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岛地理坐标为北纬38°55'57",东经118°30'33",水路南距天津港38海里,北距秦皇岛92海里,距海岸10.8海里。曹妃甸原为海中沙坨,形成于6000年至3000年前,为古滦河三角洲潟湖区,即滦河经由老溯河中下游河道于此入海而形成巨大的三角洲。滦河东移后,这里在海水经久冲刷作用下,三角洲渐渐脱离河口和陆地而形成海岛。
曹妃甸原系无名小岛,何时得名,旧志未详。据考,盖因岛上有曹妃殿而得名。又因甸区海域鱼肥虾美,甸东北皆渔人下网捕鱼之地,故又名西鱼岗。清光绪版《滦州志·海防》记载:“曹妃甸即西鱼岗”,周围“海水荡谲,延漫百余里”。曹妃甸海域海运历史源远流长,为历代海运的必经之路。史书载:“海运自秦已有之,而唐人亦转东吴粳稻以给幽燕。”“由海通河者,自三岔口河有三条,一由直沽经潮白河至通州……一由芦台经黑洋河、蚕沙口、青河至滦州。是滦之漕……自辽西至北平无不可通者”(《读史方舆纪要》)。由于海运繁忙,曹妃甸岛上建起了导航的灯楼(灯塔),为南北海运行船引航定向。而殿宇建筑巍峨,气象万千,香火缭绕,引来无数来往海客登临大殿焚香祈求平安,络绎不绝。传说当年虔诚祈祷者皆平安无虞。甸上“古井甘泉”则更为神奇。“大海之中,茫茫无际绕甸海水皆咸,惟殿前一井甘美”(《滦州志·地理河流》)。
《滦州志》还记载,曹妃甸岛面积是“东西长7里余,南北宽4里余”,并绘制一幅地图,图上标注岛的东西两端,分别称为“青草坨”和“小北坨”,中间有曹妃殿、慈航庵,庵前标有水井,还有灯楼(塔),且四周有4处鱼铺,说明此时岛上是适合渔民居住的。史料称,出家僧人法本曾到曹妃殿,焚香祈安,并化缘参禅,兴建灯塔,为舟船指航。后经天津海关负责建起第一座真正意义的灯塔,“高六丈,夜则燃灯,盖海舶出入恃以定向者也”(民国版《滦州志》)。声名远播的曹妃甸曾呈现空前兴旺的景象,当时邑人有诗云:“潮来拍岸浪如山,潮落渔人满海滩。张得鲜鱼三百尾,一时齐唱棹歌还。”(www.xing528.com)
民国初年,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怀实业救国、振兴中华之志,考察直隶沿海,曾在《建国方略》中指出“拟建不封冻之深水大港于直隶湾中”,建设“与纽约等大”的“北方大港”,并对港口的地理环境、经济腹地、发展远景进行详细论述。虽然当年孙中山规划的“北方大港”并非直指曹妃甸,但随着曹妃甸的开发建设,一个比孙先生的设想更加宏伟壮阔的蓝图已成功绘就,业已成为世界级的深水大港。
现藏于曹妃甸工业区置业大厦规划展览中心的曹妃甸岛碑,系混凝土打造而成,上书“曹妃甸岛”4个楷书大字,落款和时间为“滦南县人民委员会,一九六三年八月”,这已成为曹妃甸沧海桑田巨变的见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