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件极富时代特征的戏箱,是在20世纪70年代大演、大唱、大学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时期的戏箱,正面画的样板戏红色娘子军形象,并书毛主席语录:“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所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所谓戏箱,是指用来盛装戏班行头和道具的箱子。早时,戏班的戏箱数量没有死规定,每个箱子也没有固定任务,只是一般盛装戏装、道具及其他杂物的箱子。后来,随着戏曲的发展定型,戏箱也有了固定的模式。明清时代的戏箱分为4大类:一是衣箱,放置袍、袄、裤、裙之类;二是盔箱,专放盔帽;三是杂箱,盛放须、发、靴、鞋及其他杂物;四是把箱,是扁长的箱子,置放銮杖、刀枪把子之类东西。每种箱子装什么都有严格的规定,同时也有专人管理。每年腊月临近年关的最后一次演出叫“封箱”演出。
戏箱是戏班子里最为珍贵的设备,演出前放在后台,按规矩是不允许任何闲人去坐的,演员中除丑角可随意闲坐之外,其他演员概莫能免。其原因是唐玄宗曾演过丑角,他贵为天子,当然百无禁忌,此后的丑行演员因此也获得这一殊荣。
过去的戏班子应邀去富豪之家唱堂会戏,开演前需先挑戏箱来,演毕再挑戏箱回去。《金瓶梅》第四十二回记载:“王皇亲家二十名小厮唱戏,挑了箱子来。”如果要连日演出,则必须留下戏箱在主人家。(www.xing528.com)
当代京剧研究学者徐城北在《梨园走马》[1] 一书中,收有《七谈戏箱制》一文,说京剧的戏箱“一共分为大衣、二衣、三衣(靴包)、盔帽、旗把五个‘箱口’,每个‘箱口’因收放物品的形状、样式、数目不同、收放形式与组成结构亦有异,因此,具体的戏箱以及收贮器具的数目也不一样。”京剧讲究“宁穿破,不穿错”,名角往往还有自己专用的行头,盛放在专门的箱子里。
【注释】
[1]徐城北,梨园走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