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营造舆论,1915年8月,袁世凯派人携带巨款到上海收买报纸,《申报》探悉这一阴谋后,采取巧妙手法使之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9月3日《申报》以答读者问方式刊出启事,公开向社会公众揭露此事。启事说:“来电传言有人携款十五万来沪运动报界,主张变更国体者。事之确否,固不敢信,惟有人投书本报询问,此事并及本报宗旨者,故略表数语如下:按本馆同入,自民国二年十月二十日接手后,以至今日,所有股东,除营盈余外,所有馆中办事人员及主笔等,除薪水分红外,从未受过他种机关或个人分文津贴及分文运动。此次即有人来,亦必终守此志。再本报宗旨,以维持多数人当时切实之幸福为主,不事理论,不尚新奇,故每遇一事发生,必察真正人民之利害,秉良心以立论,始终如一,虽少急激之谈,并无反覆之调。此次筹安会之变更国体论,值此外患无已之时,国乱稍定之日,共和政体之下,无端自扰,有共和一日,是难赞同一日,特此布闻。申报经理部、主笔房同启。”[11]这种斗争方式十分巧妙,表面上是回答读者的问题,声明自己的清白,实际上是对袁世凯政府收买报纸阴谋的深刻揭露。在广大读者的众目睽睽之下,本想接收贿赂的报纸也不敢贸然行事了。
袁世凯对《申报》的巧妙斗争策略,确实恨之入骨,但又不敢公然向《申报》动用暴力,否则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了。另外,《申报》馆,设在租界里,并且具有英商背景,袁世凯即使想打击《申报》,确实有点鞭长莫及。袁世凯要复辟帝制,必须取得外国列强的谅解与支持(如,日本以支持袁世凯做皇帝为交换条件,于1915年1月18日,向袁世凯秘密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因此袁世凯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敢冒着得罪列强的风险,派人到租界对《申报》及其他报刊“动粗”。袁世凯贿买上海报纸难以成功,1915年9月只好派自己的御用报纸——北京《亚细亚日报》到上海出版分版,为复辟帝制营造舆论。
上海《亚细亚日报》创刊前,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在各报刊出启事,声明本报“总撰述为在《时报》《申报》担任北京通信之黄远生先生”。可是上海《亚细亚日报》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出版之际,黄远生由北京抵达上海后,于9月3日在上海各大报刊出启事称:“鄙人现已离京,所有曾担任之《申报》驻京通信员及承某君预约上海某报之撰述,一概脱离。至鄙人对于时局宗旨,与《申报》近日同人启事相同,谨此。”[12]黄远生此举,无疑向社会各界和公众公开表示与袁世凯政府决裂的态度。
黄远生(1885—1915),原名基,字远庸,远生是他的笔名,江西九江人。黄远生年少时勤奋好学,曾在两年内连中秀才、举人、进士三榜而名声大噪。辛亥革命后,他弃官从文,全身心投入新闻事业,担任上海《申报》《时报》《东方日报》驻北京的特约记者和北京《亚细亚日报》的撰述。在新闻业务上,黄远生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是民国初年的名记者之一。戈公振先生在《中国报业史》中称之为“报界之奇才”。民国初年,黄远生的基本政治态度是拥袁反孙的,因而担任过北京《亚细亚日报》的撰述;但随着时局的发展,他逐步认清了袁世凯的反动本质,遂宣布脱离一切政党而独立。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的时候,对他进行多方拉拢,欲借重其文名和声望。黄远生为了摆脱袁党的纠缠,于1915年9月离京逃至上海,在报纸上刊登启事公开表明反对帝制立场,随后因担心袁世凯报复而被迫流亡美国。(www.xing528.com)
《申报》把黄远生的启事放在第一张第一版报头左侧,以大字刊出,连登九天。这对即将出版的上海《亚细亚日报》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上海《亚细亚日报》一出版就收到许多群众的抗议信,有署名“帝制之敌”、“反袁至死”等,并声言将以激烈手段对付之。该报也不得不承认“恫赫之书信来者益多”,请租界巡捕房派巡捕保护。[13]但仍不能免遭横祸。在出版的第二天就有人从正门掷入巨型炸弹,炸死三人,伤十余人,馆内设备也遭到严重破坏。《亚细亚日报》并没有吸取教训,停止出版,反而挟政府之力,要求租界当局从严追究。不料11月17日,又有人从二楼窗户投入炸弹,经理刘竺佛受伤,房屋及家具破坏严重,加之四周邻居的反对,该报被迫停刊。
以前,只有袁世凯动用暴力手段查禁报馆、残害报人,现在民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炸毁袁世凯的御用报社,确是天下奇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