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之前,人们为了取火,口袋里往往得带着火镰、火石和火绒。大约在19世纪30年代,外国人把火柴当作“珍宝”献给清朝皇帝,火柴遂传入中国。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开放五口通商,外国洋行开始公开出售火柴,人们叫它“洋火”。
那时,中国人把国外进来的东西,称呼上都带一个“洋”字,洋就是海外的意思,在海外留学叫留洋,物品也是这样,比如洋钉(铁钉)、洋灰(水泥)、洋油(煤油)、洋盆(铁盆)、洋胰子(肥皂)等。20世纪40年代的老北京,称火柴为洋启灯、洋取灯,曹妃甸东部的九农场,老人们现仍称之为洋启头儿或洋曲头儿。
其实,“洋火”并不洋,我国在五代时已有类似之物。如元代陶宗仪《辍耕录》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黄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碎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史载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齐后妃者,贫以发烛为业,岂即杭人之所制与?……有知者批杉条染硫黄,一与火遇得焰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货者,易名火寸。”这里所说的“发烛”“光奴”就是火柴的雏形,但不知当时为何人所发明,比“洋火”的发明要早上千年呢。(www.xing528.com)
1805年,法国人钱斯尔将氯酸钾和糖用树胶粘在小木棒上,浸沾硫酸而发火,成为现代火柴的雏形。1826年,英国药剂师约翰·活克研制成功摩擦火柴。1831年,法国人查理·索利亚改良制造火柴的原料,制成黄鳞火柴,但是有毒性,使用起来也不安全。1855年,瑞典人终于发明出“安全火柴”,采用赤磷作发火剂代替黄磷,而且无毒。中国设立火柴厂,始于1879年的广东佛山“巧明”火柴厂,两年后重庆开设“燧昌”火柴厂,再过一年,上海的“燧昌”火柴厂也投入生产。始建于1912年5月的河北泊头火柴厂,由于时任民国代总统的冯国璋以4万大洋入股,声名大振,1948年进行公私合营,之后归属国有。泊头火柴厂不仅是泊头市的城市名片,也成为河北省的重点名牌产品和全国知名品牌,其“火迹”遍布北方地区及至全国。相信大多数的60后、70后对“泊头火柴”充满着深深的感情。据说在那个凭各种肉票、粮票、油票买东西的年代里,泊头火柴厂的生意异常火爆,许多的外地车辆排着队等着进入仓库装车,有的甚至半夜三更就开车去门口等,到八九十年代达到顶峰,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火柴企业。笔者小的时候,泊头火柴是二分钱一盒,两毛钱一大包共10盒。然而,像许多国有企业一样,这家百年老厂也没有逃过倒闭的命运,于2012年9月宣布破产。
伴随着几代人共同回忆的泊头火柴,就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发达的打火机、电子火。火柴、火花收藏是收藏界的一个重要门类和品种,火柴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火花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许多收藏家和火花爱好者,都藏有泊头火柴的火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