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
谱牒是古代记载氏族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我国谱牒起于周代,周官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周礼·春官》)。“周朝建立了由氏族组织演变而来的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即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成为土地和权位的法定继承人,与之相应的是‘尊祖敬宗’的祖先崇拜。由天子至士民,层层分封,通过血缘关系确定财产和权力的分配,从而实现巩固奴隶制统治秩序的目的。于是乎用来‘考支派序昭穆,明嫡庶别亲疏’的谱牒便应运而生了”(朱振华《谱牒浅说》)。
秦始皇一统天下,民族宗法随之瓦解,但血缘宗法思想依旧传承,尤其是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谱牒作为强化封建专制统治的有力工具而得推行。“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通志》)。隋唐时期谱牒仍然盛行。进入宋代,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宗法伦理思想,即程朱理学,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崇,“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民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张载华·宗法》)。于是,从宋到清,以及民国,谱牒的修撰绵延不绝,特别是“一家之史”的谱牒得到大力倡导。
“一家之史”又称“私家之谱”,包括家谱、宗谱、族谱、支谱、家乘、世谱等,还有专门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年谱”体裁。宋代欧阳修的《欧阳氏谱图》和苏洵的《苏氏族谱》,被后人称之为私谱的范本。《孔子世家谱》是我国家谱中很受注重的一种,历经岁月更替,沿修不辍,内容极其丰富。(www.xing528.com)
无论皇家玉牒,还是私修家谱,都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司马迁著《史记》而“读春秋历谱谍(牒)”;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其在正史外……稗官野史暨百家谱录、正集、别集、墓志、碑碣、行状、别传亦不敢怠也。”谱牒为后世提供了古代宗法家长制相关的资料,提供了当时的人口消长及其相关的社会状况的实录,以及详细可信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宝贵资料,同时可以用其佐史释疑,弥补史志不足。
曹妃甸区李八廒一带的李氏家族为一旺族,系李自良后裔,自明朝万历年间迁居而来建村立户,迄今已达440余年,传承有序,辈分派宗清晰:文宗得养(思),一天进士朝明殿(国),学体可全(继春长在),百福从龙佐大廷。于清光绪之年,聚全族名望之人和有识之士纂成《浭阳李氏家谱》,“世系门支,条分缕析;辈分排列,坦然有序;祖宗名讳,班班可考”(《浭阳李氏家谱》续修谱序)。
当年,李自良所生七子,自李家沙坨(今属曹妃甸区八农场)南迁,始为灶户,为越支盐场所辖。“灶民的生活,是人类最苦的生活”(清张誊语),艰难度日,苦不堪言。一直到“明”字辈,则于不同年度、路线陆续有人外迁于黑吉辽蒙等地,以“闯关东”者居多。图片为2019年5月1日拍摄于吉林省榆树市,原件为黑龙江省克东县李昌明收藏,为纸质谱牒,高80厘米,宽70厘米,立谱时间1886年,地点在吉林省扶余县。这张谱牒虽已破烂,但仍清晰可辨,记载着“明”字辈三弟兄的名字,及上一辈“朝”字辈2人、下一辈“国”(殿)字辈6人及“学”字辈十数人的名字。凭着这张谱牒和清光绪年间的《浭阳李氏家谱》,远迁东北的这支李自良后裔,于2017年10月与家乡族亲建立联系,失联百余年后得以认祖归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