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话语曾经在中国广泛流传,彰显着贫穷年代里广大民众艰苦朴素和节俭持家的价值观,其实也是无奈之举。袜底板,也叫袜板儿、袜托儿,是专门用来缝补袜子的工具。
袜底板的构造非常简单,主体是一块被削成足形的厚木板,用砂纸将底部及边缘打磨光滑似鞋底,在前端钉一块鞋头楦一样的木块,后跟处钉一个弧度和底板一致的寸把高的半圆形木块,再在足尖与木块之间呈斜坡状连接一个木条用作支撑,形成人体脚板模型,侧看似一个直角三角形。补袜子时将袜子套在袜底板上,就能自如地行针走线,打上的补丁也平整挺括,同时也免得针尖戳到手指头。不论穿什么样的鞋子,袜子的趾尖和后跟处总是最容易破的部位,缝补时套在袜底板上,就像被一只脚撑起来,袜子的边边角角会变得特别服帖。
最初普通百姓所穿的袜子有布袜子和线袜子两种。布袜是自己用家织布做的,外表说不上好看,但很厚实保暖,袜底被一层层补丁摞满之时就更厚,几乎等同于鞋垫。线袜则透气性好又吸汗,只是爱坏。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它居于家庭主妇的针线笸箩里,而今却已经在生活中淡出甚至彻底隐踪。贫困是不值得炫耀的,只是记忆挥之不去。现在的孩子甚至惊讶:难道袜子还需要补吗?过去那个时候,我们不仅要穿缝补过的袜子,而且在袜子实在没地方再落补丁的时候,母亲还是舍不得扔掉它,会把那依然完好的袜桩整齐地裁下来,用针线细密地缝到棉袄袖口上,以使袖口更加耐磨耐脏,也让袜子发挥其最后的一点“光”和“热”。(www.xing528.com)
袜子,古称足衣、足袋,《中国古代名物大典》释义:“鞋内足衣。初以皮革制成,后丝、棉袜渐多。始见于先秦,延续至今。”早在《韩非子》《左传》等历史典籍里,就已经有了关于袜子的文字记载。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墓中曾出土绢丝袜。近代袜子的工业化生产始于1860年的欧洲。1928年,美国生产出第一双尼龙袜。1940年,高筒尼龙袜曾在美国创造历史最高销售纪录,而置身于中国农村的我们,直到1970年以后才见到并穿上尼龙袜。其实尼龙袜尽管弹性很好,但透气性差,较之布袜结实,也拦不住它破洞,先是足跟渐薄,而后就出现藕断丝连的网眼,还是需要缝补。这个时候仍缺不得袜底板。
本土女作家耿湘春曾著文《补袜板,时光中安逸的暖》一文,读来倍感亲切:“童年记忆里,补袜板几乎是家家必备。妈妈们把穿破了的袜子,套在补袜板上,再找来和袜子颜色相近的布,或者补得不能再穿的袜子,剪成袜子上的破洞大小,铺在上面,一针一线细细密密地缝好。妈妈手很巧,补的袜子上的破洞几乎看不出针脚,爸爸做的补袜板大小合适,袜子撑得不松不紧。爸爸在一旁忍不住地笑,脸上溢满了幸福的味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