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是一项由来已久的游戏活动。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乡间,女孩子踢毽子,男孩子打陀螺,各有各的游戏方式,一时成为时尚,给枯燥的生活增添无限的乐趣。
毽子:“一种脚踢的玩具。”这是《辞源》的释义。明代刘侗、于奕正合著《帝京景物略》:“其谣云: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发芽儿,打柭(读bā)儿。”毽子,早时是用铜钱和鸡毛或鸭毛、鹅毛等制作而成,后来铜钱少了,就用铁圈代替。毽子用的鸡毛最好是用活鸡的,据说用活鸡毛制成的毽子特别好踢,所以当年每到年节家里宰鸡时,孩子们便都围着争抢拔鸡毛,以备做鸡毛毽子用。清代词人陈维崧写过一首《沁园春》,专咏闺中女子踢毽子: “娇困腾腾,深院清清,百无一为。向花冠尾畔,翦他翠羽;养娘箧底,检出朱提。裹用绡轻,制同逑转,簸尽墙阴一线儿。盈盈态,讶妙逾蹴鞠,巧甚弹棋……”这是一幅多么形象而生动的古代仕女踢毽图啊!
踢毽子在我国虽然历史久远,但到底起源于何时则无定论。古代的名物考据家普遍认为踢毽子源于蹴鞠,为“蹴踘之遗事也”(宋·高承《事物纪原》),而蹴踘传言为黄帝所创,又说起于战国之时。在唐代以前的“鞠”“用毛纠结为之”(唐·徐竖《初学记》),与毽羽相似,也是以足踢之。在汉代的画像砖上就有踢毽子的场景,说明踢毽子最晚也是起源于汉代。南北朝时,踢毽子已有很高的技巧,唐宋时则更加风行,至明清时期,踢毽子大为普及,技艺也大为长进,成为一项体育和娱乐兼备的活动。“都门有专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
晚清著名外交官陈季同用外文写的《中国人自画像》一书中,专门辟有“毽子”一节,说“它由四根鸭毛穿过一两枚我们的方孔钱做成,鸭毛在钱下面掀起来,以使鸭毛富有弹性。……人们定立一个高度,毽子必须超过这一高度,没到这个高度的人便输了一场。”这一活动尤受到女性的青睐,清代光绪皇帝的瑾妃极爱踢毽子,而且身手不凡。(www.xing528.com)
踢毽子的花样主要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等等,就是通过人体的脚尖、脚跟、膝盖、大腿、胸脯、肩肘、头部等互相传接,使毽子上下翻飞,其技巧名目繁多,有金丝缠腕、苏秦背剑、顺风旗、倒踢紫金冠、仙人过桥等20余种。早些时候,小孩子们在玩踢毽子的时候,还边踢边唱一首童谣:“一个毽儿,踢两瓣儿,打花鼓儿,卖花钱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
时下,无论是中小学校园,还是城镇上的休闲广场,仍会看到男女老幼踢毽子的身影,玩法从一个人变换着花样踢,变为两个人或三五个人对踢,各显其能,不时博得前来围观的人们喝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