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杈,箝禾具也。……又有以木为干,以铁为首,二其股者,利如戈戟,唯用叉取禾束,谓之铁禾杈。《集韵》云:‘杈杷,农器’也。诗云:竖若戈戟森,用与戈戟异。彼能御外侮,此则供稼事。愿言等锄耰,非因为战备。今遇太平时,杈也即农器。”——摘自《东鲁王氏农书·农器图谱》。在农耕时代,木杈是麦场、稻场上的重要农具,而铁杈也大有用武之地。
铁杈是木杆和铁头两部分组成,是一头分歧便于扎取的器具,多为二股杈,形如一对尖角,常用于挑稻草、麦秆或柴禾。老家人称这种外观像兵器的两股铁杈为货杈,铁头为铁匠锻打而成,尖部锋利,安装于木柄之上,使用起来十分轻便。杈的总长约1.4米,其中铁头部分30厘米,尖部20厘米,二齿之间的距离12厘米。早先是用它装麦捆、豆捆上车,后来大面积种植水稻之后,用它挑稻捆装车,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
如果将二齿铁尖揻成90°的弯,便变成另一种状似羊角的工具,俗称二齿子,柄长1.2米,弯齿14厘米。这二者恰好组成聚与散的搭档农具。据考证,这种农具源于南方地区,古已有之,称搭爪,为收获农具之一,其构件是铁钩与木柄,钩尖分二叉,多地形制不一。《东鲁王氏农书·农器图谱》记载:“搭爪,上用铁钩带袴(读kù),中受木柄,通长尺许,状如弯爪;用如爪之搭物,故曰搭爪。以擐(读huàn)草禾之束,或积或掷,日以万数,速与手挈(读qiè)。可谓智胜力也。诗云:非钩非刃亦非钳,挈物风生利爪尖。草束禾头千万计,不烦手指一亲拈。”这二齿子几乎家家都有,主要用于整拢割倒的草秸,以便打捆或绑缚驮垛。因为有弯齿,老家人除用它刹草、捆草外,还多见于盖房和笆泥时捯草壤用,一般的铁锨力不能达,而粗壮弯曲的双齿分外有劲,能助力和泥的这种重活。(www.xing528.com)
曹妃甸区域的四齿铁叉,铁爪较短,被称为粪叉,把约长1.1米,齿长25厘米,宽24厘米。过去的主要用途是在猪圈、牲口棚起粪用,或用于夏季沤肥的粪堆倒粪。粪堆里混合着许多杂草,缠杂其中很难清理,近乎方形的四股铁杈既粗壮又锋利,抛甩远掷容易操作。每逢初春时节,房前屋后小面积的地块或小菜园挖土翻地,也多用此铁杈;秋后收获根块类作物,比如花生、土豆、萝卜、胡萝卜等,也是靠它掘取收获,要比使用铁锹省力得多,又不伤及块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