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方农耕文化的产物和缩影-拴马桩石雕的文化研究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

北方农耕文化的产物和缩影-拴马桩石雕的文化研究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清两代,石雕的拴马石、拴马桩已非常普遍。自民国以后,自行车、汽车等新型代步工具慢慢替代骑马出行,拴马石(桩)遂逐渐减少。拴马石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多以整块青石雕凿而成,坚固耐磨。故此,拴马石是北方农耕文化的产物和缩影。拴马桩通体可分为桩顶、桩颈、桩身及桩根四部分。拴马桩石雕所具有的文化研究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北方农耕文化的产物和缩影-拴马桩石雕的文化研究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

拴马桩,亦称拴马石。自从人类驯化了马,并为人骑乘和驭驶起,拴马石就随之诞生了。最初没有专门的拴马石,一棵树,一根木桩子,一块石头,只要能固定骡马缰绳就可以。明清两代,石雕的拴马石、拴马桩已非常普遍。自民国以后,自行车汽车等新型代步工具慢慢替代骑马出行,拴马石(桩)遂逐渐减少。

过去,马、驴、骡、牛在北方地区是重要的生产工具,一个家庭拥有的土地越多,所需的牲畜马匹及车辆也就越多,所以在农民的心里,拴马石又是日子富裕的象征和标志,这也是大批的拴马石能够产生和保存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拴马石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多以整块青石雕凿而成,坚固耐磨。一般通高2~3米,宽厚相当,约22~30厘米不等,常栽立在民居建筑大门的两侧,不仅成为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具有拴系马、骡、驴等牲畜的实用功能,而且和门前的石狮一样,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避邪镇宅的意义,有人称它为庄户人家的“华表”。故此,拴马石是北方农耕文化的产物和缩影。

拴马桩通体可分为桩顶、桩颈、桩身及桩根四部分。桩顶为圆雕造像,其造型样式甚为丰富,主要有猴、狮、人骑兽等类型,雕琢高度概括,造型生动逼真,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桩颈为顶、耳之间的联结部,常处理为双层,上层作圆鼓形,带四桩的阁形或花瓣形等,以承托主体造像;下层常在方柱体坯上刻画出浮雕,有鹿、羊、马、花鸟、云水等图造型。桩身多为四棱柱形,素面净身,有的在前、左、右三面布有竖条状浮雕图案。桩根为尾根部,呈楔形,一般埋入地下70~100厘米。整个拴马桩以上下等粗的方坯条石錾琢而成,桩头至桩根浑然一体,桩顶造型也很注意体积上的紧凑,往往在狮、猴前肢或人臂腕间镂凿为穿系缰绳的通孔。拴马桩石雕在整体上综合运用浮雕、圆雕、线刻等手法,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使整个拴马桩气势非凡,坚实有力,岿然生根。(www.xing528.com)

拴马桩石雕所具有的文化研究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一块块普普通通的青石上,民间艺术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使拴马桩既成为民间石雕艺术的典型代表,又成为乡土文化中亮丽的风景线。

拴马石虽然历经风雨腐蚀风化,呈现出沧桑而斑驳的面貌,却未能剥蚀当年生动风采,并依然透露出特有的凝重与神秘。至于作者,并没有任何文字记载,虽然它是民间工匠的手艺,但煌煌佛国石窟,赫赫皇族陵寝,尚且没有创造者镌名的权利,更何况散落在乡野僻壤的残石断桩。然而,随着城乡房屋改造进程的到来,这些老物件越来越少,在此存影成文,权作留念。图片拍摄于曹妃甸农场的营城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