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弯弓、一把锤、一个人,在悠悠岁月里,做着同样的事,在他手下流淌出来的宛若白云的棉絮。现如今,机器把原来的手工弹棉花取代了,但机器的嗡嗡声取代了弹棉花之歌,却取代不了弹棉花这个手艺在一代人心中的记忆。
弹棉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之一,至迟在元代即有此业,时至今日仍有操此行业者,目的是让棉花更加松软舒适,适合使用。旧时,农村有不少贫苦农民和工匠因生活所迫,整年在外地为人弹棉絮,俗称弹棉郎、弹花郎。元代王祯《农书·农器》记载“木绵弹弓”:“弹绵用木绵弹弓,用竹制成,四尺左右长,两头拿绳弦绷紧,用悬弓来弹皮绵。……上一截颇长而弯,下一截稍短而劲。控以绳弦,用弹绵英,如弹毡毛法。务使结者开,实者虚。假其功用,非弓不可。”弹绵,弹棉也。乾隆帝诗云:“木弓曲引蜡弦硼,开结扬茸白㲲(读dié)成。村舍比邻闻相杵,铮铮畅答合斯声。”明清两代已经有专门替人弹棉花的工匠。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称:“匠户有弹花匠名色,即今乡村弹棉花人也。当时棉花未甚行,纺织颇少,故亦与木匠、瓦匠、漆匠等同课云。”
弹棉花的大木弓,长约1.5米,由弓梃、弓头、弓脚和弓弦4部分组成,与弓锤配伍使用。弓身多用硬木做成,以牛筋或羊肠作弦,紧绷在弓体上。弹花的实质就是以急剧颤动的弓弦主动去接近皮棉,从而把皮棉加工成松软虚泛的絮棉。弓弦怎样才会剧烈颤动?这要靠弓锤的敲击。弓锤用比重大、材质细腻的木材旋成,长度35厘米左右,状如哑铃。弹花弓、弓锤是弹花匠的手持工具,还要有一个用来悬吊弹弓的竹片弓形架,大约2.5米左右,俗称挑竿,也是与工匠形影不离的器物。因为在进行弹花作业时,全仗着木弓去接触皮棉,还需要反复巡回操作。弹花弓非常沉重,人拿着很累,用弓形架固定在墙上、窗上把弹花弓吊起来,利用其自有弹性操作则非常便利。
地处沿海的曹妃甸地区,自古就有种植棉花的历史。过去的李八廒、玉官庄一带,自从挑坨置地以后,各家各户都会种上三五亩地的棉花,不为出售赚钱,多是自家使用,不仅要为一家老小的棉衣、棉被做准备,纺线织布要消耗大量棉花。那时的棉花产量并不高,每亩地仅产300多斤籽棉。每到秋冬季节,就是弹花匠最为忙碌的时候。一天下来,一般能弹成10来公斤新棉絮,被捆成半斤(旧称)一个的棉花瓜子,即小棉花捆。如果是本家甚至是本村,弹棉花是不要工钱的,权当是帮工,帮工当然要管饭,伺候弹花匠早中晚三顿饭。(www.xing528.com)
爷爷从十六七岁就开始远走他乡谋生去弹棉花,十来年时间里去过天津葛沽、唐山、胥各庄等多地,是手艺、口碑颇佳的弹棉花工匠,一直到老年时还引以为傲,时常为晚辈人讲起他年轻时走南闯北的经历和见识。爷爷使用过的弹棉工具一直在幔子上存放着,硬木的木弓材质非常优良,光滑油润。直到唐山大地震后,家里请来几位木匠打家具,他们以木匠独特的慧眼相中了长弓,从中断开数截分到手里,成为他们做斧子把柄的绝佳材料。当年那个木槌,也早已不知去向。
别看弹棉花是起早贪黑、又脏又累的活计,但他们的劳动颇具艺术性,一只弓棰不停地敲击面前的“琴弦”,随着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弦响,琴弦不停地在棉花堆中起伏震颤、上下翻飞,触弦的棉花蓬松飞舞起来,顿时,满屋子棉絮像空中飘来朵朵小雪花,如丝如缕,在周边弥漫、扩散、飘落,这时匠人早已成了一位“雪人”。近几十年来,鸭绒被的蜂拥进入大众生活,弹棉花人的空间注定越来越小了。偶尔看见他们又扛着工具走进小巷深处,岁月的尘埃连同那些棉花屑,依旧飞舞在他们的身影中。
爷爷的音容笑貌宛若眼前,弓弦之声犹如天籁之声响在耳旁,令人感怀。元人王祯充满诗情画意歌咏弹棉之弓的诗作仍记忆犹新:“主射由来彀(读gòu)此工,岂知弦法有他功。却将一掬香绵朵,弹作晴云满座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