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总是在世界文化的整体发展和不同文化的相互观照中实现的。我们在“他者”的评判体系中不断完善和充实着自我的身份建构,文化全球化的互动结构给民族文化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电影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征形式,要想获得全球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对本民族文化的挖掘,同时还应当观照人类共同的情感诉求。换言之,不仅应当满足本民族观众的需要,还要尊重其他民族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心理期待。在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下,无论哪个国家、民族、族群,都无法规避其他民族的存在,鉴于文化的互动结构,我们对于民族性的坚守应当是在符合人类共享价值系统的前提下对民族文化信仰的保留。
反观21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我们有《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一部又一部商业大片,它们以恢宏的场面、强烈的视听体验、高水准的技术制作、激烈起伏的情节设计著称,可惜的是,它们却在国外的影院鲜人问津,在国内的媒体上遭遇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中国电影似乎走上了一条更为迷茫的道路,接二连三的武侠巨制,似乎成为了中国电影海外营销的唯一出路。中国的电影导演进行着国际化电影创作的尝试,有的导演将东方的故事和西方的叙事手段结合,有的导演用中国的历史述说西方的精神,有的导演试图借用西方魔幻主义手法来诠释东方的人文情感,却令人遗憾地在这种“大片”的形式下宣告失败。
本文认为,立足本土文化资源、汲取西方文化精华本身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关键,绝不仅仅是大制作、高投资、一流制作团队等物质因素。相反,只有以拥有悠久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中国传统为根基,使用东方文明中最擅长的含蓄细腻的情感诉说、充满哲理的人性观照和诗意境界的美学理念,这样烹制出来的“中餐”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方电影模式。
虽然东方价值理念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是有别于西方价值系统的,但却是符合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和普适价值的,它是中华文明特有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对于本土市场而言,中国电影本身的文化亲和性和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都为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中国电影的发展及其民族性的建构,不能盲目依赖西方的评定标准,而是应当充分挖掘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人文情怀,同时注意对人类共同精神家园的呵护与维持,从而形成民族性与人类普适价值系统的有效并存的局面。
面对当下世界话语秩序,全球性所引发的后果,既是对原有的封闭自足的区域性民族文化的一种挑战,更是一种难得的、使本民族文化得以弘扬发展并与其他民族文化形成有效交流互动的文化机遇。中国电影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着认知范式的变化。而就电影文化的发展策略而言,中国电影既需要进行影像的民族身份建构,同时还需要积极融入新的元素,注入新的思维理念,借鉴新的技术手段,站在对人类普适情感的视角,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有意识地培养西方受众,渐次地推进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引导西方受众进行“中国式审美”,而不能仅仅是满足于西方的文化猎奇心理。因此,中国电影必须在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性面前有所抉择,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特性的同时,对文本内容进行“双重编码”,抓住文化契合点,为西方的观众提供文化体验上的补充,通过对共享价值体系的体现来赢得受众认同,从而在全球化时代实现具有民族精神主体性的中国电影建构。(www.xing528.com)
(原刊于《文艺研究》2013年第8期)
【注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