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缝纫机发展及著名品牌

中国缝纫机发展及著名品牌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世纪末,中国开始接受这一舶来品,末代皇帝溥仪赠送婉容的缝纫机正是胜家牌的。1880年左右,胜家公司在上海南京路设立公司,推销这一先进的制衣机器,胜家几乎成了缝纫机的代名词,成为较早进入中国的西方工业产品之一。1928年,第一台工业用缝纫机和家用缝纫机,同年在上海生产,但产量很低。新中国成立后,缝纫机械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很快形成一大批骨干企业,飞人、蝴蝶、牡丹、燕牌等品牌缝纫机,曾经是国人引以为傲的著名商标。

中国缝纫机发展及著名品牌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流行着“三转一响”之说: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这四件商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要凭票供应,是十分稀缺的商品,也是当年衡量一个家庭,尤其是青年人谈婚论嫁的首要条件,就和当今“有房有车有存款”是一样的道理。缝纫机之所以跻身其间,实在是因为那是个自给自足的年代,自己缝制衣服,不仅节省工钱(一件衣服的加工费也就一元两元),更主要的是有更大的自主性,尽管很多人的技艺不如专业的缝纫工熟练,裁剪也未见得合体,但比起商店里 千篇一律的黑白灰服装,家做的衣服更加鲜亮些,多少有些个性。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学会了使用骨针、石针来缝制兽皮与树皮制作简单的衣服,以御风寒。后来又发明用金属制针,直到现在依旧还在使用。18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之后,纺织工业的发展促成缝纫机的发明。1790年,世界上第一台手摇缝纫机在英国伦敦诞生,是缝制皮鞋用的,先打洞,后穿线。1851年,美国人列察克·梅里瑟·胜家改良并定型了缝纫机,并建立制造工厂批量生产,推广到世界各地。19世纪末,中国开始接受这一舶来品,末代皇帝溥仪赠送婉容的缝纫机正是胜家牌的。1880年左右,胜家公司在上海南京路设立公司,推销这一先进的制衣机器,胜家几乎成了缝纫机的代名词,成为较早进入中国的西方工业产品之一。1928年,第一台工业用缝纫机和家用缝纫机,同年在上海生产,但产量很低。新中国成立后,缝纫机械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很快形成一大批骨干企业,飞人、蝴蝶牡丹、燕牌等品牌缝纫机,曾经是国人引以为傲的著名商标

在改革开放之前,拥有缝纫机的家庭,日子过得相对宽裕些,否则买不起这一大件,一个普通农场工人每月仅挣三十几块钱,而一台北京产的燕牌缝纫机当年售价就要127元,绝对是很奢侈的。主人还要热衷缝衣制衣,手还要巧,因为并不是人人都能驾驭这种机器的。当时一台缝纫机,能够满足一家几代人的需要,无论做新衣,还是修补旧衣物,女主人都会用的得心应手。“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所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永生难忘的印记。大人的一件新衣服,除了逢年过节穿几天,就是离家外出类似“喝喜酒”时才会穿上,回来就赶紧脱下来整理好,重新放在橱柜里。即使给小孩们买布料,也首先要结实耐穿且价格便宜的,老大穿小了,再给老二或老三穿。一件衣服穿过两三年,肯定会破洞、烂边,就要找来相同的或颜色接近的布块,重新在缝纫机上修补,仍然还要再穿上两三年。(www.xing528.com)

曹妃甸建区之前的唐海县,服装加工工业曾经十分发达,最高峰时服装企业达10家,从业人员达2600多人,年生产各种服装245万件。浏览《唐海县志》得知,之所以达到这种水平,是有历史渊源的。早在1958年,柏各庄农场第五分场为方便建场职工的生活,成立了由3人组成的缝纫组,当时就购置3台脚踏缝纫机。1970年,柏各庄农垦区组织职工家属成立了“拆旧翻新缝补组”的集体企业,为总场居民群众拆洗被褥、承做服装,后改称“三八缝纫社”,拥有厂房6间,设备有脚踏缝纫机21台,电动缝纫机5台,锁边机5台,曾经辉煌一时。

当今,服装业突飞猛进,城乡到处都是卖不完的衣服,退出历史舞台的家用缝纫机风光不在,据说成为收藏市场的抢手货。一台老牌缝纫机,如果保存完好,绝对不愁买家,一些旧物收藏者或民俗馆都需要品相一流的旧机器。网上有消息说,当年的燕牌缝纫机,一台最高能卖到5000元。那么,还有历史更为久远的飞人、蝴蝶等品牌,是不是价值更高一些?能进入收藏市场的老物件,本身就足以证明其存在价值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