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高跷,是我国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踩上高跷都成了巨人,高跷的高度矮则30~70厘米,高可达2~3米,远远超出现实生活的巨人,当然要敷彩饰面,以娱观者。
踩高跷技艺性很强,一般的技艺是首先学会走出各种队形图案,称大场,绕着游行或表演,也可以二三人组成小场,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下腰、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其表演故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相与表演,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和绝招。踩高跷不但扮演的人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角色因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等,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而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吕洞宾、张生、济公、小丑皆有,他们边唱边演,生动活泼,走起来如履平地。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关于高跷的起源,历史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模拟仙鹤跳舞,甲骨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山海经》中提及“长股国”,根据古人的注释,可知其与踩跷有关,这是源于劳动生活的最早记载。(www.xing528.com)
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早在公元前500多年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汉魏六朝将高跷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称为“高跷”,用1~3尺长的带托条木制成。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铙钹、大鼓等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北京称为高跷会,黄河流域则称扎高脚,冀东地区就叫踩高跷。据清乾隆版《滦州县志》载:“每届正农暇,乡民多有办秧歌、高跷及狮子、龙灯、旱船、竹马之戏,沿村歌舞,犹古盛世做傩难,驱历之俗至填仓而止”。由此看来,自古时起,踩高跷早已成为冀东一带春节民间花会的一大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