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桌,“亦称炕几,置于炕、榻上的小矮桌。我国北方习俗,饮食会客多盘腿坐于炕床上,中设矮几,上置食品及其他应手之物。明清以来多见之,今乡间犹存。”这是《中国古代名物大典》的释义。其实,这个物件对每一个在北方农村生活过的人来说并不陌生。
在中国传统家具中,炕桌是矮形桌案的一种,“一般尺寸不大,长宽比例约三比二。中国古代宫廷或官宦人家的炕桌制作十分考究,使用方式也相对固定,主要放在炕床一侧或坐榻中间。民间炕桌则讲究实用,制作比较古朴简单,使用也较灵活”[1]。炕桌四条腿的形式,可分为有束腰和无束腰两种,高约20~40厘米,整个体量轻巧,搬动方便。也曾见有的人家使用方形桌,即那种被称之为“炕八仙”的桌子,用料厚实,桌面宽大,搬动起来十分不易。大众化的长方形虽然缺少些高贵典雅的气质和古色古香的韵味,但其功能已经多用化,既可当饭桌吃饭,又可以看书写字,况且木料不太讲究又易于加工,物美价廉,寻常百姓家基本都可拥有,所以受到更多人的喜欢。
炕桌的流行,是因为北方民居屋广炕大,长期以来人们形成在炕上活动的习俗。无论是吃饭、喝水、读书、写字,甚至冬日待客等,都是在土炕上。长方形的炕桌一侧端贴近炕沿,居中摆放,以便两旁坐人。在温暖的季节里,一般家庭常常也将炕桌移至室内地上或院内,坐在小凳或马扎上就着炕桌吃饭,因而炕桌在冀东地区又有“饭桌”之称。
很多60后、70后,童年少年时代大都是围绕着土炕、炕桌开始的,无论身处何方,它已是内心深处最为稚嫩的回忆。过去每天最盼望的声音就是母亲高声喊“吃饭了”,大人一放桌子,小孩子就会赶忙停止追逐打闹,回屋子爬上炕坐着等着,一时显得规规矩矩的很乖。稍大些,桌子放到炕上,就都活跃起来,争着给全家人摆放筷子,嘴里还念叨着,这是爷爷的,这是奶奶的,这是爸爸的、妈妈的……等吃完饭,炕桌就被擦得干干净净,孩子们趴在桌子上完成当天的作业,大人们在一旁聊着天,或做手工活,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
那年月,村里谁家有红白事,就要借左邻右舍的桌子板凳用。过程相当简单,帮忙的都是乡里乡亲,女主人总是笑盈盈地迎接来借桌子的人,立刻找来抹布,三下五除二地将桌面桌腿再次擦拭干净,让人搬走。她们一家人宁愿蹲在锅台上吃饭,也会把桌子借给邻居使用,这是关乎脸面的事。当笔者拍摄不同人家的炕桌的背面时,总会发现有各种颜料和笔体的字迹,油漆的,墨汁的,粉笔的,标注着主人的名字,这些名字成为它流转各家各户的见证。(www.xing528.com)
印象里,父亲使用炕桌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很多,一般是偶尔写信、秋后算账以及春节写春联。我的太爷活着的时候,冬春季节里炕桌倒是经常放在大炕上,上面有茶壶套和茶碗茶缸,便于老人随手拿取,来了串门的使用也更方便。这桌子于我而言,使用的时间与机会却很多,从小学到初中的课余时间,一张老式炕桌一直陪伴我度过,桌上的煤油灯不知多少次燎到头发,“滋啦”一声便可闻到一股焦煳味儿……
时下,各种材质的华贵餐桌占据着琳琅满目的城乡家具市场,各种高档桌椅成为富裕之后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不知道,还有几人能够记得简单的炕桌,或者对炕桌的记忆究竟还有多少?炕桌却总是让人念念不忘。
【注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