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年代里,无论工农业生产,还是老百姓生活,都离不开绳子,手工打绳便成为众多老手艺中的一种。过去渔民出海打鱼拉帆、停泊渔船需要用粗绳,农民拾草和背运农作物用细绳,套车赶车、田间耕犁用牛绳,做生意挑货用担绳,还有各个行业用于包装、捆扎、绑系、牵引等,需要的各种绳索,都是手工加工而成的。
据元代王祯《农书》记载,古代打绳之器称之为“纫车”:“纫车,绳器也……揉木作棬,中贯轴柄,长可丈余,以棬之上角,用单麻皮,右手执柄转之,左手续麻股。”纫车即旋转纠合绳子的工具。又曰:“绳车,绞合紑(读fōu)紧作绳也。”绳紑既成,就可挂上绳车打绳索。
在冀东的沿海地区,打绳用的麻是青麻,即苘麻,就是小时候经常摘麻果吃的那种野生植物,曹妃甸当地农民也曾在旱田地里成片种植,为的就是利用苘麻打制麻绳。苘麻对生长土壤并不挑剔,既耐盐碱又耐贫瘠和干旱,成熟之后从植物枝竿上剥下并经过粗加工的一根根麻皮,不但纤维丰富,柔软坚韧、拉力好,而且耐磨、耐腐蚀,最适宜于大车上用的缆绳,不像渔船用绳那么粗,可也并不算细,俗称刹(方言,读shǎ)绳。编绳子一般是三股合成,股数越多,韧性和拉力就越好,最多的有九股的,绳子直径就有一寸多,主要用来牵引、提升重物,例如船舶的牵引绳、盐场的取水绳等。
打绳的制作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把长麻皮用摇绳机摇制成单股绳紑,一般由二人合作,一人摇机,另一人拽住转动的麻条并不停添上麻条,绞紧好的麻绳紑绕成一个个绳团备用。第二步就是用绕好的紑子打绳。两个摇机相对而放,摇机之间的距离就是成品绳的长度。将麻绳紑来回拉,扣在两边相对的摇机挂钩上。合股时需三人同时作业,两边的摇机各自反方向摇动,绳紑在一步步绞紧,俗称“上劲儿”,第三人平端着一个叫“瓜”的挂有4~6个纺锤体的操作杆,缓步匀速地从一个摇机走向另一个摇机,每个纺锤体刻着两道凹槽,用于两股合并的收束,当收束到一定程度即可。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所需的麻绳,两股合并已足够牢靠了,但要制成粗壮的缆绳,还需三股合并。这道工序需四人合作,两人摇机绞紧,另外两人抬着一个更大的刻有三道凹槽的瓜前行,身后的三股麻抷就合成了一股粗绳。打麻绳是多人同时作业的活计,需要动作和力量的平衡协调,才能打出松紧有致、状如麻花的合格麻绳。因此,通常情况下打绳师傅操纵操作杆,掌控麻绳紧密度,助手则摇动打绳机,干体力活。(www.xing528.com)
据老人们回忆,打麻绳是个技术活,也是力气活,工序繁杂,全靠手工作业,又累又脏,但在当时也是个比较赚钱的营生。制绳最讲究的手艺,是绳子里的接头接法,接得不好,绳子一受力就会脱落或断开。其接头反复扎结,压在绳辫内部,受力越大反而扎得越紧。就是绳子直至断裂,也不是在接头的地方。所以,打绳匠手力往往大得惊人,千万别跟他们掰手腕、比手劲。
由于加工的麻绳较长,通常都在室外作业,打绳匠们不仅需长年累月承受日晒风吹、蚊虫叮咬之苦,而且双手常被麻皮的粗纤维刺破,尤其冬天双手皆是裂口,钻心地痛。过去的专业制绳业都有一套作业规范:即一斤麻打九两左右绳子,麻绳紑必须在中午烈日下反复摊晒,渔船用缆绳必须中午加工,天阴下雨则不能打绳,受潮绳子打不紧,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麻绳打成后最后还去毛须,然后再用破旧鞋帮子捋一遍。经这样处理后,绞辫成的麻绳不仅结实,还顺滑不棘手。绳子是按照直径大小和长度出售的,按尺计算,不存在过不过时的问题,一般口不二价,没有商量的余地。
随着现代化打绳机器的普及以及美观耐用的尼龙、腈纶等化纤绳索的大量生产,手工打绳手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即使在一些特殊行业使用的麻绳,也由机器加工制作。当年那些曾经很吃香的打绳匠们也大都过世,一个传统行当仅在上辈人的记忆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