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西方人,却为自己取了个地道的中文名字“卜松山”,还颇有几分道儒意蕴,或许这本身就预示着跨文化“对话”的良好开端。卜先生身居德国西南边陲古城特里尔,胸中却有一番“天下”丘壑。仅有10万居民的古城特里尔与中国的渊源始于马克思。几个颇有意思的巧合是:卜松山/Karl-Heinz Pohl与马克思/Karl Marx拥有相同的德文名字“卡尔”/Karl[1],两人出生地也相距不远,且均与当今中国关系密切,不过马克思以“主义”风行于神州,卜先生以“汉学”闻达于业界;在涉及中国现当代的部分,比如“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2](儒家传统与“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这样,来自同一地域的两位德国人,以同一“他者”(中国)为媒介展开时空对话。
卜先生的“跨文化视阈”,理应是在后现代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横跨西东文化、经过长期观察与思考而渐次形成,并逐步奠定其作为一代汉学及跨文化学者治学所力求掌握的方法与气度:用法国著名学者于连(Francois Jullien)的话说是“换位思考”(Ortswechsel des Denkens)(第一章:文化),落实到中国道家先哲庄子那里就是摆脱“井蛙之见”的一种相对性。在其笔下,中西文化中的一些重要哲学命题与典故被信手拈来,用以对一些现代普遍性问题进行别开生面的诠释。一些重要跨文化学者(如费正清、杜维明等)的观点也在该书中得以再现。
站在跨文化“彼岸”,卜先生用相对客观而冷静的笔触(甚至偶尔也毫不掩饰对中国的好感)来叙述涉及中国文化传统与当今世界的一些重要关联,比如中西(主要是德国)媒体上有关“他者形象”(fremdbild)的构建倾向及其深层根源;在西东文化邂逅中由于民族性格及文化视阈差异所带来的理解或误解,“自我”与“他者”、“本体”与“客体”、“共识文化”(konsenskultur)与“斗争文化”(streitkultur)等“角度转换”的必要性,个人与社会、历史与现代之间的交错关联等,因此,具备一种“跨文化”的“移情能力”(einfühlungsvermogen)(J.W.Fulbright:empathy)不仅成为跨文化学者,也成为跨文化精英努力追寻的方向。(www.xing528.com)
如果以“跨文化视阈”来解读,则中西(主要是中德)双方由于文化、历史、哲学宗教背景等差异导致了“他者形象”的错位。具体到德国的中国媒体形象,一部欧洲五百年来跌宕起伏的中国形象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形象被再三误读的历史。自马可波罗的“契丹之国”以降,到中世纪的“礼仪之争”、20世纪初前后的“黄祸”(gelbe gefahr)以至近年的“黄色间谍”(gelbe spione)(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明镜周刊》在2007年10月曾以《黄色间谍》为题作封面报道,由于其涉嫌刊载严重辱华言论与图片,引起旅德中国学生学者集体抗议,并被起诉至法院[3]),西方的中国形象几乎都是片面或失真的;在跨文化学者卜松山眼里,这是“基于一种肤浅的认知”,归根结底是自基督文明诞生以来逐渐占据上风的“欧洲中心主义”价值观与文化优越感,因此,现在到了结束“欧洲文化独角戏”而进行“跨文化对话”的时候;正是这种跨文化的“换位思考”,在一定程度与范围内对“中国形象”问题起到正名与厘清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