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把锨:古代农民发明的实用农具

把锨:古代农民发明的实用农具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农作物种植品种和当时的生产条件,发明大量实用的农具农器,把锨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名称也体现了最为鲜明的区域特点。过去沿海地区广泛种植高粱、谷子等旱田作物,把锨就是专伺收获高粱、谷子的特殊器具。收割捆好的谷子在地里晾晒数日后,运回家,再用把锨掐穗子。把锨这种形制简单、尺寸小的微型农具,历史相当悠久。

把锨:古代农民发明的实用农具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农作物种植品种和当时的生产条件,发明大量实用的农具农器,把锨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名称也体现了最为鲜明的区域特点。在冀东地区亦称把寸,有的地方也叫它爪镰、掐刀、捻刀等,简言之就是收获禾穗的短镰刀,它的用处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合用作谷子、高粱等作物穗子的收获。在众多农具的称呼中,“把锨”一词十分贴切,因其外形像“锨”,上宽下窄的梯形状,下部开刃十分锋利,再者就是它个头很小,是握在手把心里的“锨”,个别人手掌宽大,能完全将其包裹。方言成语里有一词叫“手攥把拿”,分明就是说的它。

过去沿海地区广泛种植高粱、谷子等旱田作物,把锨就是专伺收获高粱、谷子的特殊器具。在秋收时节,农人或蹲或跪,逐一采撷其穗,虽然说不上效率多高,但干净利索是肯定的,熟练的能手单手握刀,刀掐穗落,能确保颗粒归仓。过去制作把锨对铁片的要求很高,多利用另一种收割农具——拢的拢条,把旧的或断了的拢条,剁成5厘米左右的短片,上打两个小孔,再经磨刀石磨砺一番,便成为刚硬锋利且新颖小巧的把掀。在两孔之间系一短绳,套于右手拇指上,刀背置于手心,四指握住后部,用左手抓住禾穗,双手配合将其切下。为了防止磨手,人们常常在后背垫以布垫。收割捆好的谷子在地里晾晒数日后,运回家,再用把锨掐穗子。高粱则是在地里即用把锨掐下穗子,捆好后运回家里,掐的时候一手持把锨,一手抓高粱穗,掐断后立即变换手势,使穗子颠倒,掐成一把时两头是穗,最后几把捆成一捆,俗称“高粱头子”。

把锨这种形制简单、尺寸小的微型农具,历史相当悠久。古时候称它为“铚(读zhì)”。“铚是刀的一种,是切割禾穗的农具”[1]。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曰:“铚,获禾短镰也。”汉代刘熙《释名·释用品》:“铚,获禾铁也,断黍穗声也。”《管子》曰:“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鎒(读nòu)、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铚,又称为鋻(读jiān)、粟鋻,“截禾颖刃也。农人收获之际,用摘禾穗”(《东鲁王氏农书·农器图谱》)。这个发明于农业早期的农具,是从原始的采集时代一些刀类收获工具演变而来,当初多用石刀、蚌刀,也有骨制、陶制的,金属被应用以后渐渐过度为铜、铁材质。一个不起眼的小农具,就是远古农具的活化石

中国农业发展史还告诉我们,早期的农业只收禾穗不收秸秆,铚也好、鋻也好,和初期的镰没有明显区别。现如今,这种工具还存在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称之为摘禾刀。(www.xing528.com)

王祯曾有诗云:“截然小刃带圆銎(读qióng),禾颖还分掌握中。总道诗人能博物,好将题咏继臣工。”

【注释】

[1]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