凳,“没有靠背的坐具,如板凳、长凳”(《辞海》)。凳子加上靠背就衍变成椅子。它和椅子大约同时出现,至迟在魏晋时候,中国人居家生活已经使用凳子,而不再“席地而坐”了。凳子在民间的称谓叫杌(读wù)凳,最初用来踩踏上马、上轿时使用,所以也叫马凳、轿凳。此外,民间还有武凳之谓,因为习武之人坐如钟,不需要倚靠什么,故此得名。
凳子用料简单,用途广泛,在坐具中的等级虽然稍次于椅子,但它比椅子流传的数量要大得多。凳子的形状很丰富,早期的凳子是长方形,一直延续到明代,至清代时变成了方形,还出现了扇形、圆形、梅花形、六角形等。在曹妃甸农村,旧时的凳子大致有三种:小矮凳,几乎家家都有,而且不止一两个;高凳,供单人坐,凳面有方有圆;长凳并非普及之物,能容两三人并坐。凳子作为农村普通坐具,造型简洁,风格粗犷,凳腿一般较粗壮,看上去坚固质朴。这些木凳的材质以榆木为主,区别在于面板的长短、宽窄与厚薄,以及腿脚的高矮粗细。
最矮的自然是多给孩子坐,小时候经常坐着矮凳在高凳上看书写作业,大人们长时间坐一些离地面很近的活计时也坐矮凳,比如择(方言,读zhái)菜、剁猪草、磨刀等,烧火做饭也坐,但更多的是坐墩子,因为后者更舒适一些。夏日里,家家户户为了图凉快,都习惯在院子里吃饭,往往围着饭桌摆放一圈大小不等的小板凳,这种小坐具携带方便,可以任意摆放。最为难忘的是小时候村里来放电影的,巨大的银幕还没有悬挂起来,早有大大小小的孩子搬着凳子络绎而来,抢占最好的位置。尚未开演,各种长短高矮、新旧不一的小板凳,已经摆得拥挤不堪了。这堪称旧时村庄一景。
高凳可以看成是矮凳的升级版或扩大版,更适合成人坐,小孩子坐上去往往腿不及地。过去常见妇女们脚踏缝纫机就坐这种凳子。因为这种独凳拿取十分方便,分量也不算太重,故经常拿它做垫脚取物的用具,或在屋顶钉钉子、挂物品等,站上去伸手就能够得着。与它高度相仿的一种圆凳,为圆板面,三条腿或四条腿,放在屋内供来人时坐,常成对儿打制。有的人家在高桌上吃饭,恰好可以使用这种高度的凳子。(www.xing528.com)
长条凳是八仙桌的标配,一张八仙桌,四方各配一条长凳,正好围坐八个人。过去,这种情景多是在红白事办宴席的场合,凳子下面常做记号或书写着所有者的名字,以防丢失或出现混乱。
在乡下,人一直到盖棺定论也是离不开长凳的。亡亲的棺材都是置于临街院子的中央,棺下并排放着两条长凳。出殡那天,当棺材稳稳地被人抬上肩,长凳便被抽走,推倒在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