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枷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脱粒工具,又作梿枷。“百度”这样释义:指一种农具或武术器具,在一个长木柄上装上一排木条或竹条,可用来打谷脱粒。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云:“新筑场泥镜中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这首诗描写的是南方地区用连枷打稻的场景。北方地区多种植旱田农作物,也用连枷来拍打麦子、黄豆、芝麻等,比如利用连枷敲打豆秸秆,会使豆粒从豆荚中爆裂出来,这在过去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曹妃甸区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垦植水稻,特别是1956年成立国营农场后大规模开发种植水稻,水稻的脱粒方式和工具也发生巨大变化,连枷这种原始工具被淘汰了,难怪很多曹妃甸当地人对它也十分陌生。
连枷是手杆和敲杆构成的,手杆即连枷把,多用木棍或竹竿做成,约6尺长;敲杆由四五根木质较硬的细木棍并列排布,用牛皮筋编织连结如板,俗称连枷拍;手杆的头部钻圆孔或折弯,与拍的轴套连为一体,却能自由活动,使用时上下甩动,会使连枷拍旋转,拍打敲击晒场上的谷物或豆荚,使之脱粒。
用连枷打场多在午后进行,此时阳光充足,麦谷或豆荚被晒得极脆,极易脱落。打场时,村人喜欢互相帮工,结集数人,各执连枷,或成一排移动,或面对面击打,此起彼落,错落有致,枷声雷动,节奏分明,场面十分热烈。有人说没有打过连枷的人,不能算干过农活,不会懂得稼穑之艰。
连枷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农具,可追溯至商周时期。据先秦典籍《国语·齐语》记载,早在公元七世纪的齐国,首先使用连枷打麦。连枷当时称“枷”或“拂”。唐人颜师古《汉书注》明确地说:“拂音佛,以击治禾,今谓之梿枷。”在宋仁宗庆历年间,梿枷竟“弃农从戎”,被用作兵器。这种打仗用的梿枷叫“拂梿枷”,用生铁打制而成,在冷兵器时代,连枷十分重要,其威力在于突然的翻转,劈头打下,会置敌于死地。不过梿枷出入沙场历史并不长,到南宋火药用于战争后,它也便退役了。还有专家考证,今之武术双节棍,就是连枷的改造之物。(www.xing528.com)
至明代,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曾对梿枷作专门记述。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攻黍、稷、粟、粱、麻、菽》这样说:“凡豆菽刈获,少者用枷,多而省力者仍铺场,烈日晒干,牛曳石赶而压落之。凡打豆枷,竹木杆为柄,其端锥圆眼,拴木一条,长三尺许,铺豆于场,执柄而击之……”清代徐珂《清稗类钞》介绍:“连枷为打稻之器,其制用木条或厚毛竹,束成平板。”时下,虽然早有了电动的脱粒机,据说在一些偏远的山区,连枷仍在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