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碡读音为liù zhou,在曹妃甸方言中被读作niù zhu。它是一种传统农业生产用具,用来轧谷物、碾平场地等。在中国陕、甘、晋、鲁、豫、冀等省份的农村都曾大量使用。这个笨重的石质农具,具有通用的规格,一般长80厘米,直径40厘米左右。选好石质坚硬的花岗岩、石灰岩等石材,经人工凿除多余部分,形成圆形的母胎,然后再进行细部加工,除开凿出沟壑纹理外,两端还要凹进去,安装铁轴碗。木框是基本配套工具,由木工根据其尺寸做好横梁和边框,并在边框上安装铁信子,便于自由转动。在过去的北方农村,碌碡使用完就随意撇在地头,农民收工时只把木框带回家中即可。
碌碡,又作磟碡、䃙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南北朝时期,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关于碾打小麦和青稞等脱粒的注文,曾曰:“治打时稍难,唯伏日用碌碡碾。”元代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的记载:“余谓磟碡字皆从石,恐本用石也。然北方多以石,南人用木,盖水陆异用,亦各从其宜也。诗云:木石非异名,大小惟一致。机括内圆转,觚棱外排峙。登场脱稃穗,入埂均块滓。物用随所宜,人兮胡不尔?”清代徐珂《清稗类钞》云:“磟碡,农具也,亦作碌碡。以石为圆筒形,中贯以轴,外施木匡,曳行而转压之,以平场圃,亦以辗禾麦。” 历代诗人也多有青睐,宋代楼璹在《耕图二十一首·碌碡》中说:“力田巧机事,利器由心匠。翩翩转圜枢,衮衮鸣翠浪。 三春欲尽头,万顷平如掌。渐暄牛已喘,长怀丙丞相。”把碌碡的形状、用途及老牛拉碌碡的情态写得惟妙惟肖。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诗之六中云:“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碡边。”这就说明,宋代时家家都有了碌碡,收秋碾压打场,闲暇时戳立门前,则成为拴牛的石桩。
在一年里的农事活动中,碌碡只在夏天小麦收割上场和秋后高粱谷子等作物脱粒时使用。在开镰割麦之前,应该先做场,一般选择街头巷尾的平整地块,20世纪50年代建立国营农场以后,一个生产队共有一个场。做场前先用铁锹或镐刨挖一遍,再用钉耙耙平,泼上水,撒上碎草,经碌碡在场地上来回滚动,叫做逛场,就是使表层泥土密实,不会起浮土,又保证农作物颗粒清洁。每当夏秋收获庄稼,特别是带穗带壳的庄稼,如小麦、高粱、玉米、谷子、大豆等,要先摊开晾干,再一趟趟地用碌碡碾压。碾压中随时用木杈翻场,最后用木杈起场。一般是套上毛驴来拉,或由牛或骡马来拉,常需给牲畜戴上捂眼儿和箍嘴,以提防偷吃粮食,同时也防止转得晕头转向。
笨拙的石碌碡以原始脱粒机的角色,在中国各地演绎了数千年。它在曹妃甸还有一种特殊的用途,就是压芦苇。把芦苇破成篾子,用于编织炕席、篓子等生产生活用品。初春时,碌碡还是庄户人建房砸地基的工具,将其竖起来,用两棵粗木做夹杠捆绑在上面做成石夯。(www.xing528.com)
过去,还有两种“袖珍版”的碌碡,个头要比轧场的碌碡小很多。橄榄形状,长约30厘米,中部最大直径20厘米,外加木框或粗钢筋,由人牵引,当地俗称混(读hùn)子。春天播种高粱、玉米、棉花后,先由牲口拉着盖普“逛”一遍,再人拉石混子经过,把每条垄的虚土压实,已达到保墒的作用。细长的叫磙子,呈圆柱形,长50~60厘米,直径20厘米左右,重量在25公斤上下,过去的旱田地里播种麦子之后,常用它压地。在南堡盐场,旧时多见用来碾压盐田,使之平坦结实。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步伐加快,居功至伟的碌碡渐渐赋闲了,大都成为农家院门口的摆设。碌碡无语,就在那里,一任风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