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大鼓发轫于乐亭,流行于冀东地区,以及京、津、秦和东北三省,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独特风格的一种曲艺形式,家乡人称其为“大鼓书”。
大鼓书艺人的演唱,最初的伴奏是一个板一个鼓,一手拿板,一手拿鼓踺子用来拍打节奏,用的板是木板。传说有一年春天,说书人温荣(1817-1902年)在皇粮庄富户崔八(崔佑文)家说书,一天吃完饭后在外边闲逛时,看见崔家长工正在犁地,忽听“咯嘣”一声响,原来是犁铧碰到石头崩断了。一个人拿起断了的犁铧片敲打了几下,便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此情此景被温荣看得一清二楚,这声响也启发了他:铁器响声要比木头的响声清脆悦耳,何不用铁片做一副板呢?于是他把破碎的犁铧片拣了回去,偷偷打磨了一副铁板,一经试用果然效果很好,便用起这副铁板说书,说红了冀东与东北,温荣遂得“温铁板”之称。史料记载,温荣改革乐亭大鼓伴奏的木板为铁板,时在1850年。
由木板改进为两片铁制简板,当时称梨花片或梨花板,取犁铧板谐音。因截取农具犁铧之尖定制而成,形如半朔月亮,夹于指缝间敲起来叮叮零零,可以根据情绪需要,或收、或放、或单、或双,加花变奏,意境轻快,艺人皆效仿而用之,故流行开来。后来改进为铜板,称阴阳板、鸳鸯板,取成双成对之意,为两块大小、形状相同的半月形熟铜板,一般长4寸5分,宽1寸3分,厚1分。板的弧形一面的边缘比直形一面的边缘稍薄一些,这样音响更清脆优美。板的两端锐角不太尖,太尖了音色会显得高而飘,与人的声音不合。
鸳鸯板这种击节乐器,也见于其他曲艺形式,比如山东快书。说书人一般左手持板,底板直形边朝手掌的方向,平放在中指和无名指的上方,持板力度适中,控制灵活,击打自如,基本姿势犹怀中抱月之势。初学者需反复练习,才能把握得好,直到敲击出真切、清脆、柔和、圆润的声音。
大鼓书除了鸳鸯板外,另一个重要道具就是小书鼓。像许多兄弟曲种一样,如京东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等,均是以小鼓为伴奏乐器。(www.xing528.com)
乐亭大鼓诞生于清初,由“乐亭腔”演变发展而来,从“唱而不说” 到“唱而兼说”,书鼓是必不可少的击打节拍之器具,后又增加了三弦伴奏,如此简单的配置一直沿用至今。小书鼓与大鼓的结构、形制大同小异,只是体积小得多。鼓面圆形,鼓身扁平,鼓面直径6寸4分,厚2寸4分。鼓箭为木制或竹制小棒,长7寸2分,尖端略细。鼓架由6根箭竹交错支起,用线绳绑紧。书鼓属双面膜鸣乐器,无固定音高,但发音频率高于大鼓,而音色变化不如大鼓明显。小鼓与大鼓的奏法也基本相同,但由于鼓面小,击音比大鼓高,声音较结实,余音较短。
“一鼓一板、一弦一演”,这便是乐亭大鼓的全部道具。按照业内称呼,鼓为“轰子”,鼓架为“托子”,鼓槌为“点子”,称三弦为“码子”;另备扇子一把、醒木一块,扇子称“折叶子”,醒木叫“醒子”。表演场地大小不限,台上街头均可,一张桌子,一个凳子,一人伴奏,一人表演,鼓弦备好,便可演唱。
“嘣嘣嘣、嘣嘣嘣……”说书艺人表演前的定场诗、开场白之前,总是先打鼓,业内称“鼓溜子”,相当唱戏前的“开通儿”以招徕观众,鼓声或高或低,或急或缓,音色清晰、明快,并伴有沙沙的声音,这别有特色的鼓声,犹如浓郁的乡音般亲切,让人痴迷、沉醉和神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