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舟行遇风难泊,则全身系命于锚。”这是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锤锻》中的一句话。“锚”字始见于公元六世纪梁代顾野王的《玉篇》,明代焦竑(读hōng)《俗书刊误》解释:“船上铁锚曰锚,即今船首尾四角叉,用铁索贯之,投水中,使船不动摇者。”明代时已有千斤以上的四爪铁锚,《天工开物》一书对制锚工艺也有具体的记载。
船锚是一种铁质的停泊船只的专用器具,由一根粗重铁柱作锚身,顶端圈弯成圆环,用以拴系铁链或绳索,一端固定在船上,另一端放射性连接三四个铁爪,即锚爪,抛在水底或岸上以稳定船体,是确保船舶安全不可或缺的设备。锚的祖先是石锚,就是利用石头,或装满石头的篓筐,称为“碇”,它的使用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碇石用绳系住沉入水底,依其重量使船停泊,后来问世的木石锚,是以石块为锚体,木棍为锚爪的,制作简易,抓力甚佳,直至明清时期仍在使用。后发展到铁制或钢制船锚,锚上有爪,借其重量和抓力将船系住,使不为水流所漂走。船锚一般置于船首,大船首尾均设。过去帆船使用四爪铁锚,性能优良,在舢板和小船上仍有使用。
锚的种类很多,不同类型船舶的锚重不同,有大有小,与船舶大小相匹配,大的约200~300斤,小锚100斤左右。选择的主要原则是锚的抓力,锚入水底啮入土中,与水底固结起来。旧时渔船铁锚由铁匠锻打而成,锚爪有倒钩,坚固牢靠,起锚和收藏方便,使用最为广泛。(www.xing528.com)
渤海湾地区每艘渔船通常备三四只铁锚,大锚称看家锚,拴锚的绳索长10余丈,直径约2寸,平常就缠绕在将军柱上。锚的使用,除正常停泊抛锚之外,航行时如遇前面船只受阻,为避免互相冲撞,也需落帆抛锚,使船减速。当风大浪险、情况危急时,就要抛下看家锚。有时锚一旦被卡住,船又要航行,就须当机立断,砍断绳索而弃锚,故渔船上都有备用锚。
本图片拍摄于曹妃甸柳赞镇蚕沙口村,时在2019年6月17日。据老船工朱振国介绍,此锚称太平锚,锚身长1.4米,钩长0.5米,使用于20世纪40年代,为近海作业的风帆船上的遗物,至今已保存70多年,锈迹斑斑,真正成了渔家的老物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