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学视角解读中国与西方思想文化

社会学视角解读中国与西方思想文化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思想从社会角度、社会背景方面分析思想产生的原因和思想的内涵。[39]社会思想和社会现实密不可分,阐发国家社会的现实形态,解释其中原因,社会思想以这种形式区别于纯粹的思想哲学研究。余天休论述了中国社会思想的背景来由。儒学从根本上说是世俗的,是一种关于世界的社会学。儒学在汉武帝以后取得独尊的地位,形塑了中国人特有的思想。

社会学视角解读中国与西方思想文化

社会思想是社会学学科诞生之前各国家、各民族从古代延伸下来的思想,从时间纵轴看,时间范围应该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一直延续到近代,在我国应该指民国以前的时期,不包括民国时期,因为经过白话文的洗礼,民国文化的符号表述已经和明清以前截然不同,这是另外一种话语体系,与我们当前的主流白话近似。影响我国最大的当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思想,此外,民间的一些思想如农民起义的主张也不容忽视,前者构成思想的大传统,后者为小传统。社会思想从社会角度、社会背景方面分析思想产生的原因和思想的内涵。社会思想与一般的思想不同,其特点是不能专看思想符号外在的意义表现,而要深入到背景及思想内涵本身来探讨思想总体呈现出来的本质,特别看重思想的社会效用。“思想者,时代与环境之产物也,社会思想者,即为应时代与环境之需要,谋同侪之幸福,促社会之变迁或进步,而提出之批判或主张者也。”[38]思想一般不以有用为能,但社会思想解决社会问题,谋求社会幸福。“社会思想,一时代与背景之产物也,科学之思想鼎盛以来,人类专注重个人之胜利、财富之发达,社会痛苦置之度外,以致发生种种病态,社会思想应时而起,急谋解决社会问题,社会思想注重多数人之福利,以大众之安全为目的。”[39]社会思想和社会现实密不可分,阐发国家社会的现实形态,解释其中原因,社会思想以这种形式区别于纯粹的思想哲学研究。

余天休论述了中国社会思想的背景来由。自私有制产生以来,阶级不断分化,到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呈现出的背景是有权者为所欲为,不容持不同政见者,民众生命财产无所保障,知识分子对此委曲求全,敢怒而不敢言,稍有不慎即惹祸害,只能采取明哲保身、指桑骂槐,或消极不合作、退而求其次的态度。各种社会思想都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墨家提倡兼爱,实希望统治者不仅爱其嫡系,还要兼爱万民;儒家劝告王者施行仁德,不必再行武力,下者则尊敬礼仪崇尚权威,遇事和为贵,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如儒家的孟子论说民为贵,民实为士民,而非万民,无非让民中的“士”的地位提升,参与治理天下;法家要求王者公布法令,为政者以身作则,王子大夫犯法与民同罪,但在上者不会与下者在法律面前同一,且刑律对民过于苛刻,法者皆流于空谈;道家教人装糊涂,听天由命,以退为进,以亏为赢,以失为得。知识分子宜与市井走卒和声,制造舆论,才能推动变革。江湖派别以“敢”字为先,抱打不平、劫富济贫,对内讲义气,对外打倒贪官污吏,为民间影响较大的思想。[40]这些阐述无疑都具有鲜明的社会思想性质,社会思想是社会的思想,是各阶层为适应社会背景和环境在理智上的最佳权宜之计。当然,传统思想据此也有弊端,这些类型的思想演化下去,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很多,如凡事敷衍凑合,不求有功,不求彻底,只求无过,从而使团体涣散,人人自私,社会缺乏团结,集体一盘散沙,凡事不合作,诸事由恶人把持,他们利用蒙骗、恫吓、要挟、利诱等手段,欺压民众,分门别户,排除异己,贪赃枉法。所以此种思想已跟不上时代,不能顺应瞬息万变之今日。[41]余天休将思想和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剖析思想本质、思想产生的后果及对传统思想的改造之法。虽有一定批评,切中要害,但整体来看,他不反对传统文化,从社会背景出发为传统思想进行辩护,颂扬传统思想蕴含的积极作用,与另外一些研究者特别是经过五四洗礼的部分学者将传统符号一味看作是为当局制度起粉饰的护身符而无视其优点不同。我国社会思想的优点在于面对社会现实时细致分析,力求发挥出有限和所可能达到的正向极限作用,注重现实性,根本是为谋士服务的,适合于芸芸大众,以区别于其他文明体系思想的理想性。

余天休还论述了儒家作为社会思想的性质。他认为儒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伦理宗教,儒学的创立者孔子不认为自己是宗教的创立者,但他的后来追随者试图让孔子成为宗教主。儒学从根本上说是世俗的,是一种关于世界的社会学。孔子生活在战国年代,战乱纷争不断,因此,他的理想是全人类和平,由此他忧心如焚地创立了这种务实的人生哲学,人们应该关注当下的生活而不是来生,在生活中保持个体优良的美德。儒学中,家庭对于个人生活来说很重要,家庭是生活的基础,家庭也是国家的基础,家国共构,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如孟子所说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全社会关系的基础,是国家政治伦理的建构原则。儒学在汉武帝以后取得独尊的地位,形塑了中国人特有的思想。[42]儒学为生活哲学,讲求道德伦理而不是宗教,家庭关系优先,从家庭格局推至国家结构;儒学还是世俗之学,对鬼神世界存而不论,敬而远之,不像其他宗教崇尚来世彼岸。

余天休还论述了道家思想。道家是我国本土唯一固有宗教,道家对中国社会影响至为深远。“其他宗教皆为出世之宗教,道教则出世入世治世皆有之。其出世者为修道、炼丹、退隐,其入世者为自治、自肃,其治世者,为图操天下之大权。”历史上握天下大权的政治家,多数为道家中人,中国得天下者,最初都有道家为其运筹帷幄,每于功成身退,或以退为进,此为道家一贯作风。道家势力之雄厚,乃因其自称能预知人类祸福吉凶存亡之道,以其医卜星相之术,天干地支之数,阴阳五行风水之理,辟邪治鬼之方,以应付人事。其能握权,是其能以退为进,以静观动,以虚为实,以逸待劳,以无为而治,避重就轻,不动声色,不露锋芒。道家此种作风,外表看似迷信,其实收治人之效,朝野上下,上至君主,下至百姓,遇有事莫不求教于道家。[43]道家不单求退隐全身保全自己,而且为求长生不老之术,道家可以用来治世,以无为无事虚极静笃而治天下烦心之事,干预人的心理,攻心为上,善于抓住时机突飞猛进,进而左右他者行为以不费多大气力握权收治。

移居美国后,余天休将《道德经》译成英文,这是继林语堂之后华人翻译的在英语世界影响最大的《道德经》版本。《道德经》本身在西方知名度很高,据传出版数量继《圣经》之后排在第二位,已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俄文等。不过,多数是外国人自己翻译的,华人译本不多,余天休的版本便是其中翻译得较成功的一个版本。余氏《道德经》附有他对老子和《道德经》的看法。老子姓李,美洲李姓人以老子为智者祖先,建立了李氏敦宗公所,供奉老子。在余天休所译的《道德经》的前言中提及,老子的哲学教人无争,要像赤子一样回归到简单纯真的状态,不以征服其他人为强,认为征服自己者更强。传说孔子像老子问礼,老子说,人所说的话连同他的躯体终将消失腐朽,唯有他写下来的文字能得以保存。一个智慧的人保持愚蠢天真的美德,是因为他了解无为的价值,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真正有为。林语堂谓《道德经》是一部伪装的哲学,或者说是怎么回避困难的艺术,迟缓当下危机的冲击。余天休评论林语堂这段话道:问题是否通过回避迟缓危机就解除了,如果危机需要解除,那么当然应该采取最小阻力的方法,而且不违背自己的意志。无论如何,要回避对方的锋芒,让对方自身的力缠住对方,被自己的重量压倒,丧失动力。当做这些的时候,时间和耐心是基本的要素,对方变得不耐烦,自己耗费自己,我们能做的唯有等待。我们战术上的惰性使对方摧毁了自己。关键时刻需保持行动的平衡,一面避开不利动能,另一面朝着正确的方向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问题自动转向另一种形势,更好或更坏。那些占有显赫地位的人逐渐丧失其地位,通过内部对立力量而在政治上变得虚弱无力,当问题抵达这个阶段时,症结自然得解。这是老子思想的关键,对待一切不利局势只管笑谈而过,不必耿耿于怀,闲云野鹤,云淡风轻,等待赢得最后的胜利。林语堂说在老子的著作中能找到治疗信仰现代权力欲的顽症,希特勒及所有世界梦想专权者的那些技巧在它面前都显得荒唐可笑。因此,老子的思想虽然在2 400年前,但能解决当下问题。只要对当前世界问题感兴趣者,就有必要去阅读这个只有五千言的小册子。[44]老子的精神流传到现代仍不过时,现代人同样需要道家的智慧。

许多人认为道家靠消极等待解决问题,这是对道家思想的误解,等待固然是其基本特征,但这种等待是为了避免失误,将错误降到最低,多思考少行动,在机会到来的时刻迅速行动,不让机会错过。道家所说的行动是看不见的,在行动之前观望、注视、理解、观察、探究、检查、回顾,直到觉得有必要才行动。道家最有效率,类似于经济学说的以最小的时间、成本、最少的努力完成最大的事情。故意向人示柔弱讲礼仁让,处于虚空安静平和的状态,一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阻力,二是方便观看思考。静比动更难做到,道家将那些能够安静思考、细致计划而不是莽撞行动的人视为圣人,他们以退为进,保存实力,崇尚简单朴素的生活,虚怀若谷,节约精力、财富和时间,为了等到机会到来能够储蓄激发出击的力量。盲目的行动是人为的妄想,结果往往招致失败,人要顺其自然,水到渠成。[45]因此,学习道,首先要学会耐心,闭上嘴巴保持谨慎,克制冲动不轻易行动,所谈的都是公共问题,不带私人感情面对争议。而这一切来自吸收自然要素,保持内在的纯真元气。(www.xing528.com)

余天休在《道德经》译本最末附上了自己对道学的解释,将“道”解读为崇尚自然。《道德经》说人的天性不能被塑造,人的行为不能被轻易控制,一切应顺其自然,人通过灵巧地适应自然来改善条件,其他人为的试图控制和改变都是致命的。最好的策略是让它单独存在,发展其自然的天赋,那些人为的规则控制不会成功。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没有绝对的,都是有条件的,或好或坏,唯有变化、变通是绝对的,所以人应该机智地顺应这种变化,不应该固守和承诺,要以开放、宽容的姿态前行,不计前嫌,不论对方是什么身份品级,都和谐共处,达到百流汇海。

由此,余氏认为,《道德经》可运用于一切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活动中,从个人生活到国家事务,解决各类问题。道教导我们要自信、放松地享受生活的艺术,调和关系、平衡极端而不是激化矛盾,适应环境,多方面思考,多途径实践获得合理结果。贸然行动,一味地单向思考,为了所谓的名声和一些虚无观念不顾实际情况,硬碰硬地面对困难,以最大代价获得最小收益,造成冲突对立,这都不是道的精神。道告诉我们不争论,不断言,不固执,凡事不要造成紧张的气氛,笑谈面对。在政治上,不要通过战争反叛取得胜利,而应将政治作为一种游戏,以瓦解、分裂、迟缓、观望、干扰等逐步渗透的方式达到目的,将对立各方综合在一个系统内共生共存。根据现实的发展,通过理性思考,不断调整路线,不固守旧有的人与事,要点在于顺势而为,道家中人都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道家有一对概念:有和无,无胜于有,因为一切能被看见的东西都是虚弱的,处于被攻击的开放状态,看不见的东西能够得到保护,这就是所谓的“伪装”胜过真实存在的道理,所以要谨慎秘密。很弱的时候装作强,很强的时候装作弱,永远不要让对方知道你的真实意图,没有多余的话,没有知识的固定假定,没有炫耀的愿望,没有不需要的声明,如果说不清楚那就含糊一些,功成身退。学道者的人生没有遗憾,对他人无抱怨无恶意,保持自由宽宏大量。道是一种个人主义和独立思考的哲学,类似于西方的自由主义。我国的法家、兵家、儒家、纵横家都从道家吸收养分,道家是真正支配中国思想塑造中国人心灵和历史的哲学。[46]

除了论述中国的社会思想,余天休还追述了西方社会学发生之前的西方社会思想史,描述了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基督教到卢梭、欧文整个西方早期社会思想发展的历程。[47]众所周知,古希腊是现代欧洲和西方思想的发源地,早期古希腊精神是积极进取的,到古希腊晚期因环境变化国家衰落,古希腊精神显得消极避世,古罗马基本延续了古希腊文化而无多大创新。[48]西方在中世纪盛行基督教,基督教来自东方的犹太教,宣传上帝来世,宗教成为这一时期的精神支柱,教权一度压倒俗权。在一些教父的努力下,基督教教义逐渐系统和理论化。[49]到了十五六世纪,西方人对基督教进行了反思,他们将目光由上帝转向人,开始讴歌人的尊严和权利,发现和挖掘人的理性能力、人的意志力和人性的自由,提倡世俗的幸福和享乐。[50]此外,现代有葛德文(Godwin,又译为戈德温)[51]、圣西门(Saint-Simon)、欧文(Owen)、傅立叶(Fourier)等组织新村实践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者。晚近西方社会思想的变化有马尔萨斯(Malthus)的人口论,金斯利(Kingsley)与莫瑞斯(Maurice,又译为贸利斯)[52]、卡莱尔(Carlyle)[53]、罗斯金(Ruskin)[54]等理论家所论。余天休还提到了麦肯兹(Mackenzie,又译为马干斯)的社会哲学引论、基德(Kidd,又译为其的氏)的社会演化、洛策(Lotze,又译为罗德斯)的小宇宙、克罗泽(Grozier,又译为葛罗斯尔)的文明与进步以及纳什(Nash,又译为那斯)的社会良心创造等理论。

余天休提及欧洲近代社会变迁与社会思想发达的关系,他认为,西方社会之所以成为现在这样的社会,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抛弃传统。[55]余氏研习西方社会思想,重在阐释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关系,使我们容易得出结论:西方的现在是它过去的某种延续。现代西方为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实质是将工厂、资本、人力集中的制度,也就是将大量的人群集中起来,集合在一个叫作工厂的地方,生产大量产品。这不是小资本能做到的,于是出现了银行交易所等机构,制造、调剂和衍生信用。这一切都由少数资本家操纵,资本家同时也是管理家,由此资本家日益富裕,贫者无地告借,阶级分化日益严重。不仅如此,资本主义还引起社会的各种变化,如乡村荒废、城市扩张、乡村人口减少、劳工问题、人口问题、婚姻家庭、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等,诸多问题都因此而产生。为解决这些问题,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施行保险、慈善,发展教育培训等。国内市场饱和,为推销大量出现的产品,资本主义国家展开殖民竞争,武力扩张,获取原材料,终演变成两次世界大战。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得益于工业革命以及机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切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工业革命的发生源于蒸汽机的发明和英国商业经济的发展,民众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和精神的产生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受法国革命影响,其他国家相继爆发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由此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而法国革命兴起的原因在于新大陆的发现,贸易推广到国外,民众见闻日广。新大陆的发现是因为欧洲人与回教人之间发生战争,历时两百余年,欧洲人的贸易受到回教所在的亚洲西南方向的阻碍,欧洲人转而探寻去小亚细亚的另外道路,沿着欧洲西行,哥伦布意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开辟了新的市场贸易。此外,欧洲与东方民族的接触使欧洲找回了失传的古代文化,主要是古希腊文化,如亚里士多德的学术,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及其相应的宗教改革,思想文化为之一变。正是因为西方人接受了基督教,民众信仰耶稣,而基督教何以在西方出现,原因在于罗马帝国晚期实行了封建制度,强人自行分割地盘,封侯封爵,可对自己领地的平民任意使役,作威作福,民不聊生,生活困苦,从而接受了原从东方传过来的基督教。此外,罗马灭亡,各地独立小邦出现,今日欧洲各国林立与此有关。所以作者提出,今日之论西学,不可不自罗马灭亡说起,今日欧洲的科学和文明,实始于此。欧洲今日之文明,实起于罗马帝国的灭亡。[56]余氏按照从古代至现在的时间顺时针叙述,我们将其内容倒叙,这样更方便发现余氏写作本文的意图,以当下为基点进行回溯,重在当下,慎重追远。西方社会思想派别有多种,但实际彼此关联度高,如将古今社会思想联系起来,我们将借此明白西方的现在和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现在西方所发生的一切都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此论言之成理,可信度高,是余氏社会思想研究方面的创新之处。西方现今的制度和古代并无太多脱节,正如他们古旧的建筑和文物都保留至今,未有突兀之处,自然过渡而来,西方在现代中保留了大量的传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