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乡泽国曹妃甸,过去一直就有扎箔治鱼的传统。扎箔的材料是用剥去外皮的芦苇精心打制而成的,选择那些高大笔直、粗细均匀的“铁秆苇”,精致而光洁,俗称光帘儿。平时经常回老家,闲来无事时总爱钻进没人居住的老屋或厢房里,左右顾眄(读miǎn),随时拍摄下有价值的老物件,在厢房的房梁上悬挂的一个笼筐里发现一套箔坠绳,上面还缠绕着细细的麻绳,让人顿时大喜过望,赶紧拍摄记录在案。
箔坠绳,也有叫箔槌的,都是用当地的常见木材自制的,规格并没有定式,根据不同用途可大可小、可轻可重,一般为圆柱形,中间部位略细一些,常规尺寸小者长七八厘米、直径3厘米左右,大者长12厘米、直径6厘米左右,锤体斜上方钻(或烫)一个孔,自顶部斜出,以备穿绳之用。也有不钻孔的,直接钉一个铁钉,再揻成慢弯固定在顶端,有的干脆将上部锯成斜面,再钻一孔,都是为穿绳更加便利。打制治鱼的苇箔和盖房用的房帘儿,要求木槌大、分量重,麻线也略粗,打出来苇秆根根紧靠,十分密实,缝隙小,多用槐木等质地密的硬木削制,而打一般的毛帘儿,只需柳木、杨木等轻质的木头即可。
曹妃甸民间文化学者李润生曾经著文追忆:“箔的制作过程称为‘打箔’。工具很简单,由一根直的木板,两头安上半人高的腿,使之横卧,再弄几个坠绳的箔槌就成了。为了使每道径都直,要在架子上刻出记号,每道径间距相等。使用时,将箔槌按要求均匀摆好,取一根苇子,距根部约4指第一道径的两个箔槌交换位置,麻绳就把苇子交叉捆住了,架子后的棰始终往前面棰的左边送,顺手将前面的槌撩回来。每道径间距约15厘米,隔一道径打一道径,到了苇子中间部位,用拇指指甲用力一掐,将苇秆上折,再在约半厘米处上一个折印90度方位再掐再折,使苇子尖根同向、并排,按隔一道径打一道径的程序,返回将刚才没打在一起的几道径打好。之后再取一根苇子,根部对齐,还是隔一道径打一道径……直到总长度达到1丈2尺,将每道径的麻绳系好剪下,卸下箔槌,再将苇尖多余部分剪掉,一块鱼箔就算打成了。”(www.xing528.com)
鱼箔与建筑用的普通苇帘区别在于,苇帘中间不折回,两端都有根和尖,而鱼箔只是一端的根和尖,另一端只是整齐的折弯。苇子有长有短,但不许有接头,所以会根据芦苇秆的高度和扎箔的水域的深度,确定其宽度,从6道径到10道径不等,但一般不小于3尺。
现如今,仍有人在河渠沟汊扎箔,但都是用的尼龙网具,物美价廉,又很轻便。在民间再想找到一块苇箔已不是易事,更不用说见到打箔的坠绳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