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熟悉的生产工具莫过于镰刀了。镰刀不但是传统的重要农具,还是我国亿万农民的象征,中国共产党党徽就有镰刀的图形,成为所有农耕文化中“政治地位”最高的农具。锤子和镰刀这两种工具分别代表着工人和农民,象征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据考证,镰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远古人类就已经发明了镰刀,并用它来收割庄稼。只不过,当时的镰刀是用石头做成的,故而称作石镰。科学家通过对出土文物的考察发现,石镰呈锯齿形,是受动物牙齿骨骼启发后发明的,目的是增加石镰的切割能力。新石器时代的石镰捆绑在木柄上使用。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镰刀,大约从战国开始,铁镰逐渐取代铜镰。西汉以后,铜镰已基本消失,作为收割禾秸的铁镰,自汉代以后基本定型,沿用至今变化不大。由此看来,镰刀虽然结构简单,却是一种历史极为悠久的农具,与农家人有着悠远而深厚的情感。
镰刀是农民必备的农具之一,每家每户一般都备有数把镰刀,用于收割庄稼或割草。镰刀呈“7”字形,由铁刀片和木手柄两部分构成,刀片呈月牙状,由铁匠打造而成,使用前,刃子被磨得非常锋利;手柄较细,俗称“满把镰刀半把锄。”看着极其简单的镰刀,使用它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前腿要弓,后腿要绷,持镰的手臂还必须平稳,另一手臂挽住前面的庄稼,将镰刀的刃子下压并用力后拽,被挽住的庄稼便齐刷刷地倒下了。如果镰刃上浮,则极易割伤自己的手臂。
过去的老式镰刀刀片宽大,背厚,后端带刀裤儿,那时旱田多种植高粱、玉米和谷子,根部又粗又壮,没有一把得心应手、结实而锋利的镰刀是不好对付的。谷子看似柔弱,其实成熟后杆根部长得有筷子那样粗,还特别密,狗咬牙般地排列着,非用好使的镰刀不可。还有割麦子、割水稻的镰刀,以及平常人家不太常见的、背更厚、刀更长、用于割桑柳条的镰刀等。(www.xing528.com)
收割了庄稼之后,农家的镰刀并不能闲下来,人们还要用它来割草,既要准备喂牲口的青草,又要准备过冬所需的柴草。因为使用镰刀割草是弯腰费力的活计,偷不得懒,效率还不是很高,人们又发明了打镰,其实就是普通镰刀的放大版,是在镰刀基础上的改进工具,刀片更大,刀柄更长,大约有2米,使用时直立着就可以作业,擦着地皮儿走,专门在秋后打草用。沿海地区多长芦苇,荒滩野淀和沟边地壕里长满芦苇,芦苇根本来就十分粗壮,再加上上年的芦茬子仍在,非得靠打镰这样有力的收割工具才能收拾干净。当然,这么一个大个儿的镰刀挥舞起来会很费劲,既要操作者有一把子气力,又要有技巧把控好,有十足的稳定性。
镰刀,是农家的必备农具之一,仿佛农家人身份的象征。农闲下来,人们喜欢把它插在厢房的房顶或挂在屋檐的墙上,聆听时光的足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