着火堆跳舞,跳得过久,生疲倦,但不知疲倦来由,以为暗中有神人指使,日后传习下来形成宗教。他又引用斯宾塞尔之说:原始人以打猎为生,每次捕获食物无法保存,辄一次食完,疲倦而睡,梦见许多事物,无法自解,以为人有两体,一为肉体,一为灵魂,平日灵魂和肉体合二为一,人死后灵魂离开肉体不再返回。原始人害怕灵魂离开,故常设食物以饲之安慰,这种举动演成风俗,遂成祭拜鬼神之事,宗教起源或由于此。还有原始人对于自然现象风雨雷电不能解释,将这类神奇事物作为支配者尊崇,其后成为宗教。[33]自然界的反射、阴影、反响都被认为是灵魂的另一表现,魂魄可为鬼神,也可投入他人或物体,若人生病异样遂感觉是鬼神附体作怪。宗教散发神秘色彩,对于宇宙现象每加以最后审判,在事物经验之外解释人生意义。关于宗教如何起源分析不一,都比较生动有趣,其证据虽不可考,但在逻辑上其具有合理之处。

我国的宗教习惯与西方不同,西方人只尊奉上帝一神论,我国对于宗教持方便和放任主义的态度,人们可以敬信各类神祉,敬神的目的是希望神帮助解决世俗中纷繁的事情,不同的神完全可以和谐相处,不会发生西方那样的宗教战争。敬神重在实践,我国民众很相信符咒风水富贵、命运等方术。中国民众信奉的神种类繁多,每位神只解决一类问题,余天休列举了一位传教士考察四川叙州府一个地方的庙宇的情形。那个地方有庙宇83座,其中佛教寺49座,道教观25座,孔教2座,儒坛2个,多为私人设立。名称各有不同,10个以设立者的原籍地为名,34个以主神为名,6个以菩萨为名,4个以文昌为名,2个以王爷为名。在这些庙宇中,菩萨佛合计有1 808位,为神看管门户的战将339个,观音113个,武财神45个,文昌42个,王爷40个,土地神39个,关帝36个,雷神30个,送子娘娘30个,痘麻娘娘29个,地藏王26个,灶王和释迦牟尼各25个,催生娘娘24个,药王23个,川主[34]和燃灯佛各21个,韦陀灵宫和老子各20个,玉皇上帝19个,火神[35]17个,就地的烈士15个,山门土地和送子观音各12个,普贤和文财神各11个,日宫、周仓、天官、地官、水官各10个,麒麟送子、文殊和阿弥陀佛各9个,马夫、轩辕黄帝孔子各9个,月亮菩萨、接引佛、弥勒佛、披发祖师、斗母娘娘、吕祖[36]、灶姆、谷王和伽蓝土地[37]各7个,葛翁[38]、眼光菩萨、鲁班、神农和伏羲各6个,龙蛇、城隍、仓撷、十八罗汉[39]、达摩祖师和魁星各5个,地公、地母、天公、天母、无量寿佛、吾二爷、城隍的马和千手观音各4个,张飞、萧公、吾常二娘、淮南、鸡脚神娘娘、蔡侯、邱祖[40]、马王[41]炎帝菩萨、水母[42]、山神土地和鸡脚神[43]各3个。罗祖[44]嫘祖[45]华佗、地主、福禄财神、孟夫子、鸡脚神的儿子、吾常的儿子、城隍的儿子、城隍娘娘、牛王[46]、十二元甲[47]地狱十王、白衣观音、太子菩萨和蒙恬各2个,还有普化天神、圣母、许天君、寒林[48]、七仙娘娘、监斋菩萨[49]、玉皇圣母、三罗汉、南极仙翁[50]北极仙翁[51]、临济禅师[52]、江主、天始天尊、大禹王、孙祖、萧何、曹参、长生佛、马房、三青娘娘、灵官西大帅、水府三官、三尊大佛、四大尊人、真母祖师、西天佛祖、四大天王、和合二仙[53]、农神土地、马帅、瘟帅、右府星官、左府星官、山王、北斗星祖、救苦天尊[54]、燧人[55]、叫花子、玉女、土地送子、老母、明照和尚、青衣大王、书吏、长生土地[56]、伏魔大王、大势至菩萨、消灾佛、日光、渔翁、刘备、千手佛、毗庐佛、睡佛、苦佛、望水观音、崇善司、宏钧菩萨等。作者评论这种现象说:这些神都是在一个不大的城市里找出来的,是些很方便的东西,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无外乎是关于饮食的、性的、求子的、寿命的、治病的、保佑的、求财的、求学的、求幸福的、来世的,为一般民众解决问题的信物。[57]这么多被民众崇拜的菩萨、佛、真人、贤人,集儒道释于一体,可谓民间宗教大全。我国宗教对于各派别向来不排斥突兀,皆和谐共处,每位仙贤道人迎合了民众的某种需要,众多的神仙聚集在一起,构成了民众精神和物质需求的整体图状。近现代另一位精心研究宗教信仰的学者说:“信仰多神的中国人很少讨论宗教的统一性问题,他们甚至不需要强调宽容,偏狭与他们的宗教思想是相违背的,这与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信教不一样。”[58]我国民间信仰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及地方神灵崇拜为核心,形式上多种多样,整体缺乏统一的信仰体系和宗教经典,具有地域性、分散性、自发性、非制度化的特点。

以下是对余天休提到的主要佛仙的整体释义。

附:众佛仙意释

先说佛教。佛是佛陀的简称,又称浮屠、浮图,音译为“觉者”“知者”,佛祖如来又号称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正遍知、世间解、世尊、无上士。菩萨是梵文Bodhisattva的音译略称,意为“觉有情”“道众生”“大士”等,地位仅次于佛。罗汉,全称“阿罗汉”(Arhats),意为完美的圣者,掌握了精妙的无等正上正觉理论、积累了杰出善功的苦修者,为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受佛祖嘱托不入涅槃,常住凡间,渡人自渡,守护佛法,最初为四大罗汉,后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之说。

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西方净土的“接引佛”,统治着极乐世界和西天,阿弥陀佛梵文音译为“无量”,又称“无量佛”。佛教徒相信反复念道阿弥陀佛的名字会得到大功德。阿弥陀佛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号称“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观世音菩萨在民间颇有影响,以大慈大悲普度众生而闻名,遇到苦难的众生只要诵其名号或念大悲咒,观世音菩萨就会前去解救,大火不被烧,落水不被淹,乞求生男就会生男,乞求生女则生女。观世音菩萨被塑造成各种形象,有千手千眼观音、紫竹观音、鱼蓝观音、过海观音、狮吼观音、送子观音、盂兰观音、白衣观音。《图画普门品》中描绘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三身”,身穿白衣,在白莲之中,显示圣洁、纯净的菩提之心。《大日经疏》说:“半拏啰嚩悉宁,译云白处,以此尊常在白莲华中,故以为名。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处也。” 大势至菩萨意为有大力气。

燃灯佛,又叫定光如来、普光如来,是过去庄佛。燃灯,生时,一切身边光明如灯,明亮之光永不熄灭,故名燃灯。如来佛主修今生,是现在佛,燃灯佛则修过去,为过去佛,弥勒主修未来,为未来佛,此为佛教三大教主。弥勒佛意译“慈氏”,是五千年后被选定的佛,上生于兜率天内院,在中国庙宇被塑造成笑口常开的胖大和尚的模样,原型为唐末五代的契此和尚,又称“布袋和尚”。

文殊菩萨,全称“曼殊室利”,意为妙德或妙吉祥,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四大菩萨象征地、水、火、风,也就是地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主智,道场在山西五台山,坐骑为一青狮,手持宝剑,象征智慧威猛锐利。普贤菩萨又译“遍吉”,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专司“德”,传说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说法的道场,坐骑为六牙白象,六牙表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达到彼岸的方法)。地藏菩萨音译为“气叉底蘖娑”,静虑深密,曾被佛陀封为“幽明教主”,为有罪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在佛陀宝座前立下誓言:“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又称“大愿地藏”。无佛世界教化六道众生之大悲菩萨也。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在密教,其密号为悲愿金刚或称与愿金刚,坐骑是一头类似狮子的怪兽,名为“谛听”,又名“善听”,在九华山显化说法。

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善逝意为能得善终,得入涅槃)。药师佛左胁侍日光遍照菩萨(简称日光菩萨),右胁侍月光遍照菩萨(简称月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卧佛指侧躺或侧卧的佛像。《大唐西域记》中说:释迦牟尼在拘尸那揭罗国收了最后一个弟子善贤之后,便“入寂灭乐,于双树间北首而卧”。人参悲戚,感叹大觉世尊将寂灭,众生福尽。释迦牟尼便“右胁卧狮子床”安慰大家,就是后来的卧佛形象。毗卢佛,是“毗卢遮那佛”的略称,“毗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指进入涅槃状态不朽的佛。佛教中经常提到“三身佛”,即法身毗卢遮那佛、应身释迦牟尼佛、报身卢舍那佛,佛经历无数变化,被认为活在肉身中,可以被人看到,这叫“人佛”或“化身”,有时毗卢佛作为原始佛的禅像。

韦陀菩萨是佛的护法神,据说,在释迦佛入涅时,邪魔把佛的遗骨抢走,韦陀及时追赶,奋力夺回,因此佛教便把他当作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天神。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著名的护法神,此四尊与佛教四大金刚是不同的神,很多人常将此四尊与四大金刚混淆。四大天王为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根据佛教经典,须弥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山头,天王各住一山各护一天下,故又称护世四天王,是六欲天之第一。他们的神像通常分列在净土宗禅宗佛寺的第一重殿两侧,因此又称天王殿。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持琵琶,护持东胜神洲;南方增长天王,持剑,护持南赡部洲;西方广目天王,持蛇或赤龙,护持西牛贺洲;北方多闻天王,持伞,护持北俱芦洲。

再说道教。道教最高神、三清之首,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玉清元始天尊”。《历代神仙通鉴》称元始天尊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是宇宙)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为元始。在无量劫数来临之时,其用玄妙的大道来教化众生,故而尊为元始天尊。“三清”的名称始见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该书排列神仙序位,分为七个层次,每一层设一个中位。第一中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第三中位,太极金阀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为太清道主,下临万民),上皇太上无上大道君。其中较为明显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称,但“三清”之名位次序尚未确定,并且第三位为“金阀帝君”,太上老君却居于第四中位。道经记载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号虽殊,本同为一。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天地主宰。玉皇大帝居于弥罗宫通明大殿之中,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与四生五道芸芸众生,并权衡世间一切兴隆衰败、吉凶祸福,是三清之下,四御之上的大神。玉皇大帝神诞之日为阴历正月初九,道教宫观要举行金箓醮仪,称“玉皇会”。

西王母。“西王母”的称谓始见于《山海经》,因所居昆仑山在西方,又叫西昆仑,故称“西王母”,又称金母或金母元君,或称“瑶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灵王母”,尊称王母娘娘。《元始上真众仙记》记载:“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资绝妙,常游厚地之间,仰吸天元,号曰太元圣母……太元圣母生天皇十三头,号曰太真王母”。元始天尊与太元圣母神交留下的后代,一位是东王公扶桑大帝,另一位就是九光玄女,太真王母(西王母)。在道教神仙体系中,西王母是所有女仙及天地间一切阴气的首领。原是掌管不死药、罚恶的上古女神,现多传为护佑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的女神,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长生不老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对长生的追求。近代由于罗教系民间秘密宗教的盛行,许多人把无生老母与西王母视为同一神,号称“母娘”。相关传说有蟠桃会和牛郎织女之说。瑶池有桃树,“三千年一生实”,说的是神奇的蟠桃。

碧霞元君,道经称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因坐镇泰山,尊称泰山圣母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北方很多地方都建有“娘娘庙”,除供奉碧霞元君外,还供奉碧霞元君座边弟子的送子娘娘、眼光娘娘、催生娘娘、天花娘娘。眼光娘娘,华北地区的道教女仙,被称为眼光圣母惠照明目元君,又称眼光明目元君、眼王奶奶、眼光圣母,其道场在东岳泰山,形象是一位专职负责医治眼疾的女仙,手托着一只大眼,象征明目、去眼疾。

古代神话中的五位天帝,即五方上帝,分别是中央上帝黄帝、东方上帝青帝(伏羲)、南方上帝赤帝(炎帝)、西方上帝白帝(少昊)、北方上帝黑帝(世称玄帝,即颛顼)。五显大帝,又叫五圣大帝、五通大帝、华光菩萨、马天君,为道家巫觋所祀之神,佛书则谓“华光如来”,俗称“五公菩萨”。三官大帝,指的是掌管天地水三界的“三官”之神:“天官”“地官”和“水官”,三官与三元相结合而为三位天帝。据《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此三位天帝之名及其职掌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天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并称得道神仙,皆从三官保举;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宝号,能除厄难。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为道教玉京尊神,武当山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民间称其为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为北方最高神,常御剑天遁,主人之生命寿夭。

斗姆娘娘,斗指北斗众星,斗姆原为周御王爱妃“紫光夫人”,生有九子,长子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次子紫薇大帝,其余七子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即北斗七星。北斗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组成,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瑶光组成斗柄,古曰杓。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上清经》云:北斗七星,第一天枢宫,为司命星君;第二天璇宫,为司禄星君;第三天玑宫,为禄存星君;第四天权宫,为延寿星君;第五玉衡宫,为益算星君;第六开阳宫,为度厄星君;第七瑶光宫,为慈母星君,总称七司星君。专门奉祀北斗星君的庙宇称北斗星君庙。因北斗专掌生存,故民间又称为“延寿司”。

财神有文财神和武财神之分,文财神为比干、范蠡,武财神为关羽和赵公明,招财进宝为赵公元帅左右二将。文昌帝君为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星,或文星,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一说在北斗魁前,一说在北斗之左。六星各有星名,称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等。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文昌帝君与梓潼神张亚子有关。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后人为纪念张育,即于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雷泽龙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文昌帝君阴骘文》称,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魁星原为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奎星”的俗称,指北斗七星的前四星,即天枢,“魁”与“奎”同音,并有“首”之意。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三十二称:“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自何年,以奎为文之府,故立庙祀之。乃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奎主文章,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楼”或“魁星阁”,取“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意。魁星右手握一杆大毛笔,称为朱笔,意为用笔点定中式人的姓名,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海中的一条大鳌鱼的头部,意为“独占鳌头”,左脚摆出扬起后踢的样子以求在造型上呼应“魁”字右下的一笔大弯勾,脚上是北斗七星。

灵官是道教最崇奉的护法尊神,相当于佛教中的韦陀。《明史·礼志》称:“隆恩真君,则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也,又尝从萨真君传符法。”城隍原为守护城池、维护治安之神,后城隍掌死人亡灵,道家举行道场仪式时要发文书照会城隍,才能拘解亡魂到坛。城隍庙里塑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十殿阎罗像。明代后,地方官有悬而未决的案件,祭到城隍庙请示。民间认为阴曹地府由十殿阎王所掌控,十殿阎王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第五殿阎罗王总领十殿。十殿阎王麾下还有:首席判官崔府君、钟馗、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神等。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雷部的最高天神。民间关于“五雷”有不同的说法,有说五雷为天雷、水雷、地雷、神雷、社雷,也有说五雷是天雷、地雷、水雷、神雷、妖雷。《历代神仙通鉴》称,雷祖“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明史·礼志四》称:“雷声昔化天尊者,道家以为总司五雷,又以六月廿四为天尊现示之日,故岁以是日遣官诣显灵宫致祭。”雷神下辖一个复杂的雷部组织,总部为神雷玉府,下设三十六内院中司、东西华台、玄馆妙阁、四府六院及诸各司,各分曹局。雷祖和雷公不同,雷公其貌寝。《山海经·海内东经》中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论衡·雷虚》称:“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其意以为雷声隆隆者,连鼓相叩击之意也。”《三教搜神大全》称,雷神“妖其头,喙其嘴,翼其两肩,左尖右槌,足踏五鼓而升,天帝封之为雷门苟元帅”,形象地描绘了雷公形象。

佛教和道教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宗教,道教、佛教的教义包含很多宗教内容,即使是以现世追求为主的儒家,也包含着大量天命鬼神的思想,如祭天、祭祖、祭孔礼仪。儒家不具备典型的宗教形态,却发挥着准宗教的文化功能,儒家在宗教方面保持不怀疑鬼神、对鬼神存而不论、对鬼神敬重的态度,如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我国宗教具有强烈的世俗色彩,以至于有被误会能否作为宗教而存在。罗素不无惊讶地说:“中国简直没有宗教,不只是上层阶级如此,而是全民皆然。中国有确定的伦理法则,但它不可怕,在这种伦理中不存在‘原罪’一说。”[59]冯友兰论述我国不将宗教放在显著的位置,“现在许多西方人都知道,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实事求是地说,儒家学说并不比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更像宗教。‘四书’诚然曾经是中国人的‘圣经’,但是‘四书’里没有创世纪,也没有讲天堂、地狱。”[60]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现世的关系伦理,是人生理想和思想。梁漱溟断言:中国人是“世界上唯一淡于宗教,远于宗教,可谓‘非宗教的民族’,中国儒家哲学很少讨论彼岸和来世,很少论证上帝的存在”[61]。中国社会是一个以礼乐伦理为主的现实社会,主要体现为“第一,安排伦理名分以组织社会;第二,设为礼乐揖让以涵养理性”[62]。礼乐抒发情志,伦理序列名分,儒学以此代替宗教的功能。其实,宗教分为若干种,无论是入世还是出世宗教,都是宗教的形式,是支撑国家社会发展的文化支柱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宗教将继续发挥其功能。社会是个整体系统,现代社会个体性增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冲融合,这种社会同时需要宗教的终极关怀。但现代社会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宗教的神性价值逐渐淡化,世俗特征更加明显,这是宗教未来改变的主要趋势。现代宗教作为一种新的合理物,必须重新与人的生活和社会发生紧密联系才能被人信服,需要在理论上证明宗教的本质和凡人同一。神圣神灵不住在别的地方,而正是存在于日常生活、劳动和家庭中,西方一些宗教理论家就努力证明宗教的世俗性。例如在费尔巴哈看来,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宗教被还原为人的自身本质的一种反映。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属神的本质不是别的,正就是属人的本质,或者,说得更好一些,正就是人的本质,而这个本质,突破了个体的、现实的、属肉体的人的局限,被对象化为一个另外的、不同于它的、独立的本质,并作为这样的本质而受到仰望和敬拜。因而,属神的本质之一切规定,都是属人的本质之规定。”[63]费尔巴哈期待建立一个“爱”的新宗教,将对上帝的爱变为对人的爱,他认为,我们必须拿着对人的爱,将它当作唯一的真正的宗教来代替对神的爱。费尔巴哈关于新宗教的最根本的内容是人对人的关系和关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上的各种关系,本来就是的的确确的宗教关系。生活在它的各种重要关系中,乃具有完全属神的性质。”[64]爱的宗教使人们在爱中找到满足自己感情的钥匙,解开生命之谜,达到对生命终极目的的认识,从中获得信仰所寻求的神奇物。

毋庸讳言,宗教的特殊性正在于它的超越性,当下宗教和人文主义一起作为骨肉相连的兄弟,成为影响世界和人类的两股力量。宗教的世俗性正在于发挥一种精神文化的气质,在世俗中没有更好的精神气质出现之前,宗教是其替代品。正如马克斯·韦伯在他的《经济与社会》一文中所说,“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之后,都有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这种表现为社会精神气质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65]。宗教从神坛“下降”为社会精神气质之一的文化要素存在,成为形塑整个时代特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我国宗教的现实性、世俗性体现了宗教发展的未来,余天休清晰地探知了宗教的本质。

[1] 孙本文. 中国文化研究刍议:在中国社会学社成立会宣读[J].社会学刊,1930,1(4).

[2] 余天休. 社会文化研究法[J]. 北京大学法学院社会科学季刊,1942:18.

[3]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很多人从山西迁徙到冀、鲁、豫、陕等地,甚至广西、广东、海南都有山西的移民。据说当时移居的民众聚集在山西平阳洪洞县广济寺的一棵槐树下,官府在此设处,发凭证饷银给移民充作迁居费用。有“要问我祖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的说法,移民从大槐树下走出,大槐树就成了他们的祖籍所在地,众多家谱地方志都记载了这一传说。多数移民不愿意离开,为辨识出这些人,官兵在移民脚趾上砍上一刀使脚趾复形以作为标志,或者反绑手连成一串押送各地,因此这些移民有背手的习惯,如果喜欢背手走路,可能是山西移民的后裔。现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树碑建坊,供作眷怀乡井种族之念。

[4] 指使用阿尔泰语系中满—通古斯语族的民族,包括赫哲人在内。20世纪初由西方学者命名为通古斯语族,后来与满洲语族合并,并称为满语—通古斯语族。通古斯一词是雅库特人对埃文基族(即鄂温克族)的称呼,通古斯读作tong gu si,东胡读作dong hu,在阿尔泰语系中t和d不分,语末尾音“斯”。故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族群东胡是通古斯最早的由来,东胡民族起自北殷,即东夷部落,渡过渤海来到关外,逐渐繁衍而成。

[5] 现在翻译为布里亚特。布里亚特人是蒙古人的一支,属蒙古人种西伯利亚类型,又称“布里亚特蒙古人”,也叫布拉特人,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的一些地方,使用布里亚特语,分东西两大方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6] 科布多南北及额尔齐斯河上游到准噶尔盆地一带的蒙古族人,为西蒙古的一支,元代称“斡亦剌”,明代称“瓦剌”。

[7] 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以及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即新疆地区居住着维吾尔民族。

[8] 生活在阿尔泰山一带的族群,因阿尔泰山形似钢盔,当地人称其为突厥,以突厥为族号,传说突厥是狼的传人,以狼为图腾,突厥有强壮、肥沃之意。突厥属于中亚民族,其语言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为古突厥文字母拼写。

[9] 余天休. 社会文化研究法[J]. 北京大学法学院社会科学季刊,1942:18.

[10] 江淮官话,旧称南方官话、下江官话,又称淮语、江淮话、下江话。作为中国标准语的官话,自东晋南北朝以来分为南北两支,北方以中原官话的洛阳音为代表,南方以江淮官话的南京音为代表,而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北方官话直到清代中叶以后才逐渐取代江淮官话系的南京官话成为官方的标准语。现在一般把扬州话当作江淮官话的代表音,江淮官话分布于江苏和安徽两省中部、湖北东部、河南南部、江西北部部分地区。

[11] 西南官话,又称为上江官话,是流行于中国西南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广西等地以及邻近的湖南省西部、陕西省南部、缅甸果敢的主要语言,在老挝、越南等地也有部分华人使用,可能与江淮官话同源。

[12] 猡猡,旧时西南滇川黔桂对彝族的称呼,清代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云贵交趾》一书中云:“爨蛮之名,相沿最久,其初种类甚多。有号卢鹿蛮者,今讹为猡猡。”由于读音差异又作“卢鹿”“猡落”“落落”等。彝族自称“猡猡”,女称为“猡猡摩”,男称为“猡猡颇”,而“猡”意为虎,即彝族自称虎族,“摩”为女,“颇”为男,彝族是一个崇虎的民族。

[13] 西番,即西羌,自称尔玛,自陕西历四川、云南西徼外皆是,其散处河、湟、洮、岷间者。《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西番本为逐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诗地理考》:“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

[14] 位于川西北高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大渡河上游,隶属四川省阿坝州。

[15] 藏族发源于西藏境内的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属于两汉时西羌人的一支。藏族自称“蕃巴”(bod-pa),汉语的名称“藏”来自藏语gtsang,gtsang的原来意义可能是“雅鲁藏布江流经之地”。西藏在藏语中称为“蕃”(音bo),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蕃巴”,“蕃巴”按不同地域又分为“堆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洼”(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7世纪初期吐蕃建政之后,吐蕃与唐朝的接触日益频繁,藏族流传藏传佛教。

[16] 僰人,自先秦以来处于我国西南的少数民族,西周时封僰侯,秦时僰人居住地封僰国。僰人悬棺为历史之谜,僰人在高千仞的岩石壁上凿石栎钉,置棺其上,棺重百斤乃至千斤,旁边伴以岩画,俗称“挂岩子”,这么重的石棺是如何挂上高悬的峭壁,至今众说纷纭。

[17] 撒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青海、甘肃一带,因自称“撒拉尔”,简称“撒拉”而得名,撒拉族使用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

[18] 余天休. 社会文化研究法[J]. 北京大学法学院社会科学季刊,1942:20.

[19] 北方方言(官话)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包括北方官话、秦晋方言、兰银官话、中原官话(中部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北方官话内部又分为胶辽官话、冀鲁官话、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关中方言与河南方言同属中原官话。南方方言包括粤方言、闽方言、湘方言、吴方言、徽方言、赣客方言、客家话等。

[20] 余天休. 社会文化研究法[J].北京大学法学院社会科学季刊,1942:22.

[21] 余天休. 社会文化研究法[J]. 北京大学法学院社会科学季刊,1942:21.(www.xing528.com)

[22] 陈青之. 婚姻情事的一束[J]. 社会学杂志,1925,2(5/6).

[23] 巫女苗婆总管宗教事务,苗婆善于放蛊。放蛊之法有二:一是五月端午节入深山取最毒虫蛇入于瓦罇中,阴炼百日,若被阴投,服者肚胀如鼓,需待苗婆解药;二是端阳日采取毒蛇、蝎、蟆、虾之类,罇窖于床底下,饲以鸡蛋,苗婆每日黄昏挟香一双,出住宅四五里地往西方向念咒,放出蛊神,夜晚五更仍旧持香念咒,将蛊神收回,四十九日火候功成。据说如果蛊神放不出或者中途被劫,苗婆生命不能自保,所以苗婆做法时严守秘密,即便家人也不告诉。清季官禁甚严,后此法渐渐稀少,中蛊者不多。详见陈邵南的《叙述的社会学》,载于《社会学杂志》1922年第1卷第2期,第1-16页。

[24] 余天休. 社会文化研究法[J]. 北京大学法学院社会科学季刊,1942:24.

[25] 吴景超. 答陈序经先生的全盘西化论[J]. 独立评论,1935(147);陈序经. 关于“全盘西化”答吴景超先生[J]. 独立评论,1935(142);费孝通. 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 思想战线,2004(2).

[26] 参见余天休《文化概论》《文化之真义》等文。当代比较有名的是由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提出一切冲突均为文化、文明间冲突的观点,他所著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详述了冷战后国际间的冲突将主要在各大文明之间展开,这种异质文明的集团之间的社会暴力冲突(称之为“断层线战争”)不但持久而且难以调和。亨廷顿的著作在世界范围内激起涟漪,它清晰地揭示了文化和战争之间的“亲和”联系,而这点往往被大家忽视。

[27] 费孝通. 从实求知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40.

[28] DURKHEIM E.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M]. New York:Free Press,1912/1965.

[29] MAX W.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M]. New York:Scribner’s.1904-1905/1958:172,117.

[30] 张国增. 河北抚宁县的宗教迷信[J]. 社会学杂志,1931,3(11/12):281-285.

[31] 余天休. 科学导言[J]. 北京大学法学院社会科学季刊,1942,1(2),7.

[32] 汪公亮,朱照箕,陈文震. 余天休先生之学术思想与政治理论[M]//谢立中. 民族复兴与世界联邦:余天休社会科学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44.

[33] 余天休. 社会学大纲[M]//谢立中. 民族复兴与世界联邦:余天休社会科学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6.

[34] 川主又称川祖,灌口神,流行于巴蜀地区及云贵一带的民间信仰,起源于对秦蜀郡太守李冰的崇拜,是一种以治水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信仰,信仰者祈求川主保佑巴蜀免于水旱灾害。另一说是关于隋朝嘉州刺史赵昱,赵昱斩蛟治水有功,宋追封其为“清源妙道真君”,民间也尊其为川主。

[35] 一般以祝融为火神,据说祝融是颛顼氏的后代,本名重黎,也叫吴回,帝喾(即高辛氏)当政时,官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乃命曰“祝融”,死后为火官之神。民间风俗亦有以炎帝或燧人氏为火神,谓远古时燧人氏钻木取火,使人类进入熟食阶段,后人尊为火神,又名火德真君。也有一些地区将火神称为南方火帝君,或称种火老母,民间有组织“火神会”的风俗,火神相貌凶狠,三头六臂,配备风火轮、火葫芦、火印、火剑、火弓等火器,酷似“哪吒”变形。

[36] 吕洞宾,全真道祖师,原名吕喦,字洞宾,道号纯阳子,唐朝河中府永乐县人,八仙之一。

[37] 伽蓝来自于梵语的samghārama,也音译作“僧伽蓝摩”“僧伽蓝”。僧伽(samgha)指僧团,阿蓝摩(ārama)义为“园”,原意是指僧众共住的园林,即寺院。据《三国志》记载,中国最早的伽蓝是东汉末年豪强笮融在徐州下邳建设的“浮屠祠”。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云:“伽蓝之内,花果蔚茂,芳草蔓合,嘉木被庭。”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卷四所述,护僧伽蓝神有十八人,一名美音、二名梵音、三名天鼓、四名巧妙、五名叹妙、六名广妙、七名雷音、八名师子音、九名妙美、十名梵响、十一名人音、十二名佛奴、十三名叹德、十四名广目、十五名妙眼、十六名彻听、十七名彻视、十八名遍观,此谓之“十八伽蓝神”。

[38] 葛翁即葛洪,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世称小仙翁。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朴子》《肘后方》等。

[39] 十八罗汉包括坐鹿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欢喜罗汉、芭蕉罗汉,各具神态。

[40] 邱祖即邱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世称长春真人,为“北七真”之一,金朝登州栖霞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以74岁高龄而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

[41] 马王为民间马神,即马王爷,别名水草马明王,或水草大王,《燕京岁时记·祭马王》云:“马王者,房星也。凡营伍中及蓄养车马人家,均于六月二十三日祭之。”

[42] 水母俗称水父水母生,是潮汕沿海居民崇祀的潮水神诞辰,农历九月初三和十月初四,潮汕沿海江河潮水涨得最高,潮俗以此为水父水母诞辰,居民常备三牲粿品到江河岸边祭拜。

[43] 鸡脚神即煞神,头七回煞返魂。

[44] 罗祖指罗教,由山东崂山下的即墨县人罗清创立。罗教是中国明朝时期形成和流传的一种宗教,也称为无为教和罗祖教,罗教不立文字,否定佛教,以绝对永恒的“真空”为宇宙的根本,创“真空家乡,无生父母”八字真诀,经卷有罗祖所著的五部六册。

[45] 嫘祖,一作累祖,中国远古时期人物,为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她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两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46] 牛王即牛神,乃农家敬奉的保护耕牛神,是佛的异名,喻佛有运载众生的大力。《入楞伽经》卷五云:“大慧,我于娑婆世界,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诸凡愚人虽闻虽说,而不知是如来异名。其中或有知如来者……知牛王者。”

[47] 十二元甲是掌管天干地支的神,传为天皇的十二位兄弟和地皇的十位兄弟,负责每时每日每月的神。

[48] 寒林双尊(尸陀林主),源于胜乐金刚法统,是与金刚瑜伽母密续有关的主要护法神。

[49] 监斋菩萨,指监护僧众斋食的神祇,在我国称为监斋菩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为监斋菩萨圣诞纪念日。《教苑清规·监斋回向式》云:“奥者,宰一寺之封疆;灶者,典众人之喉舌。威灵有正,正直无私云云。法轮当运,食轮为先,欲令香积之充余,须借神祇之匡护云云。伏愿晨炊夕爨,无徙薪曲突之忧;斋鼓粥鱼,有法喜禅悦之味。”

[50] 南极仙翁又称南极真君,是民间神话传说中的老寿星或“老人星”,也是元始天尊的长子,为“四谛之一”。《史记·封禅书》云:“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现安,故祠之以祈福寿。”寿星形象为一白发老翁,鹤发童颜,面目慈祥,所拄弯曲拐杖,必高过头顶,常被用作年画图案,是吉祥长寿的象征。

[51] 北极仙翁是长寿神仙,又称北极星君、玄武大帝,全称是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是元始天尊第九子,名太一,又名玉清真王,城市的守护神。南极仙翁和北极仙翁分别掌管人间的生和死。南极掌管生,是寿星,所以人们尊崇南极;北极掌管死,是战争之神,人们避之唯恐不及。长相上,南极面善,北极面恶;南极红脸,北极黑脸,二翁经常对弈。

[52] 临济禅师,又名慧照,呵祖骂佛,以棒喝方式唤醒灵明,《临济录》记载了他的言行。其中心要旨为禅无有许多般,只是平常,穿衣吃饭,无有其他。禅指示人处,不受人惑,要用便用,不用便罢,摆脱妄想贪嗔。

[53]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三云:“宋时,杭城以腊月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着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万里外亦能回来,故曰万回。今其祀绝矣。”旧时其中像常绘作蓬头笑面之二人,一持荷花,一捧圆盒,取和(荷)谐合(盒)好之意,于婚礼时陈列悬挂。或常年悬挂于中堂,取谐好吉利之意。《周礼·地宫·媒氏》疏云:“使媒求妇,和合二姓。”和合二仙,主婚姻之神。“和合文化”的精华实在寒山诗,诗曰: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54] 太乙救苦天尊,简称太乙天尊或救苦天尊,是道教尊神,又称青玄大帝、青华大帝、寻声救苦天尊等,尊居“东方青华长乐世界”妙严宫,据《青玄济炼铁罐施食全集》的描述,他身骑九头狮子,手持杨柳洒琼浆以救苦度亡。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

[55] 燧人氏,三皇之首,风姓,简称燧人,尊称燧皇,出生于商丘,为华胥氏之夫、伏羲与女娲的父亲。燧人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奉为“火祖”。华夏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燧人氏,是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三坟》云:“燧人氏教人炮食,钻木取火,有传教之台,有结绳之政。”

[56] 土地神,源自社神,《孝经援神契》云:“社者,五土之总神。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土地神名目不一,有花园土地、青苗土地、长生土地(家堂所祀)、拦凹土地、庙神土地等。

[57] 余天休. 中国人的宗教[J]. 社会学杂志,1931,3(6).

[58] FRANCIS L. Americans and Chinese:reflections on two cultures and their people[M]. New York:Doubleday,1953:245,224. 该书作者许烺光指出,美国人信教是排他的,只相信我的神是唯一的真神,其他的神都是虚假的,而且我的神要清除其他的神,才能安心。许烺光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人类学,师从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1941年回到中国,二战后移居美国,曾任西北大学教授。

[59] 罗素. 罗素自选文集[M]. 戴玉庆,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74.

[60] 冯友兰. 三松堂全集:第六卷[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

[61] 梁漱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98.

[62] 梁漱溟. 梁漱溟全集:第三卷[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110.

[63] 费尔巴哈. 基督教的本质[M]. 荣震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4.

[64] 费尔巴哈. 基督教的本质[M]. 荣震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50.

[65] MAX W.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M].New York:Scribner,1904-1905/1958:52-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