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生儿育女是每个家庭的大事。每个即将成为母亲的,自怀孕开始,就开始为未来的宝宝准备衣物,婆家和娘家的长辈们也都提前动针动线,准备各种穿戴用品。孩子一出生,就被包围在浓浓的亲情之中,心灵手巧的姥姥奶奶等长辈们,将希望与祝愿倾注在一针一线之中。
在中国传统童装服饰题材中,动物是着意表现的一个主题,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老虎。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在自然力和自然现象面前常常显得软弱无力,生存处于十分艰难的状态。于是,古人就认为威风凛凛的老虎最为威猛,无论从形象还是神情来说,虎都是最为完美的保护神。人们开始把虎当成共有的一种神兽而虔诚地膜拜,视为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写西王母“豹尾虎齿而善啸”,东汉应劭(读shào)在《风俗通义·礼典》中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虎督万物,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恶遇,烧虎皮饮之,击其爪亦能辟恶。”20世纪中期以前,农村孩子都是由接生婆在家里接生,婴儿成活率很低,当时的母子之命似乎全部寄托于一种神秘力量的庇护,虎自然是首当其冲了。老虎既然神威,自然能够保护婴幼儿免遭邪魔病疫的侵害,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于是,大江南北普遍流行着这样的风俗,只要生的是男孩子,大人们总是喜欢以小老虎的造型来打扮装饰,头戴虎头帽,脚穿虎头鞋,睡觉枕老虎枕,要让老虎始终看护他,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并像虎一样结结实实,强壮勇敢。
童帽为冠首,以前乡间几乎每个男孩子都是戴着虎头帽长大的。虎头帽是儿童服饰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童帽样式,已经流传了近千年。其做工复杂,需要经过剪、贴、插、刺绣等数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制作虎头帽时,首先要按照样子裁剪布料,然后用丝线缝制,春秋季节戴的是单帽,有里子有面子,冬天的棉帽要絮上一层棉花,然后用五彩丝线绣上虎的眉、眼、鼻、口、须,眼珠多是用纽扣缝上去的。帽脸靠上的两侧用硬质衬布做成两只虎耳朵,两耳之间以黄线绣上一个鲜艳夺目的“王”字。在农妇的手下,老虎的形象是写意的,拟人化的,也是极富浪漫色彩的,甚至简单到仅是一个虎的形象特征而已。
虎头鞋和虎头帽一样,既有使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赋予它驱鬼避邪的吉祥寓意。别小看了一双小小的虎头鞋,它从打袼褙到纳鞋底,从做鞋面到绣花,都倾注了妇女们的智慧与汗水。袼褙是做虎头鞋必备的原料,接着根据设计好的式样,剪出虎头、虎身和虎腹三部分纸样,即鞋头、鞋帮、鞋底三部分,然后把它贴在袼褙上,依样裁剪下来再在裁剪好的袼褙上粘上面料。面料多为棉布或绸布,颜色有红、黄和蓝等。缝制虎头鞋,除了要掌握裁剪、缝制、刺绣等多种技法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制作出与众不同的虎虎有生气的童鞋。有些妇女还为每只虎头鞋系上一个小铃铛,当孩子们学会蹒跚走路的时候,就会发出“叮当”的悦耳之声。(www.xing528.com)
按照很多地方的民间习俗,在小孩过百岁时,都由姥姥、奶奶、姑、姨给小孩子缝制虎头鞋。这样,白天无论多忙多累,晚间也要坐在昏暗的油灯下,倾注无限的爱意,聚精会神地缝制起来,并寄予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祝福。
虎头鞋与虎头帽一样,在那些生活艰难的时代,曾为无数人留下抹不掉的温馨记忆。在过去以农为本的社会背景下,乡下人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女人们裹小脚,不下地干活,只能在家里操持家务,除了打扫庭院、洗衣做饭,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织绣缝补上。那时候,心灵手巧的农家妇女竭尽全力地精雕细琢、描龙绣凤,恨不得在一顶帽子或一双鞋子上施展出所有的才华,在有限的生活条件下,尽其所能把孩子们装扮得漂漂亮亮、精精神神,反映出天下女性勤劳、朴实和善良的光辉品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