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清民国时期的瓜皮帽:历史与现实的流行首饰

明清民国时期的瓜皮帽:历史与现实的流行首饰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认为戴瓜皮帽的往往是一些地主老财或乡绅阔少,均属于“坏人”之列,现在想来着实可笑。瓜皮帽是流行于明、清、民国时期的一种首服。瓜皮帽在明朝更为广泛的名称是“六合一统”帽,简称“六合帽”。新兴封建王朝取其吉兆,是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推广瓜皮帽的原因 。瓜皮帽在清朝广为流行的原因,不仅出于“六合一统”的政治性考量,实用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明清民国时期的瓜皮帽:历史与现实的流行首饰

最早认识瓜皮帽,是在小时候看电影《半夜鸡叫》,那个老地主头上戴的就是瓜皮帽。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认为戴瓜皮帽的往往是一些地主老财或乡绅阔少,均属于“坏人”之列,现在想来着实可笑。其实,那时家家户户墙上的黑白老照片上,男人们大都戴一顶瓜皮帽,即使是儿童照,也常常是正襟危坐,头戴小小的瓜皮帽。

瓜皮帽是流行于明、清、民国时期的一种首服。“形制小巧,服用便捷,南北朝时已见,历代多有变革。初为家居时所戴,仅覆头顶,经唐宋改进,样式渐多。明代称之为‘六合一统’,以六瓣缝合,顶作圆形,夏用结棕或漆纱,冬用绒或毡,因其形如瓜皮,故称瓜皮帽”(《中国古代名物大典》)。瓜皮帽在明朝更为广泛的名称是“六合一统”帽,简称“六合帽”。所谓六合者,为天、地、东、南、西、北,意寓皇帝一统天下。新兴封建王朝取其吉兆,是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推广瓜皮帽的原因 。

瓜皮帽在清朝广为流行的原因,不仅出于“六合一统”的政治性考量,实用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清朝迫使汉族男子依从满族习俗,以“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强硬手段,强迫全国男人都剃去额前的头发,后面梳成一个大辫子。这种发式搭配瓜皮帽更显方便,因此使得瓜皮帽超越阶级的限制,不论皇宫还是民间,为各个阶层男子所爱,形成有清代标志性的服饰。进入民国,受“西服东渐”与“剪辫运动”的影响,原本最适合瓜皮帽的辫发不复存在,思想进步的年轻人开始追捧西式的礼帽,并与长袍马褂相搭配,瓜皮帽作为男子主要首服的地位也被取代。(www.xing528.com)

瓜皮帽以六瓣合缝为之,但分为平顶和尖顶造型,有硬胎、软胎之别。平顶大都是硬胎,不可折叠,内衬棉花;尖顶大都为软胎,取其便利,不戴时可折起来装入衣袋,内衬罗纱。颜色多为黑色或青色,里子用红色,讲究的还用锦缎绲边。帽顶部装有用红绒丝编成的疙瘩结,结子的大小也随流行而变,一度崇尚樱桃般的小结,转而又流行大结;明朝后期又有用珊瑚水晶宝石缀于帽顶作结子的,称为“帽珠”。在帽边正中间,缀一块四方形的白玉或宝石作为“帽准”,以辨别前后,兼为装饰 。帽准的质料取决于戴帽人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贵族或有钱的人,可用珍珠、美玉、玛瑙、翡翠、珊瑚、猫眼等名贵的宝石,以炫其富贵与显赫。一般人也可用烧篮、料器(玻璃)、银片等。当时的年轻人为求美观,往往还要在帽疙瘩上挂一缕1尺多长的红穗子,称作“红缦”。

旧时代的帽店,毡帽、礼帽和瓜皮帽是常年出卖的品类。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民间仍有人在戴这种帽子。让人大开眼界的是,当你在网上搜索“瓜皮帽”“地主帽”等关键词,会有无数新潮商品映入眼帘,配以“四季潮流”“时尚百搭”等广告语,男女均可,老少皆宜,还有韩系日系之别,真让人眼花缭乱。其实,还不都是瓜皮小帽的翻版吗?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怀旧,而对年轻人来讲,则演绎为一种新的时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