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广大农村活跃着一支庞大的医疗队伍——赤脚医生。这支没有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担负着为六亿农民提供最基础的医疗服务的责任。当年赤脚医生的典型特征,就是人人肩上挎着一个全皮的下部长方形、穹窿顶盖子的药箱,正中是醒目的圆形的白底红十字标志。
“赤脚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1968年4月《文汇报》一篇调查报告《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上,介绍上海市川沙县培养农村半农半医卫生员为农民服务的事迹。因南方多水田,卫生员平常背起药箱看病,放下药箱下田,常年打着赤脚,故被称为赤脚医生。《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后,毛泽东批示“赤脚医生就是好”,并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一个半农半医的群众组织迅速在全国崛起。
根据当时的报道,中国有102万乡村医生,其中近70%的人员为初、高中毕业,近10%的人员为小学毕业。赤脚医生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医学世家,二是高中和初中生,有一些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那政治第一的时代,能够成为赤脚医生必须是根红苗正的贫下中农子女,经过县一级卫生学校、公社卫生院培训学习就上岗了。赤脚医生是中国卫生史上的一个特殊产物,他们掌握一些卫生知识后,可以治疗头疼脑热等常见病,能为产妇接生,还有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www.xing528.com)
“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1975年摄制的彩色故事片《红雨》的插曲曾经脍炙人口。那时赤脚医生流行有两件宝:一根银针,一把草药,“治疗靠根针,药物地里寻”是赤脚医生的真实写照。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赤脚医生药箱里的药品实在是匮乏,除了一般的止痛、消炎针剂,剩下的就是红汞、碘酒、阿司匹林了,再有就是一个带着胶皮管子的听诊器,通常是放在药箱的最上面。
1984年,国家有关部门对赤脚医生进行考核,合格者颁发乡村医生证书。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不再使用“赤脚医生” 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卫生队伍》。昔日里“新生事物”赤脚医生已成为历史名词,但是,田间地头那个背着深棕色药箱,拉着家常在炕头看病的情景,已成为关于那个年代的一段温暖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