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知油的重要,仅次于柴和米。的确,现在食用的菜肴,有许多都要用油来烹调,油是开门过日子不可缺少的。
古代最早使用的食用油是猪、牛、羊等动物油脂。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所记载“猪肪煼(读chǎo)取脂”,说的就是把肥猪肉变成猪油脂的过程,但这种猪油在当时并不称“油”,而是称为“膏”。食用油从动物转变到植物是在汉朝,张骞从西域带回的芝麻,当时称为“胡麻”。人们发现这种东西榨出来的油非常香,可以用来食用,因此芝麻油是最早的素食油。但在芝麻油之前,我们的植物油脂提取技术已经产生,当时是从杏仁、乌桕上提取出来,但并未用于食用,主要用来点灯。到了明朝,植物油的种类已经相当丰富,而且古人还给这些油划分了等级。据明朝《天工开物》记载,“凡油供馔食用者,胡麻、莱菔子、黄豆、菘菜籽为上;苏麻、芸台籽次之;茶籽次之,苋菜籽次之;大麻仁为下。”由此可见,当时已有菜籽油、大豆油、茶油了。
压榨法是一种历史很悠久的制油方法。早在北魏《齐民要术》中,就有压榨取油的记载。在元朝《王祯农书》、明朝《农政全书》中,都有榨油机和榨油方法的记载。南方盛产茶籽,当地农民便将茶籽晒干,捣碎后加上稻草做成油饼,置于榨油机的榨膛中用来榨油。那时使用的是卧式楔子榨油机,在榨膛中装好油饼后,在油饼的一侧塞进木块,然后利用吊着的撞杆撞击木块之间的一个三角形楔块。随着楔块被打入榨膛,榨膛中横放的木块会对油饼产生挤压的力量。随着这个力量的不断增加,就会有清亮的茶油流出来。这种榨油机也可以榨花生、大豆、油菜籽等油料,一天一夜能榨出上百斤油来。如果从有准确可考的史料记载中的元代算起,这种老式的木制榨油机在我国差不多盛行了700多年,也许它真正存在的历史可能超过了1000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9年,全国还有木制榨油机15万台,出产的油脂占全国产量的40%,后来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曹妃甸地处沿海,过去的盐碱土地里,既不长花生又没有大豆,那老百姓生活的“油水”从何而来?可供榨油的植物是蒿子和黄蓿,即青蒿和翅碱蓬,都是典型的盐生植物,其籽粒都是用于榨油的好材料,以后种植棉花又有了棉籽,也可以榨油。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铁制的榨油机取代木制榨油机,是卧式机器,后来更新为立式的,同样要靠人工来完成,劳动强度非常大。(www.xing528.com)
根据有440年历史的老村李八廒的调查可知,传统的卧榨是用大锤砸木楔把油挤出,所以称“打油”。立榨是利用杠杆以重物压挤出油,后进化为转动螺旋把油挤出。螺旋立榨由框架、保险柱、小磨子、丝杠、排盖、大杠、油槽、钢圈等组成。框架用工字钢制成,基部铸水泥地板。加工过程是先将棉籽炒熟,冷后过筛清理,在碾上碾压成细面,再上屉蒸,蒸好的棉籽面放入榨机钢圈,用脚把坯子踩实踏平,边踩边用大锤怼,使棉籽面正好装满直径30厘米、厚约2指的钢圈,然后将装满棉籽面的钢圈用钢板托着置于排盖下,抽出钢板,一层层码好摆平压实,便向下旋转排盖,将钢制大杠插入排盖方孔,反向推拉,让排盖下行压挤棉籽面坯,使其渗油,直到把油全部榨出来。每百斤棉籽出油12~13斤。
这时榨出的棉籽油颜色深褐色,人称“黑油”,还需要深加工使其变成“变儿油”。方法是将黑油置于锅内,掺入适量火碱加温,最后锅底会积存一层黑色杂质,上部油液变得清澈,将上部清油装入容器,底部的黑色油渣可用于制作肥皂等。棉籽饼可以弄碎,在庄稼青苗长成后洒入田中为肥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