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称之为搓板的物件,是按其形象说的,按功能说应该叫洗衣板。今天城镇中大部分家庭都不用或少用搓板了,即便有也是那种超市里卖的塑料成型的。搓板还是小品节目中揶揄窝囊男人的专属工具。
收藏家马未都先生考据:“搓板出现得很迟,与洗衣的棒槌不可同日而语。唐诗宋词中有关捣衣暮砧的诗数百首,不见一句搓衣的描述,可见搓衣是一种后来的洗衣法。即便在搓衣板流行的时代,也是捣衣与搓衣同生共荣。”并记述:“城市的孩子第一堂劳动课往往是家长让洗手绢,小孩子就煞有介事地用搓板搓搓,手绢一湿几乎没了,搓一下手就生疼不已,家长就会一边安抚,一边教授如何搓衣。”“ 可惜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旧搓板没留心收藏起来,前几年在潘家园地摊上还可以看见,也没重视,等反应过来,需要留几块带花边又使用过的搓板时,却极难觅得踪迹。”
搓板是有锯齿形凹槽的木板,是在洗衣机普及之前用来洗衣服的。它由一整块木板组成,是采用材质坚致、木纹细密的木材制成的坯板,普通搓板用的是杨木,较好的用椴、杜、梨木,其他木板易弯易裂,且不易挖槽。长度40~80厘米,宽度20~30厘米,厚度1~2厘米,两端分别有15厘米左右的平坦部分,中间由20到30条沟槽组成。 搓板有单面,有双面,沟槽也分两种,宽槽的用来搓洗粗布厚衣,窄槽的用以搓洗单衣。(www.xing528.com)
过去有专门打搓板、修搓板的手艺人,他们会把旧的搓板翻新。有的搓板经过反复剔槽,中心变得凹下去,颇有沧桑之美。所谓的修理,只不过一道工序,即把因天长日久搓洗磨平的板面加深洗槽,让钝而无力的木槽重新尖利起来。挖槽的工具是把长柄的“指甲铲”,肩头垫上布块就可以一道沟一道沟挑槽了。搓板的沟槽形状原来只有一种,是直线的,后来变成弧线(听说是在外国洗衣服当佣工的华侨带来的),为的是搓衣服时更随手,并且衣服里挤出的脏水也能够集中流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